禪師。吳楚王之裔也。嗣圓悟勤禪師○臨安府淨慈水菴端一禪師。婺州馬氏子。嗣佛智裕禪師。南嶽下十六世。謂佛智和尚住西禪時。相隨衲子俱要威儀端肅。衣帽整齊。惟獨水菴一人。所賦之性。本冲虗而澹泊。奉身至薄。其志氣昂昂然。在稠人眾中。不自輕屑。亦無憂慮。昂昂者。高舉自如之貌。佛智見而呵之曰。奈何藞苴如此。藞苴者。中州人謂蜀人不遵軌轍也。水菴對曰。端一非不好受用。直云總是箇貧字。無可以為之得具齊也。此一貧字大有主宰。若使我有錢。也好去做一兩件皮毛。同入社火。也好隨羣逐隊。既貧固無可奈之何也。佛智聞而笑之。意知此人不在外貌上著脚。不強使為之也。遂乃休去△衲僧家宜其念念在道。如救頭然。豈有閑工夫。去裝點者速朽之具。
  此篇言制妄想。須覺照之力也。
  佛智裕和尚曰。駿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銜轡之禦也。小人之強橫。不敢縱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識之流浪。不敢攀緣者。覺照之力也。烏乎。學者無覺照。猶駿馬無銜轡。小人無刑法。將何以絕貪慾治妄想乎(與鄭居士法語)。
  先用喻明。謂駿馬之性追風可及。而不敢肆足奔逸者。由有銜勒韁轡以禦之也。小人最剛強橫暴。而不敢恣縱情欲者。由國法典刑以制之也。人之意識如暴流猛浪。而竟不敢攀引妄緣者。由覺照之力也。烏乎。學者時中若無覺照。實如駿馬無銜轡。如小人無刑法。復將何以絕諸貪慾而治諸妄想乎△事理雙彰。無不入妙。但時中有幾人能覺照者。欲得不負古人。完全自己。何異星中揀月。
  此篇言住持之本末。惟道德仁義。推而廣之。以完佛祖之道也。
  佛智謂水菴曰。住持之體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義。四禮法。道德言行。乃教之本也。仁義禮法。乃教之末也。無本不能立。無末不能成。
  此節先舉四法為要。謂作住持之大體有四法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義。四禮法。道德與言行。乃教化之根本也。仁義禮法。乃教化之枝末也。無根本何以立乎身。無枝末烏能成其事。
  先聖見學者不能自治。故建叢林以安之。立住持以統之。然則叢林之尊。非為住持。四事豐美。非為學者。皆以佛祖之道故。
  此節正明建立之故。先聖見學者無識力不能自治。故建立叢林使身有所歸。又立一有道德節義者為住持。而統理之。使學者性有所狥。然則叢林眾中之所尊。非尊為住持之人。要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俱豐美者。非獨為學者作受用也。總皆為欲人行持佛祖之道。故尊之備之也。
  是以善為住持者。必先尊道德守言行。能為學者。必先存仁義遵禮法。故住持非學者不立。學者非住持不成。住持與學者。猶身之與臂。頭之與足。大小適稱而不悖。乃相須而行也。故曰。學者保於叢林。叢林保於道德。住持人無道德。則叢林將見其廢矣(實錄)。
  此節方乃勸修道德。是以善能為住持者。必先要尊崇道德。謹守言行。善能為學者的。必先要懷存仁義。遵依禮法。故住持人若無學者佐佑。如孤掌難鳴。豈獨能竪立耶。學者若非住持教化。如根苗不雨。豈自能成就耶。住持之與學者。相須而不離。須者。資用也。如人身之有臂。頭之有足。大小相適相稱而不逆。乃相資用而行也。故曰。學者所保守者叢林。而叢林所保守者道德。住持人若不敬存道德。謹守言行。叢林將來必見其廢矣△如嫋如縷綿綿不絕。只要持循道德。秉權據令者。寧不愓然于衷乎。
  此篇言生死乃人之大患。當預為處置可也。
  水菴一和尚曰。易言君子思患而預防之。是故古之人思生死大患。防之以道。遂能經大傳遠。
  此節言古人念念思道。謂易經水火既濟卦云。成德君子心中時時慮患。而預先防之。是故古之人思念生死乃吾人之大患。故將聖人指迷之大道。念念于心為之隄防。故所經濟必大。所傳持必遠。
  今之人謂求道迂濶。不若求利之切當。由是競習浮華。計較毫末。希目前之事。懷苟且之計。所以莫肯為周歲之規者。況生死之慮乎。所以學者日鄙。叢林日廢。紀綱日墜。以至陵夷[真*真]沛。殆不可救。嗟乎。不可鑑哉。
  此節言今人時時競利。今之人則不然。謂求道甚迂遠極曠濶。難以應目前衣食之急。到不如求其財利尤為切當。由是奔競成習。侈其浮費。用之奢華。計較于毫釐細末。只圖眼前之事。而不存大計。第懷苟求利養之心。得一日便過一日。欲求箇終歲之恒規尚未有也。況有究生念死之慮乎。所以學者見識日愈鄙陋。叢林禮法日益凋殘。紀綱號令日至隳墜。陵夷者。夷。平也。言法道之將頹。如丘陵之漸平也。顛沛流離。殆不可救。嗟乎。有志之士。可不一鑑照之哉△古云修德者矜細行。圖治者憂未然。況生死之至重至切者也。人不重其所當重。而返重其所不當重者。迷中之倍人也。
  此篇謂學道心要極正。勿涉于偏邪也。
  水菴曰。昔遊雲居。見高菴夜參。謂至道徑挺。不近人情。要須誠心正意。勿事矯飾偏邪。矯飾則近詐佞。偏邪則不中正。與至道皆不合矣。竊思其言近理。乃刻意踐之。逮見佛智先師。始浩然大徹。方得不負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