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識差勝於我。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無也(寶峯實錄)。
  謂凡學者尋求友人。須是可為我師法者。二六時中。常懷尊敬。每作事必當取法于他。期有利益。又或彼智力見識略有勝過于我者。亦可以相從。差。次也。何故。警策我所不及處。萬一與我一樣。則不如無也△古德云。選擇良朋要老成。不如己者莫同盟。譬如水入污泥去。縱若清兮也未清。其斯之謂歟。
  此篇要人真履實踐。務華非所宜也。
  湛堂曰。祖庭秋晚。林下人不為囂浮者。固自難得。昔真如住智海。嘗言在湘[鹵-※+夕]道吾時。眾雖不多。猶有老衲數輩。履踐此道。自大溈來此。不下九百僧。無七五人會我說話。予以是知。得人不在眾多矣(實錄)。
  祖庭。即佛祖之門庭也。秋晚。即末法凋零之時也。謂林下學人。於此凋零之際。有不為囂喧浮薄之事者。實是難得。昔真如喆禪師住智海時。嘗言我在湘江之西。住道吾寺時。眾雖不多。猶有老成衲子幾人。行持此道。自大溈遷來智海時。論眾不止九百僧。其間無七五人。會得我說話的舌頭落處。以是而知。得人只要真修實行者。固不在眾數之多也△人之性分固是生成。而亦因時升降者有之。不隨時變者幾人哉。須知古人之意。在實而不在華。
  此篇謂人情澆薄。知之最為難也。
  湛堂曰。惟人履行。不可以一詶一詰。固能盡知。葢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信。辭語拙訥者。理或未可窮。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
  此節明知人之難。曰。世間惟獨有知人實處。不是容易。非是一詶對一詰問。便能悉知。何也。葢有一等口舌辯論鋒利者。聽其言似有可取。至于行事之真假。未可信也。又一種辭語拙訥者。訥語遲鈍也。聞其聲似無可聽。而究竟其道理。卻難以極窮。所以拙訥者。雖能窮其辭。恐未能窮他之理。利口者。雖能服其口。恐未能服他之心。此所以知人之難。即聖人亦有所患焉。
  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通物情。視聽多只伺過隙。與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冐以詐。使佛祖之道。靡靡而愈薄。殆不可捄矣(答魯直書)。
  此節出今時弊病。且近來衲子聞見處。竟不專以通達人情為事。而一味以此視聽。多只伺候人之過隙。隙縫罅也。所以與眾人之情欲相違。與大道之方向相乖。時中所競尚者。一味是欺瞞不實之心。蒙昧謟詐之念。冐蒙昧也。如此行徑。使佛祖之道。漸漸轉衰。危乎不可捄也△近世人情。多尚浮靡。行說俱非重厚。所以知人之難。不在于今也。我願後人。存守箇好念頭得來受用。
  此篇教學者依附得人。可以操持無妄。成就品格也。
  湛堂謂玅喜曰。像季比丘。外多狥物。內不明心。縱有弘為。皆非究竟。葢所附卑猥而使然。
  此節教依附得人。謂像季學者。外但隨順境緣。逐諸聲色。狥。順也。內不自求悟明心性。此等人。縱使有弘大作為處。皆是虗浮。實非究竟。何故。葢是所依附之人。卑淺鄙猥之所致也。
  如搏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乃依托之勝也。
  此節喻明所附。譬如摶集牛身之虻。據自力奮飛。不過數步而已。若附驥尾。驥。良馬也。便見其有風可追日可逐之能也。此亦無他。乃依托之勝也。
  是故學者。居必擇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昔福嚴雅和尚。每愛真如喆。標致可尚。但未知所附者何人。一日見與大寧寬。蔣山元。翠巖真偕行。雅喜不自勝。從容謂喆曰。諸大士法門龍象。子得從之遊。異日支吾道之傾頹。彰祖教之利濟。固不在予之多囑也(日涉記)。
  此節明依附之騐。以是知學者。居必擇其可居之處。遊必擇其可與之人。處若善。人若良。遂能絕其私邪偏僻之患。而得近中正。聞正言也。昔澤州福嚴良雅禪師。嗣洞山守初禪師。青原下八世。每愛真如喆之標格致趣。實為可尚。但未知所依附何人。一日見與洪州大寧道寬禪師。嗣石霜楚圓禪師。蔣山贊元禪師。亦嗣石霜。南嶽下十一世。及翠巖真禪師偕行。偕。同也。雅師喜之不勝。從容閒暇日。謂喆曰。諸大士皆福慧深厚者。乃法門中。有大擔當大力量。如龍如象之人。子今得相從與之交遊。他日支撑吾道之傾頺。彰顯祖教之利濟。固不在我之再三囑付也△失身匪類。萬事瓦裂。依托二字。可不慎哉。
  此篇教學人須懷遠大之志。不可狥俗苟利也。
  湛堂謂玅喜曰。參禪須要識慮高遠。志氣超邁。出言行事。持信於人。勿隨勢利苟枉。自然不為朋輩描摸時所上下也(寶峰記聞)。
  謂參禪人。先必要識見高。思慮遠。志與氣俱宜高超遠邁。邁。遠也。凡出言行事之間。總皆要存誠立信。使人不疑惑。又不可隨順勢力。貪求財利。苟且枉屈之事。果能如此。自然使朋輩中人。無處下手。來描畵你。摸索你。自然不似他輩。亦隨時世可上可下之人也△循俗苟利。心性昏迷。即墮為流俗人矣。
  此篇見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