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其佛法。則為眾財。偷眾財。盜官物。買悅人情。則實非素分志之所敢當。預具白文。冀垂鑑察也。

張無盡
  丞相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盡。十九登第。後深信佛乘。留心祖道。宋哲宗元祐六年。為江西漕運使。後得法於兜率從悅禪師。

屢致
  上頻數也。下請舉也。


  許也。肯也。

翻然
  變動之貌。

假我偷安
  佛去世逾遠。教以季末。何得無邪佞之輩。寄身於我教中。苟且偷安其生也。


  丘癸切。半步也。


  病也。


  骨寒驚懼之貌。

擘窠
  上分也。下字眼之方楷也。

人能弘道
  弘。廓大也。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道體無為。故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子張曰。心能盡性。人能弘道也。性不能檢其心。道不能弘其人也。
  歸雲本和尚辯佞篇曰。本朝富鄭公弼。問道于投子顒禪師。書尺偈頌。凡一十四紙。碑於台之鴻福兩廊壁間。灼見前輩主法之嚴。王公貴人信道之篤也。鄭國公社稷重臣。晚年知向之如此。而顒必有大過人者。自謂於顒有所警發。士夫中諦信此道。能忘齒屈勢。奮發猛利。期於徹證而後已。如楊大年侍郎。李和文都尉。見廣慧璉。石門聰。并慈明諸大老。激揚酬唱。班班見諸禪書。楊無為之於白雲端。張無盡之於兜率悅。皆扣關擊節。徹證源底。非苟然者也。近世張無垢侍郎。李漢老參政。呂居仁學士。皆見妙喜老人。登堂入室。謂之方外道友。愛憎逆順。雷揮電掃脫略世俗拘忌。觀者斂袵辟易。罔窺涯涘。然士君子相求於空閑寂寞之濱。擬棲心禪寂。發揮本有而已。後世不見先德楷模。專事諛媚。曲求進顯。凡以住持薦名為長老者。往往書刺以稱門僧。奉前人為恩府。取招提之物。苞苴獻佞。識者憫笑。而恬不知耻。嗚呼。吾沙門釋子。一瓶一鉢。雲行鳥飛。非有凍餒之迫。子女玉帛之戀。而欲折腰擁篲。酸寒跼蹐。自取辱賤之如此邪。稱恩府者。出一己之私。無所依據。一妄庸唱之於其前。百妄庸和之於其後。擬爭奉之。真卑小之耳。削弱風教。莫甚於佞人。實姦邪欺偽之漸。雖端人正士。巧為其所入。則陷身於不義。失德於無捄。可不哀歟。破法比丘。魔氣所鍾。誑誕自若。詐現知識身相。指禪林大老為之師承。媚當路貴人為之宗屬。申不請之敬。啟壞法之端。白衣登床。膜拜其下。曲違聖制。大辱宗風。吾道之衰。極至於此。嗚呼。天誅鬼錄。萬死奚贖。非佞者歟。嵩禪師原教有云。古之高僧者。見天子不臣。預制書則曰公。曰師。鍾山僧遠。鸞輿及門。而床坐不迎。虎谿惠遠。天子臨潯陽。而詔不出山。當世待其人尊其德。是故聖人之道振。後世之慕其高僧者。交卿大夫。尚不得預下士之禮。其出其處。不若庸人之自得也。況如僧遠之見天子乎。況如慧遠之自若乎。望吾道興。吾人之修。其可得乎。存其教而不須其人。存諸何以益乎。惟此未甞不涕下。淳熈丁酉。余謝事顯恩。寓居平田西山小塢。以日近見聞。事多矯偽。古風凋落。吾言不足為之重輕。聊書以自警云(叢林盛事)。

歸雲本
  撫州踈山歸雲如本禪師。本州台城人。嗣靈隱惠遠禪師。南嶽下十六世。

富鄭公
  丞相富弼。字彥國。河南府人。宋仁宗。拜為鄭國公。諡文忠定公。得法於投子修顒也。致仕洛陽。以書答蘇州圓照本禪師云。曾見顒師悟入深。因緣傳得老師心。東南謾說江山遠。目覩靈光演妙音。

投子顒
  舒州投子悟證修顒禪師。嗣慧林宗本禪師。清原下十二世也。


  豎石記功曰碑。


  昭然也。


  誠也。厚也。

社稷
  社。土神。稷。糓神。建國則立壇壝以祀。葢國以安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君之尊。係於二者之存亡。

忘齒
  不拘年齒。

屈勢
  不拘名位之謂也。

楊大年
  宋楊億。字大年。建州蒲城人。諡文正公。官至翰林。得法於廣慧元璉禪師。後於仁宗康定間。與慈明為友。

李和文
  駙馬都尉李遵勗。號和文居士。得法於谷隱蘊聰禪師。初參聰時。聰以崔趙公。問徑山公案答之。公於言下有省。呈頌曰。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後與慈明。為方外友。

廣慧璉
  汝州廣慧院元璉禪師。泉州陳氏子。嗣首山念禪師。南嶽下九世也。

激揚
  激發也。揚舉也。激濁揚清之義也。謂混濁者。激發之使自勉。清潔者。舉揚之使易見。

班班
  明也件也。

兜率悅
  隆興府。兜率寺從悅禪師。贛州熊氏子。嗣真淨文禪師。南嶽下十三世也。

扣關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