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智覺禪師自行錄
 宋 文冲(重校編集)



  永明壽禪師顯跡五代宋初。我世宗憲皇帝嘉其專修淨業。普利眾生。錫封妙圓正修智覺禪師。標為佛門正宗。其書如宗鏡錄.萬善同歸集.心賦。已入大藏。武林黃君松石搜訪散佚。又得師山居詩及永明道蹟。既梓於維揚。而自行錄一編為師百八實修。尤下學上達之津筏。甞攜之京師。雲間大司寇張公以見之晚。不及奏列藏函為憾。公薨。任子伯耕請校刊流布。以資公冥福。讀是編者。敬信持行。人人如獲師印彌陀塔。其亦公之神所默啟夫。西原居士蔣恭棐為識其緣起。時乾隆十年夏五月朔日。

  

  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

    永平道者山大雲峯禪寺嗣祖居幻沙門釋 文冲重校編集
  恭惟古聖罔伐己能。緬想前賢。靡彰自德。然釋典有先自行化他之教。儒宗標內舉不避親之文。師常示徒云。因觀弘明集中。先德有檢覆三業門云。夫剋責之情猶昧。審的之旨未彰。故以事檢校心。凡所修習。既知不及。彌增疎忽。何謂檢校。我此身從旦至中。從中至暮。從暮至夜。從夜至曉。乃至一時一刻。一念一頃。有幾心幾行幾善幾惡。幾心欲摧伏煩惱。幾心欲降伏魔怨。幾心念三寶四諦。幾心悟苦空無常。幾心念報父母恩慈。幾心願代眾生受苦。幾心發念菩薩道業。幾心欲布施持戒。幾心欲忍辱精進。幾心欲禪寂顯慧。幾心欲慈濟五道。幾心欲勸勵行所難行。幾心欲超求辨所難辨。幾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幾心欲作佛化度羣生。
  上已檢心。次復檢口。如上時刻。旦已來。已得演說幾句深義。已得披讀幾許經典。已得理誦幾許文字。已得幾回歎佛功德。已得幾回稱菩薩行。已得幾回讚歎隨喜。已得幾回回向發願。
  次復檢身。如上時刻。已得幾回屈身禮佛幾拜。已得幾回屈身禮法禮僧。已得幾回執勞掃塔塗地。已得幾回燒香散花。已得幾回掃除塵垢正列供具。已得幾回懸旛表剎合掌供養。已得幾回遶佛恭敬十百千匝。
  如是檢察。會理甚少。違道極多。白淨之業。纔不足言。煩惱重障。森然滿目。闇礙轉積。解脫何由。如上校察。自救無功。何有時閑議人善惡。故須三業自相訓責。知我所作幾善幾惡。是以若不自先檢責。何以化導羣機。故菩薩為度眾生。故先自修行。所以淨名經云。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定。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又經云。自持戒。勸他持戒。自坐禪。勸他坐禪。大智度論云。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捨穿針之福。祖師龍樹菩薩釋云。如百歲翁翁舞。何以故。為教兒孫故。況未居究竟位。全是自利門。從十信初心。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覺佛前普賢位。猶自利利他門。登妙覺位。至佛後普賢。方純是利他之行。
  是以行明因示誨次。遂請問所行。或因師自說。編紀二三。既自治之行可觀。則攝化之門弗墜。有斯益故。乃敢敘焉。今具錄每日晝夜中間總行一百八件佛事。具列如後。
  第一。一生隨處常建法華堂。莊嚴淨土。
  第二。常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代修法華懺。
  第三。常修安養淨業。所有毫善。悉皆念念普為一切法界有情。同回向往生。
  第四。或時坐禪。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同入禪智法明妙性。
  第五。每夜上堂說法。普為十方禪眾法界有情。同悟心宗一乘妙旨。
  第六。每日常念妙法蓮華經一部七卷逐品。上報四重深恩。下為一切法界二十五有含識。願證二十五種三昧。垂形十界。同化有情。
  上報四恩者。一報師長訓誘恩。二報父母養育恩。三報國王荷負恩。四報施主供給恩。下為二十五有者。一為地獄界證離垢三昧。二為旁生界證不退三昧。三為餓鬼界證心樂三昧。四為修羅界證歡喜三昧。五為南閻浮提證如幻三昧。六為東弗婆提證日光三昧。七為西瞿耶尼證月光三昧。八為北鬱單越證熱燄三昧。九為四天王證不動三昧。十為三十三天證難伏三昧。十一為燄摩天證閱意三昧。十二為兜率天證青色三昧。十三為化樂天證黃色三昧。十四為他化自在天證赤色三昧。十五為初禪證白色三昧。十六為梵王天證種種三昧。十七為二禪證雙三昧。十八為三禪證雷音三昧。十九為四禪證霪雨三昧。二十為阿那含天證照鏡三昧。二十一為無想天證空三昧。二十二為空處天證常三昧。二十三為識處天證樂三昧。二十四為無所有處天證我三昧。二十五為非想非非想天證淨三昧。
  第七。每日常誦般若心經八卷。普為法界八苦眾生。離苦解脫。
  第八。每日常讀大方廣佛華嚴淨行品。依文發一百四十大願。普令一切法界眾生。見聞之中。皆得入道。
  第九。常六時誦千手千眼大悲陀羅尼。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懺六根所造一切障。
  第十。常六時誦加句佛頂尊勝陀羅尼。普為法界一切眾生。懺六根所作一切罪。
  第十一。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皈命敬禮三寶。及晨朝禮十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