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出家者。本以生死為急。晝夜參究。孜孜矻矻。曾無別念。若不了悟。則一二十年。曾無自歇。所以外道亦云。無暇剪爪。今之出家者。纔入空門。便學自在。現成受用。所謂生死。視為閑話。有等好事者。營謀世務。興建寺宇。以為能事。比彼學自在者。似乎勝矣。如能因果不差。福報非無。生死到來。恐難抵敵。昔者楊岐大師。輔翼慈明。親總十年院事。暨乎住楊岐時。殿宇頹敗。執事者請代脩營。却曰爾輩生死未明。脚跟未穩。那有閑工夫。幹此餘事。以偈却之曰。楊岐乍住屋壁踈滿床盡撒雪珍珠。縮却頸。暗嗟噓。番憶古人樹下居。一時叢林。以為佳話。不知實為良範矣。
  古之帝王。創制梵剎。選有道者住持。轉揚國化。今則不然。皇上造寺。費經百萬。選童子住持。謂之替脩。替脩者何謂也。經云。將謂如來惠我三昧。無勞我脩。而今始知身心本不相代。且如來不能惠人三昧。而童子豈能替。皇上脩乎如此。則薦舉者妄立異端。空耗國本。有辜聖心。大可哀哉。何也。夫住持之任。位侔佛祖。非三二十年精操苦行。博煉宗乘者不能也。若愚童子住持。非唯宗教不揚。抑亦規矩不振。所費巨金。當復何圖。自天人以降。乃至昆虫。皆有無子之苦。多見沙門。勸人出家。曾不願其無子。乃云輪迴之本。在乎貪愛。捨愛出家。當得解脫。故經云恩愛相結。愛不能離。父父子子。常在纏縛。觀其所言。極為有理。且不知自己半世未滿。恐絕其後。繼十餘代。十歲之童作三代祖。較彼勸人。自相顛亂。其無知者。置之。為法師者。亦復如此。可為一咲。且孟子云。患在好為人師。童子稱師。寧不愧乎。由是而推此輩。皆孟子罪人也。
  戒經云。君王不拜。父母不禮。鬼神不敬。如此則沙門之徒。履出塵行。貴超人天。何以今之流輩。毋論富貴貧賤。或妓女丐婦。或大士白衣。但有衣食可資。拜為父母。棄背至親。不願廉耻。作忤逆罪。在明教中。逆之大逆。在佛教中。割愛出家。當為何事。
  右之所謂齋僧者。我佛在時。有分衛之設。早往乞食。午歸聽法。盖緣後世不堪。故開齋僧之門。令學者安心在道。施主漸種檀度之因。其緣盖為行道者之所設也。今之沙門。不諳大體。以為齋僧者。皆為燒香行路之所立也。若將此米。講經行道。恐差因果。是不知所謂因果者矣。
  大凡出家者。所修二事。曰慧曰福。慧者聽教參禪。以及博學經書是也。福者執勞負勤。營運供眾是也。所以六祖肉身菩薩。尚乃八月磑坊。丹霞天然悟道。猶以三年槽厰。乃至溈山興座。雪峰飯頭。故百丈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戒。時輩纔出家來。便學大漢。手不沾水。坐消信施。即且置。我恐行行之師。皆爾上輩。受其血汗之供。能無慚乎。
  昔者世尊入滅。摩耶夫人。自忉利天下。如來從金棺中湧身七多羅樹。為母說法。弟子問曰。世尊已斷情愛。如何滅度之後。天人哀懇。曾不一顧。佛母來時。即湧棺說法耶。答曰。我為末世不孝眾生故也。所以六祖遺金奉母。五祖山門養母。睦州織履供親。敬脫擔母聽學。皆不敢背於親者矣。故孝行鈔云。大孝釋迦尊。歷劫報親恩。然則沙門流。棄親出家者。盖為生死事大。出於萬不得已。如儒者遠家就學。非不孝親也。圖成名以報效其親。沙門之所以辭親者。亦望成道以度其親也。故釋迦成道。父母及眷屬。七萬生天。諺所云一子受皇恩。全家食天祿。不意時輩。自圖安逸。假名出家。生死之念全無。求道之心何有。不假十年。子孫數輩。終其身而不一省其父母者。豈吾教之謬也。實在人耳。
  昔者摩訶波若波提。乃佛之姨母也。欲求出家。佛不之許。姨即轉浼阿難。阿難為請。佛云。女人出家。減我正法千年。阿難曰。蠢動含靈皆有佛性。豈女人獨無耶。如其有之。云何不令出家。外道聞之。以為佛心不普。如是啟請再四。佛告阿難。若彼女人。能將我八敬法者。乃可出家。否則不可。八敬法者。百歲比丘尼。見二十歲新戒比丘。應承迎禮拜。二十歲新戒比丘。見百歲比丘尼。不應承迎禮拜。百歲比丘尼。見二十歲新戒比丘。應脩供養。二十歲新戒比丘。見百歲比丘尼。不應脩供。乃至說過等亦如是。阿難領旨。教誡波若波提。波若波提願脩敬法。佛云。猶減正法五百年。今也沙門。多有傍女人住者。或有拜女人為師者。或女人為上輩。公然受沙門禮。而漫不知為非者。所謂減正法者。不其然乎。
  夫佛之為教。以慈悲為主。以和合為眾。故四海同居。彼此一休。雖住千百眾。猶一人而已。今則不然。或師範誡訓過嚴。或道反議論不合。便欲殺身以報之也。或造揭帖。或揑匿名。徧遞縉紳檀越。誘彼不生敬信。破滅三寶。使彼此皆受地獄之報。寔可傷矣。何也。不間律制說四眾過戒。謗三寶戒。皆十波羅夷羅所收。梵語波羅夷。此云棄。犯者永棄佛法邊外。故謂之棄也。唯破和合僧。則七逆罪收。彼果有過而告諸外人者。律所謂有根波羅夷。彼果無過而告諸外人者。律所謂無根波羅夷。故知有根無根。皆犯謗罪。所以朔望布薩不許沙彌盜聽者。蓋佛祖恐沙彌無知。向外人說。故深防之也。今則不然。諸方學者。自負英靈。幾登法位者。多墮此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