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能舉陳年葛藤。配合得枝。枝相對。葉葉相當耳。夫此葛藤。所當付之一炬。如其付之一炬。則亦既測之矣。能將諸子百家。四庫萬卷。種種無明窠窟。資其譚鋒舌劒耳。夫此譚鋒舌劍。等於鵲噪鴉啼。如其等之於鵲噪鴉啼。則亦既測之矣。然則更有何不可測者。乃敢附會馬鳴迦毗摩羅龍樹諸大士耶。詩云。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魔忍曰。童子持鑑出遊。以表諸佛圓智。從來象示。不可誣矣。至如龍樹現自在身。而提婆謂眾曰。無相三昧。形如滿月。夫元黃未兆之際。聖凡罔立之先。果可以規規小見徵之耶。永嘉曰。大千沙界海中[冰-水+區]。一切聖賢如電拂。般若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然則先師謂無象一○相。為千佛萬佛之祖。其理固未嘗悖也。
  ○。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前無始。後無終。現在無現在。○。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夫此○者。不過言思絕處。不得已而為之。然此言思絕處。不得已而為之之○。只合供仰山一脚抹去。古德云。達摩西來。只為欲覓箇不受惑的人。若見於○。即已非○。若契於○。○更何立。若立一○。即惑於○。若惑於○。即是謗○。今乃以○為千佛萬佛之祖。然則千佛萬佛。乃○之子孫耶。童子持鑑。鑑與童子。是同是異。諸佛圓智與鑑。又是同是異。如何可作象示人。若然。則心如明鏡臺之句。能大師何以不肯。且既謂此鑑為諸佛圓智之象矣。又曰。此無象一○。為千佛萬佛之祖。○則象存。又何言無象耶。
  魔忍曰。達摩初破六宗。其意銳甚。及東來震旦。六番受毒而不言。謗議沸騰而不辨。不契於梁。不聞於魏。不容於流支之徒。機亦危矣。稍有爭論。安能默坐九年。以俟二祖耶 又曰。天童當今第一名宿也。撥無宗旨者。孰不借口。予將使天下後世。知天童盛怒之日。已有犯顏死爭者如某。庶亂統之弊。其少懲乎。
  佛祖之開人迷雲。提示要旨。莫非慈悲之故。所為無門解脫之門。無意道人之意。豈其有爭論是非。必欲己之勝彼。如臧三耳之說耶。此等凡夫見。尚不可塗污聖賢。何況佛祖。乃謂達摩初破六宗。其意銳甚。達摩意作麼生。魔忍於何見之。意尚不可得。何況於銳。豈有舌戰勝人之香至哉。苦哉香至。受此大謗。況乎西天貝葉。大都譬喻。彼小乘禪觀。有此六種各封己解之流。達摩一一剖明化導。俾之舍小趣大。然此六宗之徒。即謂之莫須有。亦可也。又安得有初破六宗。意氣橫溢。若武夫斬將搴旗。秀才狀元及第時境象哉。擔屎潑佛。斯之謂矣 明哲保身。在儒門亦非趨利避害之謂。險莫險於嗜欲。而患難不與焉。醜莫醜於凶德。而六極不與焉。明哲者。明哲於見理。非明哲於趨避也。況乎宗門。善惡齊屏。吉凶齊致。有無齊等。生死齊際。身亦非身。何有於保。乃謂達摩履危機而默坐九年。何其謬也。唐時無名老宿有云。祖師九年面壁。為訪知音。若恁麼會。喫鐵棒有日在。魔忍乃謂面壁九年以俟二祖。魔外心腸。無名老宿於千百年前。早為覷破而抉示矣。夫亂統固是宗徒陋獘。然與作為實法。妄建宗旨者。彼為五十步。此為百步。蓋亂統之害。易分雪裏粉。妄建宗旨之害。難辨墨中煤故也。夫曰法喜。曰禪悅。曰樂土。曰淨因。曰閑道人。曰無事人。佛祖心行。如是如是。今乃曰。將使天下後世。知天童盛怒之日。已有犯顏死爭者如某。此是何等言語。何等心行耶。恐天下後世之不知有魔忍也。恐人謂見與師齊。減師半德。必欲冒見過於師之名也。恐天童之名在己上。思天下惟羿為愈己。於是殺羿也。恐天下後世之或是天童而非己也。恐天童之我先。而天下後世之不以我為善知識也。恐天下後世之知其然。終不以是歸己。以非歸天童。執祖孫之義以相誚。非託父有諍子之義。不是以壓倒天童。使天下後世。皆盜跖天童而龍逢我也。究竟何為而然。則曰為宋旨云爾。為是非不立。空有雙融。聖凡情盡。人我同根之宗旨云爾。能不捧腹絕倒耶。
  魔忍曰。無然不識。塗毒鼓聲也。雪竇以本語作頌。可謂白珪無玷矣。後人向左右顧視處。妄下註脚。而自謂不存知解。不亦難乎。東坡居士曰。本草謂芋為土芝。能充饑益氣。惠州富此物。人食之者不免瘴。非芋之罪也。芋當去皮。濕紙包。煨之火。過熱乃熟。噉之則鬆而膩。能益氣克饑。今惠人皆和皮水煮冷噉。堅頑少味。其發瘴固宜。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言猶竽。而綱宗則紙包火煨之法也。令諸窮子展轉求食者。如法噉之。不復饑餓。若夫抹殺宗旨。以揚眉瞬目見解。執悟中迷。發為狂打潑罵之瘴。非所謂水煮和皮者耶。
  休相憶。清風帀地有何極。顧視左右云。這裏有祖師麼。喚來與老僧洗脚。雪竇此語。與丹霞燒木佛。大相懸絕。既云清風帀地。則不喚洗脚者則已。如喚洗脚者。則欲求一不是祖師。與之洗脚。固不可得也。是以密雲示人。於左右顧視處著眼。正是雪竇所頌。而魔忍斥為妄下註脚。既不識密雲所謂。即不識雪竇所頌。不識雪竇所頌。即不識達摩所對矣。且廓然無聖及不識二語。正是如語。實語。真語。不妄語。不誑語。乃謂是塗毒鼓聲。然則以此二語為權語耶。又舉東坡煨芋說。而以直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