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其神明於規矩之中。而變化於規矩之外。則所為忘足。屨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所為透法而後忘法者也。若夫無上覺道。不可以知知。不可以學得。非習所能精。非熟所能神。不欠一法。不剩一法。不取一法。不捨一法。恒沙河數法門。舉一是無上覺道者而不可得。而何法之可透。舉一非無上覺道者而不可得。而何法之可忘。魔忍涉獵外典。葢聞莊周之論。而拾其唾餘耳。莊周之寓言曰。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耶。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橛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語弟子曰。用志不分。乃疑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夫累丸五而不墜。是透法也。當此之時。內忘己躬。外忘萬物。唯丸之知。不以萬物易丸。然後移之以承蜩而若掇焉。固忘也。魔忍妄意五家宗旨若累丸焉。迨其既熟而證無上覺道。猶累丸既熟而承蜩若掇也。是謬之甚也。夫用志不分。乃疑於神。豈可以喻出世間法。我王庫內。無如是刀。夫既有所用之志。復有用志之所。是識神分別影事也。既有能神之技。又有神技之能。是業力假偽機關也。以識神分別影事。造業力假偽機關。以此為筏為舟。渡清淨覺海。是猶駕火輪入火宅耳。方且末由至乎津涯。遑問彼岸。禾山方上堂舉拂子云。看看。祇這箇。在臨濟則照用齊行。在雲門則理事俱備。在曹洞則偏正叶通。在溈山則暗機圓合。在法眼則何止於心。然五家宗派。門庭施設則不無。直饒辨得倜儻分明去。猶是光影邊事。若要抵敵生死。則霄壤有隔。學人觀禾山方之言。則魔忍所稱撥無宗旨者。若未度而焚舟。泥於名相者。若忘渡而戀筏之語。可以無惑矣。縱使於門庭施設處。倜儻分明。透法忘法。於無上覺道。有何交涉。此非乘筏渡海。直是階梯升天耳。或曰。五家宗派。更換面目接人。古德為人解粘去縛。慈悲方便。今曰階梯升天。不其過歟。曰無過也。面前虗空。即是昊天。無適而非天。知天者。不移跬步而已。在天之中。不知天者。欲踏梯以升天。雖累百仞而上。其蒼蒼之色。終不可得而捫也。是故悟者。隨舉五家宗派。皆是無上覺道。若魔忍者。雖於五家宗派。倜儻分明。猶登百仞之梯。終不可得而捫蒼蒼之色。為其不知身在天中。而妄意踏梯之可以升天也。世間固無上天之梯。而安得有證道之法耶。
  魔忍曰。三峰先師欲求人於古人之中。見學者品器不端。輒刪去。冀渠洗心滌胃。而每每成怨。至有揑造種種相似言句。誣為三峰所傳。人之喪心。固至於此。且三峰嫉滅法者如仇。滅法者嫉三峰亦如仇。天下共知也。使有言句傳爾。又肯擯爾以資讎敵乎。此稍知事勢者不為也。夫言句所以載道。道固不在言句。使道在言句。則得言句者。固得三峰之道矣。三峰求人若饑渴。又肯為此不情之舉。擯汝得道真子乎。余觀佛果悟由有曰。盡其機用。祖皆不諾。况區區記持言句。妄謂得道。刪擯亦宜矣。尤不省過。而壞教傷義。使其稱讚三峰。相辱不乃甚乎。
  虗空有仇乎。無有也。排之捉之而虗空不知也。大地有仇乎。無有也。履之踐之而大地不知也。虗空非不知也。排之捉之者。亦即虗空。更且即此虗空。無二虗空。知在能排能捉之虗空邊。不在所排所捉之虗空邊也。大地亦然。履之踐之者。亦即大地。更且即此大地。無二大地。知在能履能踐之大地邊。不在所履所踐之大地邊也。其體自體。其知自知。不與萬物為對。則不與一物為仇矣。一人發真歸元。虗空大地。悉皆消殞。淨躶躶。赤灑灑。沒可把。竪窮三際。橫亘十方。何滅何起。何憎何愛。何取何捨。何是何非。何彼何此。何背何向。與天地同根。與萬物同體。方且不見有己。而何人焉。方且不見有人。而何仇焉。禮記。子張問孔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居兄弟之仇如之何。居從父昆弟之仇如之何。孔子一一答其問。而不聞子張問居己躬之仇如之何也。不聞孔子言居己躬之仇如之何也。可知儒者之學。固亦無仇矣。仇也者。匹也。敵也。是以怨耦曰仇。而嘉耦亦曰好仇。至人無己。靡所不己。夫靡所不己。則絕對待。既絕對待。則何所仇。以儒門世法論之。猶且無仇。況乃出世間法乎。聞夫與人為仇者矣。未聞與己為仇者也。既已靡所不己。猶有所嫉之仇。豈非與己為仇乎。夫靡所不己。猶不得有己之見者存。況乃宛立一己。己外又宛立一法。己外法外。又宛立一滅法之人。而嫉之仇之。如此為法起見。真乃愚甚癡甚。嫉人滅法。不知自己早已滅法了也。魔忍稱其師曰。先師嫉滅法者如仇。而滅法者亦視先師如仇。此二語。藏忍父子並未破參。業已自己分疏明白。了無可疑矣。夫起佛見法見。猶是二鐵圍山。若起嫉見仇見。非現前黑暗地獄乎。雖然。魔藏父子。所為嫉滅法之人如仇者。猶是妄語。實則不過嫉名勝於己者如仇耳。至其所謂伊師魔藏並無言句傳人者。不過葢覆魔藏言句之失。自知其為妖血狐漦而欲一洗之。且以撥棄同參之人。顯己之為嫡嗣。以誑惑當時士大夫。其卑鄙尤不足挂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