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是知疑情打不被。必竟無第二念。決不可向經書上引證。牽動識情。識情一動。則妄念紛馳。欲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安可得乎。
  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工夫不可須臾間斷。可間斷非工夫也。真正參究人。如火燒眉毛上。又如救頭然。何暇為他事動念耶。古德云。如一人與萬人敵。覿面那容眨眼。看此語做工夫最要。不可不知。
  做工夫。自己打未徹。祇可辦自己事。不可教人。如人未到京城。便為他人說京城中事。非但瞞人。亦自瞞耳。
  做工夫。曉夕不敢自怠。如慈明大師夜欲將睡。用引錐刺之。又云。古人為道。不食不寢。余又何人耶。
  古人畫一石灰圈。道理不明。脚步不出圈內。今人縱意肆情。遊蕩不羈。謂之活潑。大可笑耳。
  工夫或得輕安。或有省發。不可便為悟也。博山當時看船子和尚沒踪跡句。一日因閱傳燈。見趙州囑僧云。三千里外逢人始得。不覺打失布袋。如放下千斤担子。自謂大悟。逮見寶方。如方木逗圓孔。始具慚愧。若悟後不見大善知識。縱得安逸。終是未了。
  寶方勉余偈云。空拶空兮功莫大。有追有也德猶微。謗他迦葉安生理。得便宜處失便宜。此是百尺竿頭進步句。衲僧輩不可不審。余甞謂學者云。我得寶方不肯兩箇字。受用不盡。
  做工夫。不得作道理會。但硬硬參去。始發得起疑情。若作道理會。祇是乾爆爆底。豈但打不徹自己事。連疑情亦發不起。如人云。器中盛底是何物。實不是彼所指底物。彼以非為是。便不能發疑。又不但不起疑。即以彼物為此物。以此物為彼物。如此謬解。若不開器親見一回。則終其身而不可辨也。
  做工夫。不可作無事會。但憤然要明此理。若作無事會。一生祇是箇無事人。衣線下一件大事終是不了。如人覓失物相似。若覓著始了。若覓不著。便置在無事甲裏。無有覓意。縱然失物現前。亦當面錯過。盖無覔物意耳。
  做工夫。不可作擊石火電光會。若光影門頭瞥有瞥無。濟得甚事。要得親履實踐。親見一回始得。若真真得意。如青天白日之下見親生父母相似。世間之樂事更無過者。
  做工夫。不得向意根下卜度思惟。卜度。使工夫不得成片。不能發得起疑情。思惟卜度四箇字。障正信。障正行。兼障道眼。學者於彼如生冤家相似。乃可耳。
  做工夫。不得向舉起處承當。若承當。正所謂瞞頇儱侗。與參究便不相應。只須發起疑情。打教徹。無承當處。亦無承當者。如空中樓閣。七通八達。不然。認賊為子。認奴作郎。古德云。莫將驢鞍橋喚作阿爺下頷。斯之謂也。
  做工夫。不得求人說破。若說破。終是別人底。與自己沒相干。如人問路到長安。但可指路。不可更問長安事。彼一一說明長安事。終是波見底。非問路者親見耶。若不力行。便求人說破。亦復如是。
  做工夫。不祇是念公案。念來念去。有甚麼交涉。念到彌勒下生時亦沒交涉。何不念阿彌陀佛。更有利益。不但教不必念。不妨一一舉起話頭。如看無字。便就無上起疑情。如看栢樹子。便就栢樹子起疑情。如看一歸何處。便就一歸何處起疑情。疑情發得起。盡十方世界是一個疑團。不知有父母底身心。通身是箇疑團。不知有十方世界。非內非外。滾成一團。只待彼如桶篐自爆。再見善知識。不待開口。則大事了畢。始撫掌大笑。回觀念公案。大似鸚鵡學語。亦何預哉。
  做工夫。不可須臾失正念。若失了參究一念。必流入異端。忘忘不返。如人淨坐。只喜澄澄湛湛。純清絕點為佛事。此喚作失正念。墮在澄湛中。或認定一個能講能譚。能動能靜為佛事。此喚作失正念。認識神或將妄心遏捺。令妄心不起為佛事。此喚作失正念。將妄心捺妄心。如石壓草。又如剝芭蕉葉。剝一重又一重。終無了底日子。或觀想身心如虗空。不起念。如墻壁。此喚作失正念。玄沙云。便擬凝心斂念。攝事歸空。即是落空亡外道。魂不散底死人。總而言之。皆失正念故。
  做工夫。疑情發得起。更要撲得破。若撲不破時。當確實正念。發大勇猛。切中更加箇切字始得。徑山云。大丈夫漢。決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緣。一等打破面皮。性燥竪起脊梁骨。莫順人情。把自平昔所疑處貼在額頭上。常時一似欠人萬百貫錢。被人追索。無物可償。生怕被人耻辱。無急得急。無忙得忙。無大得大底一件事。方有趣向分。

  評古德垂示警語

  趙州云。三十年不雜用心。除著衣喫飯是雜用心。
  評。非不用心。不雜用心耳。所謂置之一處。無事不辦。
  趙州云。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
  評。趙州著甚死急。然雖如是。歲月長。討箇三二十年不異心者也難得。
  趙州云。老僧十八歲便解破家蕩產。又云。我當時被十二時辰使。如今使得十二時。
  評。在家產上作活計。被十二時辰使。破得家產者。便使得十二時。忽有僧問。如何是家產。博山答云。卸却皮囊即向汝道。
  趙州云。你若一生不離叢林。不語五年十年。無人喚你作啞漢。已後佛也不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