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博山參禪警語
 明 成正集
博山警語序

  警乃醒覺之義。或云驚也。譬有賊瞰巨室。主人張燈夜坐堂皇之上。謦欬作聲。賊懼不能便。稍爾昬睡。則乘間而入。橐為之傾。故嚴城擊柝。刁斗鳴轅。卒有變而無虞。以其警備於機先也。人有生死大患。廼萬劫不醒之長夢。況亦為賊媒。日劫家寶。不有大覺之雄痛語警醒。則終身醉夢。了無悟日。非但睡時做不得主。即白晝開眼魔語尤甚。故愽山大師乘悲願力。來作大醫王。用一味伽陀遍療狂狷業病。故有示禪病警語五章。直捷簡當。把參禪骨髓中病都說透過。其開示做工夫語最為喫緊。真是禪門一種切要新書。亦捄世之金丹九轉也。
  夫禪也。假名無體。何有病乎。盖參禪人多起執情謬解。被心意識哄殺。不向機境上求。便向學解中討。或被古人言句礙膺。或向死水裏浸殺。或坐在無事甲裏。不是靈利心死不得。便是癡著心轉不得。故命根難斷。生滅宛然。通身都是我病。非是禪有病也。甚則成枉著魔。佛亦不可捄。此名業病。亦非禪病也。假饒死得種種心。不肯做工夫與法身理相應。不曾踏著向上關棙。坐在飯籮裡輕安自在。只箇輕安。正是禪病。故僧問古德。如何是清淨法身。德云。無量大病源。此語如栗棘蓬。吞吐誠難。
  古人從真參實悟中病過一番來。其垂手處自不亂下針錐。要箇絕氣息。識痛痒底漢。方肯診視。是以識病乃能去病。調己然後調人。可謂三折肱為良醫歟。愽山大師自來參究此道。極是融通。凡有言句。皆中肯綮。非故為高玅玄著之談。使人不知。乃平日親證實履境界。見到說到。行到用到。其義理精明。辨才無礙。所以快說禪病。如握秦宮玉鏡。照見羣僚肝膽。一毫隱諱不得。古今踞曲盝牀。稱善知識說禪者。如師之玅罕儷。然禪病最難說。說亦不能盡。何哉。病即法身之病。法身無數。病寧有極。善救法身病者。以病為玅劑。以病為家常茶飯。以病為貼肉汗衫。在善葆之而已。
  古人於病假中游戲而為佛事。盖看破法身無主。病自霍然。故洞山道老僧看時不見有病。特由妄想執著。故禪病競生。昔佛說楞嚴五蘊魔事及外道徧計。即是今人禪病中事。然著即成魔。計則名外。不著不計。亦未為病。所以云。不作勝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羣邪。法華云。有一導師。善知通塞險難道路。故能導彼眾人前至寶所。然則大師此書。正末世舟杭。初心徑路。豈但有益於今日。亦有補於將來。
  決欲參禪做工夫。求大悟門。肯細觀此書。大有相為作略。能使疑情發不起處發起。病根點不破處點破。如披沙露寶。要渠自取。如開霧見天。使人不迷。截路中有出身之路。死句裏有活人之句。如圓珠走盤。不滯一語。其妙用如此。人人知此用心。可以坐睡見道。不費許多草鞋錢。直到大安樂田地。與佛祖同一鼻孔通風。有能以此自警者而警眾。復以此自愈者而愈人。亦名現在醫王。使祖師命脉流通。國脉與慧脉並固。庶不負大師垂示之方便願力云爾。是為序。
  萬曆辛亥歲孟秋月 信州弟子劉崇慶和南題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目次

卷上
  示初心做工夫警語  評古德垂示警語

卷下
  評古德垂示警語  示疑情發不起警語  示疑情發得起警語  示禪人參公案警語  示參禪偈十首
  

  博山和尚參禪警語

    首座 成正 集

  示初心做工夫警語

  做工夫最初要發箇破生死心堅硬。看破世界身心悉是假緣。無實主宰。若不發明本具底大理。則生死心不破。生死心既不破。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却如何排遣。將此一念作箇敲門瓦子。如坐在烈火燄中求出相似。亂行一步不得。停止一步不得。別生一念不得。望別人救不得。當恁麼時。只須不顧猛火。不顧身命。不望人救。不生別念。不肯暫止。往前直奔。奔得出。是好手。
  做工夫。貴在起疑情。何謂疑情。如生不知何來。不得不疑來處。死不知何去。不得不疑去處。生死關竅不破。則疑情頓發。結在眉睫上。放亦不下。趂亦不去。忽朝樸破疑團。生死二字是甚麼閑家具。噁。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做工夫。把箇死字貼在額頭上。將血肉身心如死去一般。祇有要究明底這一念子。現前這一念子如倚天長劍。若觸其鋒者。了不可得。若淘滯磨鈍。則劒去久矣。
  做工夫。最怕躭著靜境。使人困於枯寂。不覺不知。動境人厭。靜境多不生厭。良以行人一向處乎喧閙之場。一與靜境相應。如食飴食蜜。如人倦久喜睡。安得自知耶。
  外道使身心斷滅。化為頑石。亦從靜境而入。良以歲久月深。枯之又枯。寂之又寂。墮於無知。與木石何異。吾人或處於靜境。祇要發明衣線下一段大事。不知在靜境始得。於大事中求其靜相了不可得。斯為得也。
  做工夫。要中正勁挺。不近人情。苟循情應對。則工夫做不上。不但做不上。日久月深。則隨流俗阿師無疑也。
  做工夫人。擡頭不見天。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