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容受。則一切逆順是非。好惡長短。如太虗之雲。於我何有哉。爾後即以此。扣之靈隱石田。參之天童癡絕。證之徑山無準。洎笑翁大歇北磵石溪。莫不盡跨其門。而審之。然而所見。亦各有淺深。所用亦各有高下。若夫從上佛祖。千差萬別。隱顯機緣。是皆紅爐上一點雪。
仰惟都運詔使。國史寶文。荊溪侍郎。道學正統。得伊周孔孟之正傳。廉明仁愛。教士養民。當世一人耳。某宿何厚幸。獲遭際於此時。實千載一遇也。龍興之寵擢。道林之改遷。眷顧異常。實出過外之望。四絕堂上。獲聆無極之論。侍郎謂。無極乃此箇道理。無窮極也。又謂。孔孟之說如是。伊洛之說又如是。晦菴象山之說又如是。是以見此箇道理。無窮極也。然而理既無極。事亦無極。事本無名。因理而得。理本無形。因事而顯。始自天開地闢。至於三皇五帝。歷代君臣。一治一亂。一興一亡。是事之無極也。事不自立。因理而顯。理即心也。天地萬物。生我心內。治亂興亡。自此心中流出。故曰。事本無名。因理而得。心即理也。即天地萬物。四時代謝。治亂興亡。以見此心。是理之無極也。故曰。理本無形。因事而顯。事即理也。理即事也。事與理融。是為極也。極之為極。浩浩蕩蕩。杳杳冥冥。不可窮不可盡。是為無極。無極之極。是為太極。太極乃中也。中也者即天地萬物。喜怒哀樂。未具以前。清虗之至理也。然此清虗之理。含藏天地萬物。與夫喜怒哀樂。是謂中也。其為中也。圓同太虗。非欠非餘。能平高下。不墮有無。即吾佛氏。所謂正法眼藏。孟氏所謂浩然之氣。孔氏所謂一貫之道。以是融會。儒之與釋。雖門戶不同。道之所在。只一也。
序
友山序
友直友諒友多聞。聖人之遺訓也。直則開心見誠。諒則察往知來。多聞非具正遍知之謂歟。在古亦曰。擇朋須勝己。似我不如無。取友之道也如此。必謙上人之號友山。文不在茲乎。插天拔地而不倚。山之直也。風來樹動。葉落知秋。山之諒也。鐘鳴谷應。猿啼隺唳。非山之多聞也歟。今上人。取山為友者。是三德也。蓋德可以益于吾也。然山亦靜亦定。靜定之間。戒慧自足。吾今取山為友者。豈徒然哉。
甲申秋之七日。上人瓣香幅紙。請雪巖老叟。序以證之。序非所能也。姑即此義。以理此事。直書以遺之云。
無翁序
淨行禪者。踐臘雖淺。志願極深。神凝秋水。氣稟辰霜。問道于雪巖老叟。若將有得焉。而又輒以號為問。姑即無翁二字扁之。亦誘進之一端也。能於無字下。洞見根源。則行不練而成。淨不澄而清矣。少而稱翁。又何礙焉。叟復示以偈曰。萬法重重一字收。拈來頓在鼻尖頭。皤然白髮鏡中見。覿面何曾有趙州。
雲山序
白雲依依。青山巍巍。光風浩浩。霽月輝輝。彷彿善財童子。與德雲比丘。在別峰相見之時。人也境也。事也理也。今也古也。纖塵無間。毫髮不移。上人有以永德自名。雲山自號者。飜然而起曰。我本無名。假永德以自稱。我本無號。假雲山以自號。師肯賜一語為證否。曰唯。學至於無。空萬緣。無一塵之可得。正善財於七日中間。親見老德雲消息。豈暫時聞見之可及也哉。所以上人自名永德也。德既永矣。道亦永焉。上人之號雲山。實也非假也。故書一偈。以旌之。縱目無心與麼看。擎天拔地黑漫漫。誰知七日不相見。只在眉峰一寸間。
靜山序(并偈)
萬緣不涉。萬法自閑。此靜之義也。靜則定。定則安。所謂安若太山。萬機不能撓矣。然靜必有動。動必有作。作必有言。靜山二字。由是而得。普寂之號。由是而稱。雪巖一偈。亦由是而成。偈曰。一跡無餘萬籟沈。巒光月色共深深。誰知尚有[此/且]兒閙。龍在霜枯木裏吟。
秋江序(并偈)
秋江。智月上人之自號也。涼秋月明。空江浪平。上下一色。表裏洞明。心也佛也。禪也道也。名也號也。覔一絲毫有相。了不可得。非上人之見處也歟。若只與麼。猶是過患邊事。姑示一偈云。漾漾銀河玉宇流。淨如白練冷光浮。老胡一葦踏不著。零落西風斷岸頭。
中山序(并銘)
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祕在形山。古人已是覿面相呈。何祕之有。道寶藏主。以中山自號。山既立中。中則有外。中外相承。祕可見矣。雪巖老叟。為銘之曰。不倚曰中。屹立曰山。白雲四座。明月一間。獨坐天心存正念。直透須彌只等閑。
天全說
嗣樗侍者。自號天全。請說于雪巖老叟曰。何義也。朽腐不收之木。亘千萬劫。而不涉春秋。無斵削雕刻斧斤之患。以殘吾軀。無依附寄托棟梁之任。以重吾肩。抱烟雲而自樂。伴苔蘚以閑眠。循循焉望望焉。夫是者謂之天全。予曰否。天全乃全其天。各各全吾所賦之天。利者不鈍。愚者不賢。直者不曲。脆者不堅。而又愛者汎。獨者專。執者方。轉者圓。或又曰否。吾則曰然。於是出一偈。以美其稱。頌其德。發其全。全之者天。廣而無量亦無邊。遍覆三千與大千。欠闕不存[此/且]子相。運行當與日同圓。
銘
一溪銘
溪清可鑑。萬派一源。無上妙道。唯心可傳。道清諱也。一溪號之。作是銘者。雪巖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