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109-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西岩了慧禅师语录---第11页

然。天童不免將錯就錯云。寶祐丙辰(云云)。
示鑑上人(自徑山來)
參方衲子。鑑在機先。未離徑山時。已知道。西巖老漢。是蓬州人事了也。更何待歷三江九堰。懷臭木札。提破炊巾。登其門。造其室。覩其容。而又覓其語。以當參學事耶。德山隔江招手。特地揚家醜。高亭便乃橫趨。全身在半途。恁麼看來。上人即今進前擘帋。山僧從而左手點筆。未免笑殺西興渡口。王梢工第七子也。且道此子。有甚長處。回途驗取。
跋語
  劉朔齋為傳侍者書(白楊順語龍門三自省語)
龍門白楊。舌頭長數丈。朔齋居士。筆力重千鈞。若於言下承當。則埋沒二老。若向紙上尋覓。則孤負朔齋。辨端倪別緇素者。微傳而誰。
琮率庵悼頌軸
率庵老人。三業門中。重處偏墜者。唯口業耳。屢登曲彔。於言詮不及處。與天下衲子。結盡多少口業。歸老湖山。向意句不到處。與梅月松風。結盡多少口業。此業深厚。不自覺知。或謂。其必招死後之報。今覽此軸。前言信之。
書怪石頌軸後
石之本質。卓犖稜層。出乎天真。何怪之有。如不信。但以軸頌。鑱之于石。覽者必怪此頌。而未必怪此石也。
書竹溪頌軸後
竹傍溪。溪傍竹。竹可觀溪可掬。深處淺。淺處深。曲中直。直中曲。盡竹溪之妙。已見於此軸。若其非淺深曲直。所能形容處。西巖抑不得已。而為之辭。淳祐丙午。六月二十有六也。
書浮月頌軸後
慶上人。甞讀西湖八篇。偶於暗香浮動月黃昏處。心目開明。如在空濛瀲灔間。得見孤山山人。凜然風采。由是移梅甕牖。澡月盆池。肉其詩骨以雅。山房之趣。扁曰浮月。意有自來。浮謂暗香。非謂月也。湖海英衲。賡歌詠之。雖詠月而不詠暗香。然香在句中矣。有鼻孔者嗅取。
書徑山圓照所書。白楊和尚示眾語後
養子不著順摩捋。喝要耳聾棒要殺。此老空東山森嚴家法也。今觀圓照老師。大書白楊順和尚示眾語。以示小師春侍者。此得非順摩捋乎。然其間有甚於棒喝者矣。
永嘉彬上人。寫華嚴經。請書其後
華嚴法界。重重無盡。無盡重重。大海為口。須彌為舌。說莫能盡。世間有限量帋筆。焉能盡之。彬上人。深得無盡藏三昧。故以無限量之帋。無限量之筆。書之。帋筆無盡。書亦無盡。只此無盡亦無盡。雖然。猶是法界量邊事。且如何是法界量外事。胡僧翻貝葉。王老嚼生薑。
遯庵與朋首座書。祝與妙喜造塔
大慧普覺。未入滅時。盡大地揑成箇院子。猶未足以稱其全提。既入滅後。盡大地總為一塔廟。猶未足以奉其靈骨。今觀老遯菴。與朋首座書。區區留意於五峰坏土。此又安足以報先師之厚德耶。然於中所謂。頓首百拜。冬仲嚴寒。至祝不宣者。亦可以為後世點眼藥也。
止翁語錄後
大梅止翁和尚。五會語要。天童老滅翁。為之校證。凡一字一句。如陳年梅核。絕無苦澁酸甜等味。然無味之味。咬破方知。後之覽者。切忌望林止渴。
為應上人。書圓照和尚語錄後
臭口所宣。無非惡語。我當時輕輕聽著。至今洗耳不暇。更何暇洗眼耶。應上人收之。
玉維那所書。圓照和尚語後
良工未出。玉石不分。玉石既分。良工已矣。玉維那。只當自韜其玉。以待善價。今反拾其頑鎚鈍鑿。以為家傳至寶。何哉。盖恐後來者。只知玉之無瑕。而不知玉之所自也。
簡書記所書。圓照和尚語後
蛇飲之泉。聞尚不可。況食之乎。簡書記。親見先師。親聞其語要。而又親手錄之。於不動軒。其中毒誠不淺矣。第此毒流行。為禍必大。今欲去之。當有何術。但將此錄。連誦七遍。
石橋寫圓悟心要
語曰心要。字曰心畫。見其畫須求其心。求其心須得其要。倘得其要。則便見圓悟與石橋。同一舌根。共腕頭力。信口而說。信筆而書。無古今毫髮之間。設或泥其跡執其言。則二大老。相去。何止隔四世矣。
大慧與杼山居士書
釋迦老子。在正覺山前。覩明星現。忽然悟道。便云。我觀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與我無殊。此真狂言也。老妙喜。反引此語。為息狂之方。得不轉誤杼山耶。
石橋和尚。試新筆。寫滕王閣記。石溪和尚。書風幡話頌
石橋翁。略試新毫。大沛西山之雨。石溪老重書妙偈。掃開南浦之雲。淳熈己酉已前。嘉熙丁酉之後。一句子。檻外長江。已為流通。若是風幡舊話。宜束之高閣可也。
偈頌
  禪會圖。黃檗掌沙彌
膝下黃金貴。掌中天地寬。風雲欣際會。四海夜濤寒。
趙州接趙王
跏趺迎上客。曲彔對旌幢。不是家風別。他居禮樂邦。
國一見代宗來。起立
立在威儀外。全身在裏頭。重重賜龍袖。難掩面門羞。
中原之寶
至寶應難別。波斯雙眼昏。何如放下手。留取鎮中原。
文宗嗜蛤蜊
螺師蚌蛤類。大唐天子心。嗜好即深信。南無觀世音。
李習之見藥山
即今非見面。昔日不聞名。一句添三句。篇章湊不成。
韓文公見大顛
事繁求省要。省要事頻繁。縱得三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