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三藏。可當不空如來藏耳。而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皆遺之矣。余以是知字性藏者。不知性者也。或曰大鑑亦言。本來無一物。此豈舉一而遺二耶。予應之曰。大鑑指一隅。而欲人以三隅反也。予改以順南。字之以含藏。識中有覺義。及不覺義。故如人三觀圓修。則見思斷。塵沙破。而根本無明。由是終拔也。故斷。破。拔。則與藏識覺義。冥順不違。違則不覺矣。不覺所謂違門也。順無明而逆覺義。故曰違門。南則虗明之位也。喻心覺也。藏子果能遵我言。而躬踐之。即三如來藏者。可坐證也(示性藏)。
白刃撼胸。則目不顧流矢。葢勢有緩急也。如榮辱之與生死。事非兩人。而緩急先後。當諦審所宜。直下便判。則諸俗套。不煩洗滌而自除矣(示弟子)。
執古以御。有心妙以了色者。良以心術無常。憑之有地。故滯有則觸處成乖。憑靈則圓照無礙。照身則四大所輳。照心亦四蘊所成。了其所輳。身執自消。自消之照。將之照心。四蘊無常。無常無主。無主無樹。一任寒暄。本無榮落。既觀達此旨。逢緣觸境。順逆關頭。秉志堅精。[拚-ㄙ+ㄊ]命赤身捱得過。便是功夫。功夫漸熟。會色即心。色既是心。心不防心。孤明獨立。觸有成功。開物成務。即智運悲。不沈枯寂。即悲運智。不染塵紛。如是行持。由微而著。則五十五位真菩提路。非四禪四空可匹也(示王仲[壹-豆+((昝-人+├)-日+呆)])。
顏平原。死不忘君。生平所養。張睢陽。生猶罵賊。死到不改。所以握拳透爪。嚙齒空齦。固其所也。吾曹參禪不透。葢無二公志耳。如有其志。悟道一生可辦(示弟子)。
心術無常。操之由人。是故以道德操心者。不知有功利。以功利操心者。不知有仁義。推其所始。雖道德功利發軫不同。然皆不外自心。但志之所存有殊耳。道德操心。則劫奪毀辱。無非階地。功利操心。則榮名尊寵總是驚媒。驚媒汩心。神魂常擾。況遭劫奪毀辱之際。而有所得也。故學道之人。於境緣不可意處。最為大幸。於大幸中不生覺照。逐境漂流謂之昧心。昧心之人雖日與聖賢同席款接。何異盲人頭戴杲日計為大夜者哉。大都但莫瞞心。心自靈聖。以靈聖之心。處不可意境時。如殘雪逢春。自然融化。豈待轟雷裂地。然後消釋乎。詩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以玉攻玉。成器殊難。良以兩俱溫潤。砥礪無功。故處可意境時。心境相忘。忘則失照。雖有嚴師良友痛加明誨。翻滋狎習。狎習既成。譬猶嬌兒不畏父母。心既無畏。敬從何生。無敬無畏益從何得。故曰。逆境面前鎗。順境腦後箭。面前鎗易躲。腦後箭難防。且世道轉衰。師友之風。頹然不振久矣。所謂嚴師良友者。豈易遘哉。能以不可意境。為師友堦地。則何往而非嚴師良友也。情識浮沈。乃致四大增損。能智光獨露。虗恬迴遡。縱有宿滯。無有鼓者。焉能作害(並示中甫病中)。
男子家。頸腰有鐵。非道義所鑄。豈易屈伸。既屈其身。心光不剖。如雲覆月。幽蔽精神。於是非曲直之閒。好惡升沉之地。弗能挺然獨立。知而甘昧。一息不來。杳成千古。滯魄悠悠。出期希有。可不哀哉。何不踢翻窩臼。頓斷情根。若利若害。若逆若順。惟心光炳露。等視浮雲。一朝願克。笑傲家山。顧不樂乎(示賀知忍)。
聖凡無窮。依正無盡。升沈萬變。情與無情。卒不可以智識知。算數了。然皆以名言為體也。夫何故。葢有名必有義。有言必有意。所以聞水火之名。則濕之與煖。不待召而至矣。聞毀譽之言。則喜之與怒。亦不待召而至矣。知兩者之如此。則凡凡聖聖。正正依依。實外名言而不可得也。噫。名言不知果何物哉。而依正聖凡。皆以之為體。故居其室。出一言善。則千里應之。出一言不善。亦千里應之。由是而觀。凡立名立言。苟不端正其原。見理之澈。莫若不立。無遺禍也。故曰。名言也者。迷悟之紹介也。可不慎乎。
或者以趙州無字為話頭。歷年既久。自以為生死順逆。念即話頭。話頭即念。無往而非一片。或者又聞而舍然大笑曰。彼若果能話頭一念。打成一片。面目自然殊乎常人。眉宇閒光霽若清風朗月。使牛馬雞犬觸而悅之。況人乃萬物之靈者乎。此等語。當與愚者道。不可與智者言。大抵參禪之訣。心地果然順逆成片。則悟在旦夕之閒矣。今人看古人機緣。猶泥人摸象。手無知覺。安知象之肥瘦哉。嗚呼。此等人以名聞供養為膏肓之疾。以生死大事。付之馬足閒者也。楞嚴經曰。大妄語成。墮無閒地獄。非此謂乎(示弟子)。
凡人子報親之德。生供三牲。死獻萬肉。不過特重其黑業耳。柰世俗冥盲。卒難諭之正理。且順其俗習。快其眼前。聖賢知其習不易化。權與之浮沈。陰以理折其情。密為調攝。功久力充。則習自化。彼受調者。亦忘其所以然矣。故禮五易而同。俗人之慶不賀。喪不弔。此聖人之苦腸也。雖然。苟不以無上慈光。燭其幽爽。則滯者。終付之於無拔矣。又豈人子人臣之本心哉。夫欲燭其幽爽。莫若為人子者淨自三業。為亡者。持毗舍浮佛偈。最為簡益(示弟子)。
夫禮者。身之[榦-木+禾]也。[榦-木+禾]而不端。其餘雖多。惡足道哉。自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