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開圓通之門者。其本願應娑婆之機。又此以音聞為教體。所以餘方諸大菩薩。數等微塵。非有慚德。迦文揀而退之。而獨進觀世音者。以諸大菩薩。應當餘方。惟觀音大士。獨當應此方故也。即此觀之。則感應之道。若針芥函葢。毫釐有差。便不恰好矣。雖神通智巧。於恰好中莫能作小方便。如方便可作。則諸大菩薩豈無神通智巧哉。予少時。似與觀世音有大因緣。不然。予初不知大悲菩薩為何神。予將祝髮忽生變心。自思曰。我不祝髮亦可修行。何必祝之。須頭光然後能修哉。眾助緣者。聞予言皆為之變色。率多不樂。時予偶睡。睡中見一老僧立於東南空中。遙指西南。一無所言。予因指掉頭。則見西南。有一舟滿載黑白。異口同音。念南無阿彌陀佛。佛聲入耳。五內清涼。悅豫難狀。急走欲登其舟。然竟不及而夢醒。謂助緣者。言夢中之異。僉曰。公既發心祝髮。中道而輒變。公與觀世音菩薩有大因緣。菩薩因現比丘身而為公說法。予曰。了無一言。但手指而已。何曾說法。眾中有曰。菩薩以指為舌。說法已竟。公自不解耳。予聞此音。而祝髮之心。始判然無惑。既祝髮之後。以予多生習染。兼受性精悍。雖為比丘。於如來繩墨之度。不無忽略。此豈獨自心了了。亦難逃大悲。他心道眼之所照燭也。嗚呼。予祝髮將三十餘年。於萬歷戊戌三月初二日。停舟於襄河之岸。適有二三隣船。皆進武當香者。自暮達旦。焚香誦經似若不輟。且皆異口同音。呼南無無量壽佛。聲入睡耳。予不覺寸衷刺然。此我三十年前。將祝髮時。所夢之境也。又觀世音菩薩。乃阿彌陀佛輔弼之臣。今彼眾朝玄武。而稱無量壽佛者。則玄武即觀世音之化身。應此方之機。未可知也。又是夜。予合眼頃。夢一僧持三軸像設。欲予觀看。及展而視之。則呂純陽。與觀世音菩薩像也。絹皆新。筆氣亦新。非妙手不能寫。予意得古者始妙。此僧曰。我有古觀音一幅。汝可供養。予即展視之。果絹舊。像亦似舊。且有一童子。喃喃而謂予曰。此菩薩靈感異常。當受之。予夢醒。追感往曾朝武當。中道大病。至襄陽病愈甚。偕行者僉曰。子不能上山矣。予強起露坐。忽有清風。一觸頭面。頓覺病稍愈。胸次亦暢然。因而偕眾上山。惟行路時了然無病。及至旅邸。則病復重。眾曰於此且止。俟病好再上山未晚也。予聞而不然。明日復強起。至好漢坡。則病全愈矣。於是進黃金殿。禮玄帝聖容。且私感謝帝之靈祐。使我大病頓瘳。還至淨樂宮。對帝像立誓曰。我若不祝髮為僧。學無上道。則長劫當墮阿鼻地獄。異哉。臨祝髮則觀音現比丘身而度我。朝武當則觀音現玄帝身而靈祐我。媿予小子。業重垢深。天機魯鈍。道不勝習。識不知微。忝為比丘三十餘年。大悲重恩。君親厚德。皆未能酬纖毫於萬一。而菩薩猶孩而不舍。復於夢現比丘身。授菩薩像於小子。小子夢醒而痛感。乃忘其鄙陋。序祝髮之顛末。始始終終。若一鏡現三世去來之像。絲毫無昧。亦欲世之人。知玄帝實大悲之化身也。且見小子發心之因。實亦帝之所發起也。然圓淨陳居士之德。助我猶不淺者。我若得道。首先以菩薩聞思修三昧度之。則觀音之照燭。乃無媿焉。
紫栢老人集卷之二
紫栢老人集卷之三
明 憨山德清 閱
法語
貪則不止。瞋則不反。癡則不覺。是以無窮之苦。長劫淪墜。皆三者所致。然此三者。不越乎瞥然一念。果能念起即覺。覺之不息。雖至愚之人。可以鑄三毒為三德。猶己指之屈信耳。況聰明者乎。雖然愚者欲寡。智者多緣。多緣則精神不一。而照功有隙。故反不若愚人之專也。由是推之。於世故之中。非智則不利。惟於學道智為大障。故曰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或曰既以智為障道。而念起即覺。非智乎。曰智無二體。用之克念則謂覺。用之利私則謂智。且覺之為言。如大夢忽醒。智之為言。如夢中之計較也。故覺之與智。少有不同耳。
古人云自訟。此言少通文義者。未必不能了了。然觸好惡關頭。便昧却了也。故知見愈多。行門愈廣。反為障道之賊。此賊不滅。雖與佛同胞無益。英靈男子能於好惡境上。如急流撐篙相似。篙篙不失。則萬斛之舟。輕若鴻毛矣。且道好惡之流。怒如奔馬。若何著鞭。咄。直於好其人。知其惡。惡其人。知其善。好好惡惡。此知較然不惑。如明鏡當臺。妍醜交臨。本光常淨。便是篙篙不失的樣子也。雖然。亦有好惡不能瞞者。但知而不能行。不行之弊。非外魔障礙。乃我多生我相現行。為之崇耳。此崇現前。即當於我有仇之人。觀想其相。以其兩足加我頸上。口呼我名而罵我。手搥我頭而恨我。爾時反照自心。起惡念否。若有念起。即當於是人作父母想。作如來想。直待我之惡念消融。譬如陽回大地。層冰頓釋。則逆境之賊破矣。爾時自信戰功可立。又於順境之賊。更增勇猛。凡所愛者。必以天下至公之理。痛折私暱。如折之不斷。即作仇想。此想現前。愛魔自滅。如是頭頭不肯放過。愛魔之窟。破之何難乎。或曰但以心外無法觀之。善惡好惡境界。自然不可得矣。何必瑣瑣碎碎。作這等[怡-台+本]工夫耶。噫。慧勝而無實行者。是不知事障還須事消。理障還須理遣。故患弱病者。不可進之以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