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不知好惡。且謾道會禪也。
自佛教東來。方外高賓。方內勝士。簧鼓其道者。代不乏人。惟東晉潯陽廬山東林遠祖。憂深而慮遠。所見卓然。以為僧而不知其宗。俗而不知其化。則宗化混淆。俱無所主。乃撰在家出家。宗化之所以然。垂諸萬世。使奉法之徒。各知方向。若揭日月於中天。震雷霆於大夢。有目者孰不覩焉。有耳者孰不聞焉。然而近世在家出家者。有至死而不聞其篇目。況其義乎。嗚呼。去佛既久。魔強法弱。邪說橫行。正言蕪沒。予每思至此。不知淚之所從也。姑命奇郎。先錄在家出家論傳。示有志於吾道者究心焉。
老氏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夫芻狗之為物也。其未陳也。錦繡以飾之。音樂以獻之。及其已陳也。或棄之道塗。或充之釜竈而已矣。金剛般若經曰。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又曰。若見眾生有可度者即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此觀之。則天地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以百姓為芻狗。非不仁也。不仁也者。特無我之異稱耳。聖人豈不知芻狗。束薪為之哉。復以錦繡文之者。以驗其無用而用也。夫無用而用。物無而用不無。物無而用不無。雖天地之大。萬物之眾。未始有物也。知其未始有物。而天地之用不無。萬物之用競足。此非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度生之用常然者。安知不仁之仁。仁大而無外者乎。
皖山。永嘉。並得教外別傳之妙。貴在坐斷語言文字。直悟自心。而信心銘。證道歌。則千紅萬紫。如方春之花。果語言文字耶。非語言文字耶。有旁不禁者試道看。雖然花果礙春乎。花如礙春。春則不花可也。知礙而春必花之。則春之癡矣。春而不癡。花果礙春哉。如此則語言文字。與教外別傳。相去幾許。
無從而來。蓬蓬如雷。藉虗能遊。觸物生號。鼓萬物而有聲無形。去來了無其踪。號之曰風。然不免生滅。故非真風也。夫真風者。不藉空而能遊。不觸物而能鳴。本無去來。豈有生滅。靈山拈之頭陀微笑。迦葉呼之阿難應諾。當面蹉過。剎竿倒却。以至鼻祖西來。神光立雪。少室風生。玉樓起粟。欲求安心。心不可得。斷臂胡為。鮮血狼籍。流入曹溪。曹溪為碧。天童頌而無聲。三祖言而無語。信心銘作。虗空蟲蛀。自是真風大扇。智火熾然。無論有心無心。是凡是聖。觸之則燒却面門。背之則凍殺法身。使能言者卷舌。有智者成愚。儒失所以為儒。老失所以為老。何其禍及自家。念一聲佛者。直須漱口三日。此皆真風鼓舞所致也。天童頌曰。一段真風見也麼。綿綿化母理機梭。織成古錦含春象。無奈東君漏泄何。此頌翻騰。家聲有損有益。有雌有雄。化真風而成古錦。騾糞拈來。換人眼珠。好心不得好報。雪裡送炭。反道增寒。達觀道人忍酸不禁。口占一偈。一段真風見也麼。綿綿化母理機梭。織成古錦含春象。無奈東君漏泄何。又有旁不禁者進曰。此是天童頌。老和尚何故白日青天之下。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和尚曰。我也不管他天童不天童。且道老漢鼻孔在甚麼處。道不出。且禮拜吃茶去。再來真風中。雌黃別白未晚。
知三合而有鳴。五合而有聞。則根塵之搆。不待盪洗而後除也。故曰。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古之至人。有以眼觀音聲。耳視色相。即遠示近。即塞示通。山壁可以直度。虗空可以遊行。無他道也。其始不過知有待。迷無待而成耳。有待即無待也。既知之矣。復能行之。故有待漸生。無待漸熟。熟則化。化則同。所以能於遠中示近。塞中示通也(拈東坡鐘銘)。
迷性而為情。則油水莫辨。即情而悟性。始知油水不可以同住。同住。水見火則起。油見火則湛然。湛然者。可與火一。一則無敵。所以油不知火。火不知油。油火不相知。而始能相為用。水則與火不一矣。所以見火則起耳。火喻誘情之境。水喻染境之情。油喻了境之智。然外境則情不生。外情則智無地。夫情與智初非兩物。以其被境所轉。名之為情。了境非有。名之為智。是以智情同住。如油共水。情觸境則奔流莫返。智了境則能所無生。故智恒與理一。情恒與理乖。如油恒與火一。水恒與火乖。乖則成敵。敵必有勝負。如水不勝火。則終必負敗而起矣。即此而觀。外境則無理。外情亦無智。學者知此。便會老龐日用事無別。頭頭自偶諧也。老龐初發身於火宅。沈家財於湘水。妻子團圞。共鍛無生。根塵蕭然。轉識成智。生死大事。一生了拔。推其所由。亦不過了達前境無性。根識蒂脫。乘理治情。逆順無閒。動止一如。知得徹。行得到。自然臨臘月三十日。一家大小並應念而化。宜其然矣。如東坡作油水偈。勝妙精絕。非聞道而勇於行者不能也。故有志於了辦生死者。長公之偈。不可不留意焉(拈東坡油水頌)。
洞山曰。貪瞋癡。太無知。果賴今朝捉得伊。行即打。空即槌。分付心王仔細推。無量劫來不解脫。問汝三人知不知。神鼎曰。貪瞋癡。實無知。十二時中任從伊。行即往。坐即隨。分付心王無可為。無量劫來元解脫。何須更問知不知。這兩頌。有人愛洞山日用之閒。境緣逆順。鍛鍊自心。鉗鎚猛密。有人愛神鼎真到大休歇處。咳唾掉臂。戲笑譏訶。無非解脫三昧。達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