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101-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笑隐大欣禅师语录---第17页

然者指南閩修仰書記。而屏山居士必閩中官人。岸都士得書請題。故書辯之。
題黃檗為唐宣宗受戒圖
唐宣宗始為光王時。宮中難作。易僧服。避匿江南。居鹽官安國師會中。見黃檗運公禮佛。宣宗問。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用禮何為。檗掌之。後即位。賜號斷際禪師。不聞為其授戒也。關西湧上人得其像。請梁國公題。謂是授戒圖。當別有所據。
題東湖無文墨跡
東湖無文。生同里。又同師笑翁。皆以高行重叢林。或謂宋季宗門提唱。流於時習。委靡不古。非通論也。近時學者。率學高古而薄俗險行。雖言如佛祖何益哉。有藏主。以東湖作羅漢贊。無文與琳公書。裝背同軸示予。予與有之受經院及二老之故廬相望。幼時數拜其像而記其遺言往行。思効萬一以自立。今觀其遺墨。感慕無已。拜書其後。
題愚極和尚所書小參
馬祖百丈以前。提唱依契經而說。睦州雲門而下。唱彌高而機益峻。然本色人。開口動舌。便知落處。初無奇崛平易之分。臨川寧上人。出佛心禪師除夜小參語。而初機見之。茫然自失。如貧兒捨父而逃。見自己庫藏。而畏避却走。苦哉。
題無準天目癡絕三帖
無準之徑截。天目之精密。癡絕之浩汗。三大老同時。而用處不同。於片紙之中。可以見其平生矣。
題藏叟和尚榜語
百丈作清規。而叢林大備。有書狀。有藏主。有首座。將使禪者兼通經教外典。欲其他日柄大法。可以為全材。而禦外侮也。故向之大尊宿。雖單提此事。接向上機。而莫不該博兼濟。又持律嚴峻。故法道大盛。近時藂林稍能識字。便不留心宗乘。又或宗門略具一知半解。而短於應酬。或惟事虗言。而內行不檢。雖能聾瞽初學。難逃識者檢責矣。宗綱陵遲一至於此。甞聞老宿言。咸淳間。藏叟叔祖住玉几雙徑。行高一時。剛正不阿。志在扶宗。而時以善駢儷稱之。無乃未忘故習而為人所彊故爾。若指此以名家。重誣此老矣。其里人天和首座。得其為偃谿作茶湯二榜。甚祕惜之。以示予。予謂。駢儷雖非古。而魏晉唐宋之作者。猶自渾成。及文獘而至於鬥飣瑣碎。不足觀也矣。予又不可以不辯。
題癡絕雪嵒二墨蹟
開先一山和尚謂云。癡絕住山。以一篋付侍者。有求其語。令以紙投篋中。定鐘後。令侍者以篋進秉燭書之。隨紙多寡俱盡。日為常規。且曰。無孤其誠意。後雪嵒亦肆口而說。信筆而書。葢其見處親切。如所見而行。如所行而言。不自知其然而然。豈求其辯博哉。故學者亦遵其訓而力行之。孰若今之以贈言為藻飾清事也。廬山景南首座。得癡翁雪嵒三偈示予。讀之有恨生晚之歎。而一山翁亦化去矣。併書其語于後。以識吾所感云。
題野菴無文帖
吾鄉諸寺。率多徒居。往時諸老訓徒有法。或主巨剎。雖甚老歸。見其師必拱侍終日。凜然風度可畵也。如臞菴野菴孤雲西江東湖無文。一時名德輩出。何其盛哉。去今纔六十年。而鄉社寂寥。一日野菴後人定首座。以野菴無文黑蹟示予。猶可想見其家法。感歎良久。書而歸之。
題天目禮禪師帖
予甞過良渚。聞老宿言。天目禪師。退天童返錢唐。其受業諸孫。負行李歸故山淨相院。而禪師與良渚真寂寺淨高僧素厚。又喜近都城。遂留西丘終焉。時趙節齋官臨安。為主喪索行李。三分之。以其二令天童淨相各建塔。以一津送後事。叢林服其公。師歿距今七十載。其嫡孫東嶼和尚。唱道南北山。益大其宗。嶼翁之徒。子嘉得師良渚。時與淨相徒眾書。嘉喜而藏之。嘉杭人。遡師為曾大父。又與師同里。知慕其手澤。思振其道於無窮。視彼負行李而趨。以慕師之惡者不啻梟獍也。聞者。當知所戒。
題佛智禪師語
佛智晚居仰山。學者奔趨之。如百川赴海。延祐己未春。臨江普天涯侍香。時師示微疾。天涯求書上堂。師書于紙曰。雲門道箇普字。盡大地人不奈他何。殊不知雲門四稜塌地。當時若與震威一喝。待此老惡發。徐徐打箇問訊道。莫怪觸忤好。非圖救取此老。亦能振起雲門綱宗。其年秋師示寂。後天涯出示新淦之南禪。以其書示予。予謂宗師機用。如置毒以中人。其發有先後。龍樹於北齊文公相去數萬里。雲門於古塔主相隔百餘載。又安知後日無閱此語而如文與古者乎。
題大慧禪師示廖等觀偈
佛日祖。負剛直之氣。縱無礙之辯。發揮道玅。信筆而書。肆口而說。袞袞萬言不窮。蘇子瞻稱張方平謂。直行無前。有礙即止。放為江河。滙于沼沚者。似之矣。又胸次暴白。議論耿介。雖王公卿相。面折不阿。至患難瀕九死不少撓。此偈示廖等觀。謂其改官不得。依舊妄想不已。以直言激之。廖受之無難色。亦信道之篤者。視今人與士大夫交。而以軟語相媚悅者可愧矣。
題水陸齋文後
吾教之化。與世教理大同。而事有詳略之異耳。世之教止於人道。又特詳於中國。若四裔八極之外則略之。而佛言人道有四洲。此土為南贍部。若東勝身。西瞿尼。北鬱單。則世之書不論。況化通萬類乎。佛又言。能明真性常覺不昧者。為四聖。聖之中又有差等焉。覺道至玅而至圜者為佛。居大乘不著空有。無入而不自得者。為菩薩。樂空寂居二乘。以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