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96-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石溪心月禅师语录---第39页

云。急著眼看。
理大師下火
理既如是。事作麼生。當機一喝。拂袖便行。如斯參到無參處。正好全身入火坑。
海維那下火
心徑綠苔生。海門紅焰起。四十四五年。只行到這裏。只這裏猶未是。勝熱婆羅門。火聚刀山。看你海維那。逢場作戲。
逕水頭下火
以火劃一劃云。只者一逕。踏著便是。幾回撥水求波。幾回撥波求水。夜半三更洗面時。無端摸著娘生鼻。摸著後如何。全身跳入火坑。要你無風浪起。
源侍者下火
攢簇不得底病。哺咀不及之藥。志源侍者。惟己自知。舉世良醫。不知落著。源侍者。自知底。都拈却。把火入牛欄。一著高一著。
印上座下火
去即印住。剔起眉毛眼卓竪。住即印破。上下四維都屬我。去住還同印破時。澄潭不許蒼龍臥。正恁麼時如何。天寒只宜向火。
選塔主下火
塔中主。誰委悉。眼卓朔鼻脩直。相共行不相識。謾道今年七十七。(以火打圓相云)還見麼。根選圓通。斯為第一。
石谿佛海禪師語錄卷下(終)
新添
  降魔圖序(并引)
佛出世之初。魔外熾然。有千子鬼母。種類甚多。噉人子女。天上人間患之。佛於是。取其最愛之子。以琉璃鉢覆之。母既失子。啼哭徧尋。佛呼其來。指兒還之。鬼母役所部諸兵。將盡神力。鉢不能動。佛問。汝之愛子。與人之愛子。同耶異耶。鬼母悔謝禮拜。發願。自今已往。見人之子女。猶我之子女。或有求子女者。我當副彼所禱。纔發心已。鉢自揭開。抱子而去。
  法高一丈。魔高一丈。但邪正殊途耳。傳云。微有念生。即陰界所攝。魔宮鬼窟。雜處其中。昏昏長夜。合眼做夢。靡所不至。佛悲怜之。以大智光明。如日懸空。破彼幽暗。悉使開眼見明。捨邪歸正。畫師筆端三昧。幻出降魔圖。有深旨焉。觀此圖者。倘能頓見善惡邪正之念。未形之前。則孰為佛邪。孰為魔耶。苟或未然。亦宜自警。淳祐乙巳。重陽後十日。虎丘住山老僧。石溪心月。書于致爽。
書遯齋居士題後
昔之高人達士。如王逸少陶淵明。未甞不入吾之保社。本朝東坡山谷諸大老。又出入游戲者也。書樓遯齋居士。豪放奇偉。襟韻灑落。莫年隱居飛來峯下。四海禪衲。重跡戶外。心月以枌榆之舊。復來冷泉。始終相與厚甚。居士戲笑怒罵。皆成文章。獨所題海上人世繫。於身後始得快觀。思居士。而不復見。其絕塵之韻。尚於此彷彿焉。淳祐庚戌。立夏日。石溪心月書。
  滄洲叟。觀于苕溪之漁灣精舍。
  時淳祐辛亥。中春丁巳。
開光明藏疏
大光明藏。橘洲曇少雲。秉史筆。勾索佛祖機緣。摭而為書。使學者。詳其旨歸。於宗門非小補也。然後人傳寫。爭寶之。而真贗相半。四明明禪人。校定元本刊行。須得同志之士。與賢士大夫。相助發揮之。重說偈曰。
  佛祖親傳真命脉。橘洲筆底發淵源。郁乎光燄十萬丈。只貴知音一印傳。
  寶祐乙卯。自恣日。徑山石溪 心月 書。
示無象
靜照禪者。過海訪此。未久。動容瞬目。吐露不凡。因作頌見示。可敬。倘跂步前哲。不患不與之把手同行也。僧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僧云。一物不將來。放下箇什麼。州云。放不下。擔取去。僧大悟於言下。且道那裏是這僧悟處。試著意看去。切不必理會得與不得。宜以悟為則。所謂不患不與前哲。把手同行。當立地以待搆取。照宜勉之。乙卯孟冬。徑山老比丘心月。
山偈奉餞九江純禪者歸東林受業
靈隱 石溪 心月
  年來佛法帶誵訛。十卜干千不較多。寄語東林略擡手。看伊眼腦是如何。
  淳酉中秋。書于靈鷲一峰。
  靈隱老石溪。偈送純禪者。詞語出人意表。墨光輝耀今昔。佛法誵訛處。具眼腦者辨諸。
  育王 德明 拜書
  石溪十卜千干。後世千干十卜。不是佛法誵訛。祗是千干十卜。   魯山 德儒 九拜
  溪聲廣長舌相。晝夜時時流布。不是眼裏聞知。誰識者箇章句。   天童 雲岫 書
御書傳衣菴記
徑山興聖萬壽禪寺住持。石溪師心月。來見其里人。前史臣楊棟于餘杭普救寺。出書袖中請曰。心月蒙恩。宣賜 御書。勒之翠珉。乞文為記。臣棟讀其書曰。心月師掩室。掩室師松源。嘉泰壬戌。松源將亦寂於靈隱。時掩室住雲居。千里而遙。群弟子紛然。拈所傳衣。莫知所付。乃問四眾曰。沒量大漢。為什麼擡脚不起。又曰。開口不在舌頭上。有語即授衣。南北山禪衲千數。無一契者。乃囑徒弟宗禮曰。留寘吾塔所。三十年後。當有的孫。來住此山。可以付之。
  迨淳祐丙午。心月。自虎丘被 旨。繼其席。開堂之日。宗禮慧淵。從眾中出。捧衣宣言曰。師翁密有懸記。付囑如是。心月嘆曰。昔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四世而傳二十有二人。然必以傳衣定正嗣。餘皆傍出。大陽延禪師。老無的傳。一日謂浮山瑯琊二師曰。吾道非遠即覺。對曰。吾二人皆有父母矣。大陽垂涕。乃以皮履布裰。遺浮山曰。汝為我擇人付之。後得青華嚴。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