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是歟非歟俱休問。到底輸他一著先。
靜峰初禪師
千年甞在。偶爾不識。恐昧將來。記之於筆。古今歲月常如此。落花滿地無人拾。
會慶寺血書經
大千經卷。藏一微塵。破而出之。用示羣萌。至人妙解。善運其神。瀝乾十指。書此一乘。語言文字。共露全身。一點一畫。與華藏等其深。敬之讚之。盡吾力莫能竭其誠。
吏部袁六休居士
提不動的拄杖。舉不起的拂子。銕似硬的脊梁。雞皮樣的臉觜。我今一一拈來試問大眾。且道是伊不是伊。
自題畵像
似我又非我。開口便話墮。畢竟是阿誰。六月火邊坐。
又
對面不相識。莫是山中客。依稀似欲言。又覺長年默。
又
倚巖打坐。傍家行脚。窮年失伴堪寂寞。一段身心絕逗留。長嘯孤雲與野鶴。
又
揮塵獨坐。欲譚何事。終日無言。示第一義。
又
數竿修竹下。一片鷹石間。獨坐思前古。忘懷祇面山。
又
楖栗橫擔。銕鞋踏破。以心取心。圖個什麼。逢人尋覓。走徧天下。眉毛眼上。鼻孔下大。喫粥喫飯。休更差過。
又
難入頭。好相識。易見面。認不得。微塵有剩。虗空逼塞。這個無知老漢。只好拈來挂東壁。
記
四明鄮山阿育王寺舍利塔記
聞之古德云。欲滅罪愆。無如親近舍利。欲集福樂。無如舍利。欲成妙道。無如舍利。昔如來入城。時有童子聚石為塔以供養佛。佛為授記。此童子者。我滅百年當作輪王。而有神力。大興我教。于是阿育王應記而生。獲佛舍利八分之一。造塔八萬四千。維時耶舍尊者五指放光。召飛羽鬼。送四天下一時安布。晉太康三年。獵人劉薩訶者。并州離石人也。死見閻王。閻王告曰。汝乃智積菩薩。一迷至此。造極重業。罪當地獄。我憫汝愚。示汝出罪之方。凡汝中國舍利寶塔浮江石像。悉阿育王所造。汝能求現舍利。汝罪可滅。繇是獲返陽世。徧禮一十二年。南行會稽海畔山陬。苦莫能得。忽聞天樂隱隱從地底發。標剎為識曰。舍利不遠矣。竭誠七日夜。寶塔涌出。今寧波鄮山所稱阿育王寺。即此舍利塔所藏八吉祥地也。薩訶從茲出家。尋復得道。號慧達國師。塔紺青色。高一尺四寸。方廣七寸。而有四櫺。舍利中懸。金鐘覆之。旋轉不定。窗楞雕刻。殆非目力所及。四方觀者。或見如珠。五色不同。一多大小。莫識分齊。或現光明。或現聖像。或現金銀琉璃世界。或現宮殿樓臺。隨所見心。應所見量。其真神物。不可思議也耶。甞聞 國初三請大內。三度飛回。是知佛于東南緣復不淺。我東南人泯然不知。此豈善信之過。實為僧者不善讚揚之過也。夫薩訶獵人。以舍利故。非惟宿業頓消。抑且現生證果。何況具有福德之人。以石壘塔。尚得轉輪王位。何況廣廈大木以覆此塔。木雕漆布。一瞻一禮。尚獲福利。何況舍利真身。老朽近見大殿將頹。發願修理。所費不貲。自越入閩。廣此勝因。述茲緣起。告諸來者。
重興顯聖寺碑記
茲山者玉笥山也。茲寺者雲門寺也。以馬祖高弟大珠和尚於此住持。故有是額。樂天有石路雲門裏花宮玉笥前之句。寺廢。後周顯德間。僧重耀建顯聖懺院于雲門之故址。宋乾德元年勑改今額。理宗皇帝祖吳宣憲王陵寢在寺後。勑改顯聖陵院。隣有六寺。二菴。謂淳化。雍熈。長慶。壽聖。淨聖。餘皆廢。惟茲寺獨存。陵為胡元所毀。寺僧維之。僅存故蹟。而術士家傳有隹穴。好事者多垂涎。屢興訟。嘉靖間。住僧景詮上本克復。萬曆間。復訟縣。姑蘇翁公愈祥宰其事。獲妥。太史陶君石簣。太學張君濬元。請予住持。寺產舊頗多。今皆廢。僅頹屋三楹。田四畆。山五畆。地十二畆。予用價二十九兩從龍華贖回。協力二十餘年。始得大殿禪堂僧室一新。幾五十餘間。復置田四十餘畆。予朽矣。年逼風火。恐後來者不知前人艱苦。認為己物。恣意盜賣。故備述往事。以為求鑑云爾。
濟溺記
人之難遠者好色。亦復難行者仁義也。古曰如好好色。是知好色者不易易言其遠離矣。而又安知有過者焉。甞聞光祿顏君客吳門。有程氏二女。為仲姬所逼。欲自溺。舟子得之以售。商人。商人將轉鬻於妓。顏君怒曰。良家女敢爾耶。遂白巡司。程覺欲贖以歸。二女有難色。顏君卒然憫念。乃云。本欲活之。反致死地。是豈得計耶。遂捐金以贖。此人所難能者一也。當其艾年。同載以歸。而心不迷亂。人所難能者二也。倍與奩資擇婿以嫁。人所難能者三也。人有三難。君得并之。不期仁義而仁義著焉。寧不為丈夫所為。皆出人一頭地非耶。余遊歷諸省。未見好德濟艱者若顏君矣。惡世荒淫。能凜然卓然。屈指曾有幾人乎。故余筆記。永貽云爾。
白蓮寺放生社記
夫地水火風。乃人物共稟之體也。見聞知覺。亦人物等具之性也。性體既等。寧有好生惡死之心而不等乎。宋儒以為人靈物蠢。當供人享。此逆天理損仁德之語也。莊周有云。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答云。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魚之樂。如此則人尚不知人。又安知物盡蠢。而當供人之享耶。若以宋人之言為然。則惻隱之心。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