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直鉤。幾度無風浮子動。老僧終是懶擡眸。
道者化栽樹
倒握仰山鍬在手。掀翻大地覔知音。縱饒濟北陰凉樹。入土也須三尺深。
送鵝湖鋔侍者
笑穿無耳破芒鞋。賜得高低百丈摧。月磵有拳當贈汝。只今忙甚別時來。
聖旨看藏經陞座。釋迦老子。昔於靈山會上。百萬眾前。七處九會。舒廣長舌相。縱無礙辨。橫說竪說。塵說剎說。熾然說。謂之轉大法輪。以致龍宮海藏。天上天下。盡虗空界。無非此經。却云。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未嘗談一字。拂迹塵生。欲隱彌露。二千二百餘年。乘大願力。再示現於此鬱單越。為天之子。為人之王。顯膺大寶。遠紹皇猷。萬機之暇。勑四天下苾蒭眾。以一大藏教經律論。一一志心看念。直得春盈萬國。萬國歡呼。四三王而六五帝。熈熈然共樂昇平。正當此時。敢伸祝頌。召眾。良久云。會麼。願將一藏經中字。一字延鴻億萬年。
結座。於一微塵出此經。萬象森羅著眼聽。殷殷春雷撼天地。同是三呼萬歲聲。
送人
青山立玉水粘[卄/曳]。祖意明明在目前。短堠長亭何所許。處處春風啼杜鵑。
寄天童日東岩
村草步頭草幾深。從教埋沒祖師心。也應曾不著眼覷。覷著還應恨拍襟。
題可長老壽塔
汝今未老早安排。窣堵波從此地開。勝處笑曾舒老眼。好一矗矗送青來。
謙侍者之天童
長庚峰頂展炊中。白日青天海岳昏。痛棒當機連架打。低聲道我是師孫。
送才首座
冤家別去幸相踈。不擬重來膽氣麤。三十烏藤不輕恕。也知年老覺心孤。
海國山山呌子規。不知何處卸征衣。拳頭自是娘生底。莫向諸方肋下揮。
天童化五鳳樓
太白峩峩峙碧霄。百千諸佛欠遮頭。願君施五鳳樓手。成我山中五鳳樓。
順維那歸仰山
近日傳聞小釋迦。恣施瞎棒與盲枷。再參通我一轉語。春至山山桃自花。
送住禪人歸疎山
住住住。眨眼白雲飛去。杜鵑聲在最高處。春風花滿甜桃樹。
送親宗古住西山崇報
滿天花雨忽毿毿。定起閑將鼻觀參。却是西山山下寺。古薇枝上綻優曇。
法道如今危未危。老眸近覺淚霑頤。期君硬著腕頭力。一髮千鈞在此時。
中道者
笑問殷勤求底事。却言近離古杭州。開口便作佛法會。老來無力舉藤條。
仙禪人
一人半人之所在。吳越從頭驗一回。三尺炊巾襟袖裏。向人只道看山氣。
寂林
我國從來本晏然。蕭條活計自忘年。無端一陣微風過。萬樹蒼松競說玄。
鏡清塔
阿師活葬此江皐。障却錢塘幾度潮。可是髑髏乾不盡。蛙聲依舊響春宵。
東黃龍雪村
一別龍峰五十年。堪嗟塵世事茫然。門前舊日長松樹。恨殺春風啼杜鵑。
題跋
題華嚴經後
乙亥之變土寇甚。綠林之酷。破廩焚莊。眾礎鞠為一炬。而此經於大火聚中。放五色異光。不與烈燄俱燼。佛法之在天地聞。隻萬類而無對。亘萬古而獨存。非小根魔子之所能知。非水火之所能變。彼之覬心。猛甚於虎。欲奄有我境。而天定勝人。辛乃自衂。我之為我自若也。惟信都寺持此囑語。目紀其寶。留供莊所。以警聾俗。以詔我後。
題破菴和尚帖後
破菴老祖示眾。不是心。不是佛。語猶壎器中。具黃鍾大召音。百世之下。聞之者。亦足以興發。今之作者。猶危絃脆管。非不美好。能熱凡耳。而一聞則索然而盡矣。九拜敬讀。凜焉為之髮立。壽首座其寶之。
題楞嚴十二類後
昔龍勝菩薩。於灌頂部。出此經。流布五天。五天世主。保護祕嚴。不妄傳授。智者大師聞之。日夜西向禮拜。願早至此土。至唐神龍初方至。而智者竟不及見而沒矣。今雲禪人。書此十二類。揭諸檀林。吁妄即眾旃生真即如來。期諸來學。離妄即真。同諸如來真三摩地。
題敬首座圓通偈
右阜以諸佛五五所證圓通。各為析為偈。以鍼其痛處。余一再諦觀雨笑曰。靈山受記。未至如斯。
題無準和尚書三自省
龍門九十六顆明珠。向徑山老祖一毫頭上。放大光明。幸為源侍者。捲而藏之。否則眩惑叢林。未有了日也。後四十九年甲申。薦福不肖孫某拜題。
為東山跋圓覺經
圓覺總八萬四千陀羅尼法門。猶彼大海。深無九地。浩無四涯。世尊為諸菩薩。橫說竪說。如以禪那之寂觀。奢摩佗之至靜。三摩鉢提之妙行。先中後修。從漸入頓。以至平等本際者。猶撥波求水。昔圭峰感悟此經。大弘圓頓之教。今居士鄭君。刊以廣施。俾天地人。同證圓覺三昧。豈普光明殿記莂也耶。
跋石田書
石田叔祖。在冷泉日。衲子憧憧堂前。至無坐處。可覘一時禪席之盛。一言半句。流落叢林。得之者如獲南金。是亦般若靈驗之一端也。
跋北磵書
馬樁蒙大福田衣。此為妄庸苾蒭設也。不可以後生十一郎而藐之。此為少英苾蒭設也。隄岸一決。貨殖用事。大剎如囊中物。承平諸老。鼎峙之時尚若此。倘老磵生若此時。其論復何如哉。
跋癡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