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無見先覩禪師語錄
(嗣法門人)智度等編
天台無見覩禪師語錄序
宗門嫡派。祇論真贋。不論隱顯。真得正法眼。常作人天師者。雖埋踪剷影。而千載精光自然迸現。玉潤山輝。珠藏川媚。神物呵護。不可得而埋沒也。達磨西來。至曹溪祖而別為五。臨濟正傳。至無準範而別為二。斷橋倫與雪巖欽。其雙鵰竝擊。兩驥偕馳者也。後來一翔一集。一躍一潛。總在大機大用。不可思議中。擔當佛祖慧命。豈假聲施烜赫。與世法角門庭哉。無見覩和尚。為斷橋嫡骨嫡髓兒孫。而介菴進和尚。則無見之十三世墮地獅孫也。此錄自元丁酉。歷明迄今丁酉。恰三百年。而嚮來藏之名山。傳之其人者。忽從龍宮海藏推出。俾金明介和尚得拂拭而光大之。亦大奇特因緣矣。天台自智者大師。以至大寂高菴諸名宿。卓杖華頂。響振諸方。而無見和尚乃能於高寒孤僻之地。展一坐具。閱盡四十春秋。足跡不離戶限。而道價洋溢。奔走歸依。拈提開示。悉從一毛頭現寶王剎。微塵裏轉大法輪。稱性而談。機鋒聳峻。視世間語言文字逼塞虗空者。何啻千里萬里哉。紀實讚頌。具在金華黃晉卿學士序。國清曇噩大師塔銘。雙徑元叟端禪師跋中。足當千秋攷證也。順治丁酉季秋中澣日。國子司業前戊辰二甲進士。虞部郎副廷尉。曹溪弟子福徵檇李道一居士埽菴譚貞默槃談撰。
無見覩禪師語錄序
天台之華頂峯有大比丘居焉。曰無見覩禪師。禪師之道。上承臨濟之正傳者也。盖自菩提達磨以摩訶迦業所得無上正法。至于東土。直接上根。其後支分為二。而心印獨傳於曹溪。派別為五。而宗風大振於臨濟。其得人之眾。莫臨濟一宗為盛焉。七傳至於楊岐白雲五祖圓悟。誠所謂不立一法。根源直截。使人明心見性以成佛者矣。悟之傳有虎丘隆公大慧杲公。皆卓然樹立教道於故宋南渡之初。東南禪門之盛。遂冠絕於一時。而隆之傳為應菴華公密菴傑公破菴先公及無準範公。凡四世。範公之傳則有斷橋倫公雪岩欽公。當宋之季年。宗開耆宿相繼遷謝。而二公獨唱道東南。以振揚宗風為己任。可謂禪門之柱石矣。倫公之傳為方山寶公。而禪師則得法於寶公。故其門庭嚴峻。機關警捷。無忝於乃祖。其居華頂四十寒暑。苦行堅守。足跡未甞下山。不起于座。而道價之重。傾動遠邇。此其為道。豈非有光于臨濟之正傳者耶。初欽公之傳為高峯妙公中峯本公。而妙公晏坐天目山。設死關以待學者。終其身亦不下山。其與禪師實法門叔侄行。故其為道若出一揆。入 國朝以來。能使臨濟之法復大振於東南者。本公及禪師而已。可謂盛哉。禪師沒既久。弟子道昌集其語錄將刊梓以行。來請予為序。予於禪師之道。其微奧高遠者。誠非所能知。輙述其源流之所自。書于首簡。庶使覽者目擊而道存。則思過半矣。至正十七年歲在丁酉二月甲子。中奉大夫前翰林侍講學士知 制誥同修國史同知 經筵事黃溍撰。
與譚祭酒書
無見和尚語錄。得其殘蠧之餘。輯為二卷梓行。俾閱者非徒追配古德。益見祖大。坐華頂四十年。足不越閫。而道風彌播。傾動寰宇。元主賜號終其山。于中應機垂示。開鑿眼目之奧旨。進不敢私。特揭出以公諸天下。煩居士送入楞嚴經坊。以便請看。幸甚。
無見和尚語錄目錄
序文(黃文獻公撰)卷上
示眾 小參 法語 頌古 真贊
卷下
偈頌 山居詩 題跋 臨終遺誡 辭世偈
附
塔銘(國清曇噩撰) 跋
處州福林禪院嗣法門人智度等編
嘉興金明寺第十三代孫悟進重梓
示眾
風泠泠。日杲杲。薝蔔花開滿路香。池塘一夜生春草。堪悲堪咲老瞿曇。四十九年說不到。阿呵呵。拍禪床下座。
示眾。若論此事。三世諸佛。一大藏教。詮註不及。天下老和尚。拈提不起。直饒有傾湫之辨。倒嶽之機。一點也用不著。諸仁者。饑則喫飯。困則打眠。熱則乘凉。寒則向火。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何得蹋步向前。論禪論道。誤將魚目為珠。錯認橘皮作火。不見道。大機須透徹。大用須直截。不識東家孔丘翁。却向他邦尋禮樂。卓拄杖云。錯。復舉龐居士問馬大師。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却向汝道。士有省。師頌云。一口吸盡西江水。鷓鴣啼在深花裏。縱饒直下便承當。何啻白雲千萬里。曳拄杖下座。
小參。臨濟入門便喝。德山入門便棒。亂世英雄。雪老低頭歸菴。麻谷携鋤入園。太平奸賊。所以道。句中不停意。意中不停句。意句不同倫。且作麼生會。直饒向劍刃上翻身。氷稜上走馬。也是無風匝匝之波。不見雲門道。盡乾坤大地。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句。不見一法。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全提底。且作麼生是全提底。擊拂子云。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復舉臨濟聞德山示眾云。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濟令侍者去問。為什麼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他若打你。接住送一送。看他如何。侍者至彼理前問。德山便打。侍者接住送一送。德山便歸方丈。侍者回舉似臨濟。濟云。我從來疑著者漢。雖然如是。汝還見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