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55-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无异元来禅师广录---第29页

br>  無方諸禪人請。茶話。諸人要知得博山行履處麼。五鼓燒香。天明早粥。日中午齋。行則與諸人同行。坐則與諸人同坐。喫茶與諸人喫茶。講話與諸人講話。祇有些子不同處。不免說向大眾去也。諸人有思量。博山沒思量。諸人求佛法。博山無佛法可求。諸人見博山。并見諸境。博山不見諸人。亦不見心外之境。而今祇有幾根肋巴骨。鼓兩片皮。與諸人相似。偈曰。迎賓待客平常事。說玅談玄自不能。祇者阿師何用處。敢留名字上傳燈。
  卓無量居士請。茶話。參禪要了生死。念佛亦要了生死。今時遏捺淨土。播揚禪理。在古人分上。令人一門深入則可。分優分劣。自是諸人底。識心依他作解。豈但不識禪理。即淨土一門。亦未曾夢見。我雲棲師翁。將禪淨二途。縛作一束。教人單提一句念佛是誰。即此誰字不明。吹毛劍塗毒鼓。於斯可見。此誰字不明。不必瞻前顧後。只須努力頓發疑情。管甚禪。管甚淨土。如一人與萬人敵。不破疑團。誓不休。要是大有力量丈夫。始可話會。不然。落泥落水。帶有帶無。於生死門頭。了無交涉。有力學人。將一箇誰字不明處。眉毛與大地交。結在一團。站在千人萬人中。不見有一人。天地旋山河走。波翻浪湧。不知不覺。全身在理窟裏。又如坐在銀山鐵壁之中。祇要迸開一線。者一線便是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底事。若知得此事。便好向毗盧頂[寧*頁]上打筋斗。亦未為分外。離四句絕百非。皆為賸語。若不如是。認定箇念佛人。承當箇事。豈但誵訛。即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頷。可發一笑。果是性燥漢。纔聞著箇誰字。如持金剛王寶劒。力破重圍。直教大地百雜碎。將誰字拋向他方世界。不須提起。做一箇孤逈逈峭巍巍底漢子。說禪亦得。說淨土亦得。說底與如來摩肩擦掌亦得。不留箇佛字亦得。何以故。若將佛字重詮佛。辜負當年古佛心。珍重。
  茶話。百千法門。同居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悉自具足。神通妙用。悉自具足。四果四向。悉自具足。十二因緣。流轉還滅。悉自具足。五根五力。乃至三十七品助道因緣。悉自具足。六度萬行。悉自具足。十力十八不共法。悉自具足。三賢十聖。悉自具足。乃至成佛極果。悉自具足。降皇宮。出母胎。至雪山。行苦行。覩明星。開道眼。乃至說法利生。悉自具足。諸昆仲。既悉自具足。佛殿東南。因甚麼缺了一角。聻。參。
  黎太冲居士請。茶話。染緣易就。道業難成。不了目前萬緣差別。一切境緣。作麼生了。山河大地。作麼生了。草木叢林。作麼生了。森羅萬象。作麼生了。人蹤鳥跡。作麼生了。四大五陰。作麼生了。根塵識等。作麼生了。根本無明。作麼生了。結使流注。作麼生了。諸昆仲。了得也在目前包裹。了不得也在目前包裹。者包裹。親迸破。親迸破誰是我。墻外榴花不是火。
普說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博山甞有頌云。瑞瓣靈枝劫外春。拈來攪動海山雲。婆心況是如天遠。那肯拖泥帶水行。此頌世尊蘊藉將來。有此一段真風。信手拈來。當此之際。落草求人。惟迦葉尊者。一釣便上。遞代相傳。至二十八祖。航海而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得二祖安心。斷臂血流而見髓。三祖懺罪。風顛病瘥作良模。盧行者于杵臼之間。頓明大法。磨磚作鏡。南嶽廐裏。跳出馬駒來。秉命尋思。青原山中。笑看麟角露。巍巍堂堂。從百丈印子上脫去。三遭痛棒。在黃檗拄杖下活來。踢倒淨瓶。住大溈之山而直往。覩影大悟。著寶鏡三昧以無疑。夾斷脚脛。直入祖師堂奧。現成片石。頓開法眼全機。自唐宋元至我國朝。二百餘年。繩繩至我壽昌先和尚。向大好山中。入興善之門徑。博山在藏身沒蹤跡處。踵船子之芳塵。此事誠難。豈是容易。因憶博山初發心時。順流而下。直抵京都。于瓦棺寺中。三大師座下。得聞法華經云。假使有人登須彌頂。為人宣說十二部經典。未足為難。于我滅後。暫讀此經。是則為難。彼時博山。咨詢諸講者云。此法華經。在十二部經之外耶。講者曰。縱是圓頓教門。亦是大方廣所攝。葢為佛滅度後。弘揚此法者。是為難矣。博山潛思云。求之在我。豈可循文逐句哉。遂爾參五臺山靜菴通和尚。蒙示三觀之旨。先脩空觀。一空一切空。彼時于蒲團上。當下不知血肉身心前境。不知有山河大地。如此五年。于光澤白雲峰頂住靜。遇印宗師兄。舉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問博山。彼時應答如流。彼亦歡喜。及彼下山。復將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吾在藥山二十餘年。方明此事公案。連舉數遍。不覺如在銀山鐵壁相似。疑情頓發。晝夜提撕。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衣不知寒。食不知味。擇菜而不知有菜。摘茶而不知有茶。挑擔一站站定。兩箇時辰擔墜方復行。如此年半。未有省發。一日因閱傳燈。見趙州囑僧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便打失布袋。走見寶方先師。問答之際。如方木逗圓孔。在彼兩月。面黃如紙。皮僅包骨。蒙先師痛之惜之。一日先師。受玉山菴請。命侍者邀余同行。余云。天熱不去。先師云。路上有人。為汝說佛法。余云。活佛放光也是閒。先師再三呼喚。不得已而同行。路論君臣五位之旨。其中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