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48-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憨山老人梦游集---第63页

。至黃梅則指金剛。餘經有何差別耶。
  答。佛說諸大乘經。雖是稱性了義之譚。即其建化門頭。不離迷悟。性相對待。定要返妄歸真。皆有和會。方顯一真。至若棱伽一經。直指一心。雖有真妄。以示識藏即如來藏。不必和會。單顯自覺聖智境界。但了自心現妄想無性。即是聖智。不用更轉。即其修行。但直觀自心流注。妄想現量。頓達自心。亦不立地位階級。故判教者。名為頓教法門。是故達磨。以為心印。以此經示禪宗要訣。以此經難明。劣解難入。傳至黃梅。則以金剛印心。其金剛乃八部般若之一。文有六百卷。唯此卷獨合祖師心印。以般若乃入大乘之初門。正如棱嚴所說。菩薩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而般若乃佛之根本實智。正是不生滅心也。此經以無住為宗。斷疑為用。以二乘妄起眾生見佛見法見。種種住著。重重起疑。此經盡拔疑根。直到不疑之地。知見消亡。不立一法。遣盡住著之心。正與宗門解粘去縛手段相同。斬斷意言分別。正是宗門不許擬議。不著思惟。識情乾枯。透法身向上。故黃梅以此印心。良有以也。諸經都有些黏帶。獨此經斬截。參禪了此。則易入耳。
  問云有如來禪。祖師禪。二禪果有同異否。香嚴擊竹有省。呈去年窮未是窮之偈與仰山。山云。且喜師兄會如來禪。祖師禪。未夢見在。依此語。則見有如來禪。祖師禪異也。若從迦葉。傳至初祖西來。祖祖相承。諸宗始祖。即是釋迦。何得有異也。
  答。如來禪。祖師禪。本來無二。但如來禪。就迷中說悟。要修而後入。祖師禪。直指不屬迷悟一著。不假修為。要人直下頓了自心。凡落迷悟關頭。便是第二義也。所以古德云。修行即不無。其如染污何。是故宗門向上一路。須是个裏人始得。棱伽四種禪中。最上一乘禪。即祖師禪。其實本無異也。若根器不淨。妄逞聰明知見。把作會祖師禪。如此連如來禪。亦未夢見在。譬如貧人。妄稱帝王。自取誅戮。可不懼哉。可不懼哉。
示蕭玄圃宗伯(天啟癸亥冬十月初六日從此絕筆)
入道先要了悟當人心體。本來光明廣大。包含無外。彌滿清淨。聖凡不立。不為身心世界之所拘礙。此即向上一路。西來心印。唯此而已。既能悟徹此心。則於日用應緣。一切境界。如鏡現像。來無所粘。去無踪迹。如此則凡所施作。皆從真心實際中流出。一一皆真實不朽之事業。不但與日月爭光也。較彼區區迷夫妄想。機械所為者。豈可同日而語耶。此段光明。人人具足。本無欠闕。但以我見堅固。凡有所作。必以為己功。執所見為必是。是非交錯。終無一定之論。所以然者。以無廓然大公之心。而欲建千秋不朽之業。難矣。
  又。
  吾人心體。本來圓滿光明。即今不能頓悟。不得現前受用者。葢因無量劫來。貪瞋癡愛。種種煩惱。障蔽自心。故漸修之功。不可少耳。溈山云。學人有能一念頓悟自心。但將所悟的。淨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不是此外別有修也。若學道人。但求頓悟便了。將謂無功可用。此則習氣深潛。遇境竊發。久則流入魔界矣。然漸修之功。亦非有次第。但日用中。向未起心動念處。立定脚根。返觀內照。於一念起處。即追審此一念。從何處起。追到一念生處。本自無生。則一切妄想情慮。當下冰消矣。然所忌者。無勇猛力。不能把斷咽喉。不覺相續。則流而不返也。
示周子寅(以下海印槁附)
山居今日大眾結制。海印據座。說法華經。爾時足下手書至。且有佳果。足占足下。亦法會中人。乃先得道果者。此非瓦卜也。前書云云。日業正此不爽。亦可漸入不二法門。但其中日用。頭頭念念。皆生滅心行。安能寂滅為樂。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須向讀書作文已了時。種種應緣處。當下著實。猛地返觀內照。觀此種種作為生滅之心。畢竟向何處起。即今滅向甚麼處去。如此深觀久久。漸入細密。若更此中。一切習氣潛流處。煩惱無故生起處。著實一覷覷定。看他畢竟是何物。向何處起滅。追到掃踪絕迹處。如沸湯鍋裏點片雪相似。如此日用。念念不得放捨。纔有絲毫一念懶墮懈怠。偷安圖快活受用之心生時。此正是病根發作。便向者裡。猛然剔起眉毛。不可被他纏縛住。纔見纏縛。切不可和身放倒。與之打交滾也。切忌切忌。大段一聲菩薩。或一聲佛。死急靠定。與之廝挨。若遇種種惡習起時。即將此話頭奮力提起。望空一揮。不管是魔是佛。是煩惱習氣。是善惡思量。一切情塵。一齊頓斷。如斬亂絲。如此做工夫。不妨讀書。不妨作文。讀書處。看此書讀向何處寄著。作文。就看此文從何處流出。也不妨迎賓待客。喫茶喫飯。痾矢放尿。一切處。無用纖毫縫罅。如此安心。再與永嘉所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是一般。不是一般。足下不知能信海印老人。不虗誑否。請自試看。足下儻見信不謬。始知顏子心齋三月。大為可笑。圓覺經一部。足下讀熟。每日早晚。以當功課。俟來春面時。相與決擇。尋常與足下書。不免稍帶情識。自愧為足下未徹。非不徹。恐足下信心未徹耳。今見足下。信心漸增。日近清淨。此時若不將此赤心。剜與足下。何時得徹。若足下因循不徹。則海印自徹去也。何如何如。人世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