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淨土。不必求悟明心性。專以念佛觀想為正行。又以布施齋僧。修諸福田功德。以為莊嚴佛土之助。其念佛心中。雖發願往生。然必要知。先斷生死之根。方有速效。如何是生死之根。即今貪著世閒。種種受用。及美色。淫聲。滋味口體。一切皆是苦本。及一切瞋怒忿恨之心。及執著癡愛之心。與一切邪魔外道。邪師所說。邪教之法。即如今一類邪人。妄稱圓頓達磨等教。及妄立南陽淨空無為等教。歸家等偈。一一皆是近代邪人。望空揑作。此等言語。惑亂世人之法。俱要盡情吐却。乃至全真。採取陰陽等術。內丹外丹之說都是邪法。皆不可信。單單只是。篤信念佛一門。每日誦彌陀經兩卷。念佛若干。或不計數。只是心心不忘佛號。即此便是話頭。就是性命根宗。更不必問如何是性命。當人本來面目。及三魂七魄元辰之說。者些全是在血肉軀上。妄認妄指之談。俱無下落。若問在生怎麼樣。沒後怎麼樣。在生造惡的。沒時惡境現前。在生念佛求淨土的。沒時淨土佛境現前。以遂我所求。乃是好事。若不是所求善心中來。都是邪魔之事。決不可錯信。誤了百劫千生也。但看棱嚴經中。說的分明。若說有相皆妄。此言是參禪門中的話。單單只求清淨真心。不容一物。故說有相皆妄。以念佛淨土。原是想心成就。經云。想澂成國土。以參禪要斷妄想心最難。故今以淨想換去染想耳。其蓮華現前正是觀想成就。又何以妄相推之。修行各有門路不同。不可一槩論也。已上所答。皆依佛祖經教中一一考正。不比妄談。若參禪。則以明心見性為主。若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不必明心見性。單單只是念佛。佛者。覺也。若念念不忘佛。即念念明覺。自心若忘了佛。便是不覺。若念至夢中能念。即是常覺不昧。現在若此心不昧。則臨終時。此心不昧。即此心不昧處。便是下落。賢王如今國事萬機。決不能參禪。惟有念佛最好。不拘閒忙動靜。一切處都念得。只是一心不忘。更無別巧法。其前知乃神通之事。此不必求當時佛不許學習此事。若成了佛。自然有神通。不待求也。其鬼神前知。非是人可學得的。切不可想此等事。若念佛到臨命終時。自然預知時至。亦是尋常念力成就。不可強也。已上數條。伏乞賢王詳察留意焉。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十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十一
侍 者 福 善 日錄
門 人 通 炯 編輯
嶺南弟子 劉起相 重較
法語
答湖州僧海印
問古人已稟單傳直指。復修淨業而欲往生者。為是悟後。隨願起行耶。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墮偷心。岐路心。工夫那得成片。如已悟。則塵塵華藏。在在蓮苗。十方無不可者。何獨樂西方乎。
答。承教有言。淨土有三。謂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若諸佛菩薩。與從上單傳悟心諸祖。皆受自性法樂。無一不歸常寂光土者。是謂惟心淨土。若塵塵剎剎皆淨土者。乃華藏莊嚴實報土耳。亦惟心所現。至若求生西方淨土者。名方便有餘土。乃華藏塵剎中一土耳。此是欲求往生者。論云。眾生初學。懼信心難成。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即得往生。常見歸依佛。故終無有退。此乃未悟而修者。即永明所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之意也。若兼修此行。如論所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此豈偷心。是未達念佛之旨。不知淨土之意也。是知已悟者。不待求而自然往生。未悟者。亦非偷心念佛可生也。
問參禪貴一念不生。念佛貴淨念相繼。茲參究念佛一門。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佛時。雖心佛分明。參時則二俱坐斷。故參功漸勝。念佛漸微。他時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參禪。貴一念不生。是已。若言念佛。貴淨念相繼者。此將四字佛號。放在心中。為淨念耳。殊不知四字佛號。相繼不斷者。是名繫念。非淨念也。乃中下根人。專以念佛求生西方。正屬方便淨土一門耳。今云參究念佛。意在妙悟者。乃是以一聲佛。作話頭參究。所謂念佛參禪公案也。如從上諸祖。教人參話頭。如庭前柏樹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無佛性。放下著須彌山等公案。隨提一則。蘊在胸中。默默參究。借此塞斷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話頭得力。忽然[囗@力]地一聲。如冷灰豆爆。將無明業識窠臼。一拶百碎。是為妙悟。即參究念佛。亦如此參。但提起一聲佛來。即疑審是誰。深深覷究。此佛向何處起。念的畢竟是誰。如此疑來疑去。參之又參。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此為念佛審實公案。與參究話頭。原無兩樣。畢竟要參到一念不生之地。是為淨念。止觀云。若心馳散。應當攝來歸於正念。正念者。無念也。無念乃為淨念。只是正念不昧。乃為相繼。豈以聲聲念佛不斷。為參究淨念耶。此不但不知參禪。亦不知念佛矣。若參究果至淨念現前。則淨土不必外求。而一念即至。得上品上生者。此行所至也。
問即心即。佛不外馳求之理。信得及。見得徹了。為便。隨緣消業。不造新殃。任運騰騰。以待夫識乾自得耶。為當更起疑情。窮參力究。以求妙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