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48-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憨山老人梦游集---第241页

是知之效驗。所以格物。物格。學人須要討分曉。若物都來格了。則一路格去。直到天下平方纔罷手。聖人意旨了然明白。只是要真實工夫做出。乃見下落 問。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既云只一知字。如何歸到修身上。答。不從修身上做起。不道向虗空裏做。所以聖人分明示汝。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以己即己身。乃是我最親之一物。比外物不同。克己乃是我致知先致在己身一物上。若將自己此物格了。然後格天地萬物。何難之有。故通以修身為本 問。格有三義。謂扞格。感格。來格。答。三義通由一人而發也。請以喻明。昔杞梁之妻善哭。夫死哭之。初哭則里人惡其聲。厭其人。故聞其哭則掩耳。見其人則閉目。以其哭。異乎人之哭也。其妻亦不以里人厭惡而不哭。哭之既久。里人不覺而哀痛之。亦哭。哭則忘其厭惡也。厭惡忘。則心轉而憐之矣。其妻亦不以其人憐己而不哭。終哭之不休。久則通里人人皆善哭矣。人人皆善哭。則忘其哀痛。而不見若人之為哭者。人人善哭。哭久則通里以成俗。俗成則人人皆謂自能哭矣。人人自能哭。則視杞梁之妻。猶夫人也。不異己而與之周旋密邇。則無不忘也。且杞梁之妻之哭。非哭其夫也。哭其天也。天乃終身所依賴者。失則不容不哭也。慟則終天之恨也。以知天不容己。故哭亦不已。奚以人厭惡而可已耶。藉使通里之人。日日而詢之。哭更哀也。殆非有意欲人憐己也。豈詢而能止之。即自刃在前。鼎鑊在後。威而止之不能也。何耶。以此天外無可哭者矣。初哭而人惡之者。以哭之痛。特異於人也。扞格也。哭久而人人皆痛者。以哭之痛。切於人心。故人人皆自痛。非痛杞也。感格也。蓋久而通里善哭以成俗。則不知哭痛自杞出。抑視梁妻直類己焉耳。斯則來格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此 憨山大師所著大學綱領決疑也。大師居曹溪。章逢之士。多負筆問道。大師現舉子身而為說法。今年過吳門舉似謙益曰。老人遊戲筆墨。猶有童心。要非衲衣下事也。子其謂何。益聞張子韶少學於龜山。闚見未發之中。及造徑山。以格物物格宗旨。言下扣擊。頓領微旨。晚宋稱氣節者。皆首子韶。繇今觀之。子韶抗辨經筵。晚謫橫浦。執書倚立雙趺隱然。視少年氣節。殆如雪泥鴻爪。非有得於徑山之深。而能然乎。今之為子韶者。願力不同。其以世諦而宣正法。則一也。扁鵲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今世尚舉子。故大師現舉子身而為說法。何謂非衲衣下事乎。子韶嘗云。每聞徑山老人所舉因緣。如千門萬戶。一踏而開。今之舉子。能作如是觀。大師金剛眼睛。一一從筆頭點出矣。
  萬曆丁巳四月虞山幅巾弟子錢謙益焚香敬題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四十四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四十五
侍 者  福 善 日錄
    門 人  通 炯 編輯
    嶺南弟子 劉起相 重較
觀老莊影響論
  敘意
西域諸祖。造論以破外道之執。須善自他宗。此方從古經論諸師。未有不善自他宗者。吾宗末學。安於孤陋。昧於同體。視為異物。不能融通教觀。難於利俗。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窮教典。苦於名相支離。難於理會。至於酷嗜老莊為文章淵藪。及其言論指歸。莫不望洋而歎也。迨觀諸家註釋。各狥所見。難以折衷。及見口義副墨。深引佛經。每一言有當。且謂一大藏經皆從此出。而惑者以為必當。深有慨焉。余居海上枯坐之餘。因閱楞嚴法華次。有請益老莊之旨者。遂蔓衍及此以自決。非敢求知於真人。以為必當之論也。且慨從古原教破敵者。發藥居多。而啟膏肓之疾者少。非不妙投。第未胗其病源耳。是故余以唯心識觀而印決之。如摩尼圓照。五色相鮮。空谷傳聲。眾響斯應。苟唯心識而觀諸法。則彼自不出影響閒也。故以名論。
論教源
嘗觀世之百工技藝之精。而造乎妙者。不可以言傳。效之者。亦不可以言得。況大道之妙。可以口耳授受。語言文字而致哉。葢在心悟之妙耳。是則不獨參禪貴在妙悟。即世智辯聰治世語言。資生之業。無有一法。不悟而得其妙者。妙則非言可及也。故吾佛聖人說法華。則純譚實相。乃至妙法。則未措一詞。但云如是而已。至若悟妙法者。但云善說法者。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而華嚴五地聖人。善能通達世間之學。至於陰陽術數。圖書印璽。醫方辭賦。靡不該練。然後可以涉俗利生。故等覺大士。現十界形。應以何身何法得度。即現何身何法而度脫之。由是觀之。佛法豈絕無世諦。而世諦豈盡非佛法哉。由人不悟大道之妙。而自畫於內外之差耳。道豈然乎。竊觀古今衛道藩籬者。在此。則曰彼外道耳。在彼。則曰此異端也。大而觀之。其猶貴賤偶人。經界太虗。是非日月之光也。是皆不悟自心之妙。而增益其戲論耳。葢古之聖人無他。特悟心之妙者。一切言教。皆從妙悟心中流出。應機而示淺深者也。故曰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是故吾人不悟自心。不知聖人之心。不知聖人之心。而擬聖人之言者。譬夫場人之欣戚。雖樂不樂。雖哀不哀。哀樂原不出於己有也。哀樂不出於己。而以己為有者。吾於釋聖人之言者。見之。
論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