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當。乃以冷水洗面令甦。仍復遣去密令二人隨他。同彼所作。誘令求傭。長者祇是令他除糞。謂汝勤苦倍與之值。種種方便。然後窮子信受。你看。經文何等直捷。窮子本來該承父業。珍寶具足。因他信不及。祇是教令除糞。三乘四果十地。盡是除糞底人。方便引誘他。故與以值。若當下信得及。實無恁麼事。所以佛之本懷。一切權實教門。祇是欲令眾生開佛知見。六祖云。如何佛更開佛知見。佛知見即是人人自心。所以道。凡有心者。皆應作佛。山僧昨云。人非木石。豈無心乎。此事箇箇具足。為何根器淺劣。總信不及。纔舉起。便怕認識神。且如長沙云。學道之人不識真。祇為從前認識神。原為分箇皂白。不許人儱侗。你若未認。怕作什麼。今時善知識。總是鈍置學人。見一學人入門。便教他怎生做工夫。節外抽枝。總不是佛之本懷。若論佛之本懷。祇是要人識得此一著子。山僧得此一著子。與佛無二無別。就令將此身。碎為微塵。一一塵供養十方諸佛。亦未足以報佛恩德。山云。釋迦老子。與我同一鼻孔。便是文殊普賢來云咨和尚。我早已知他了也。祇是識心達本源。更無有過者。若不如是。爭敢做善知識開大口。爭好揀別諸方。鍛鍊衲子。昔有僧參一禪師。每見即搖手云。不是不是。如此二十年。一日遠遠見。便云是是。開善謙。在大慧門下二十年。祇是不省得。大慧復令他馳書往襄陽。謙益怨憤。意欲無往。其友宗元叱之云。不可路途中便參不得禪。遂與同行。復語之。一切事都替得你。祇有五件事。替你不得。謙問。那五件事。元云。屙屎。撒尿。著衣。喫飯。駝箇死屍路上走。謙當下領旨。比返徑山。大慧在亭子上望見。便云。者漢連骨頭也換過也。你看。古人絕無定法。祇是提掇者一著子。要學人自己識得。別無言說。若見性人。如伸手見掌。更有什麼。大眾還有信得及者麼。時有僧進云。某甲曾看大慧語錄。云即心是佛。人便以為尋常。云燈籠沿壁上天台。便以為奇特。豈不是順顛倒。今日復蒙和尚開示。始益信向。師云。你今祇要信得及。若不能直下承當。便須時時尋究。如何即心是佛。終日冷冷看將去。若省得了。方有語話分。不必看語錄經教。初心學人。不曾看書本。到是乾淨。提獎他到是容易。若久參學人。打頭不遇作家。惹得許多見識。及到善知識前。先要洗滌一番令淨。然後救拔得他。今人那裏曉得。此事大須有福遇作家始得。若薄福人。見邪師談禪說道。種種枝節。便以為有滋味。見真善知識。一無所有。便謂善知識祇是如此。更有自甘下劣者。謂古人二三十年。方纔了當。終日向外馳求。待他馳求二三十年。全無下落。到此來畢竟要撥轉他。向者一條直捷路徑。方得安穩。不如趁早放下。更省氣力。咦。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希有之法。真是難信。經云。若有人千生勤苦。種諸善根。如是之人。乃可為說。若有人千生但讀誦大乘。不看餘乘及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為說。世尊致祝。在所遊方勿妄宣傳。六祖亦云。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萬劫千生。斷佛種性。故知。希有難信佛祖祕密。大眾直須徹底信得。不留一絲毫擬議始得。珍重。
華首挂鐘板示眾。師舉椎云。大眾還知麼。千下萬下。皆從者一下起。便打板一下。復云。何以。叢林規則。以此為據。隨打鐘一下。歸方丈。
結制示眾。舉圓覺經云。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華首今日。以羅浮山為牧牛場。溪東溪西。一任諸人優游自在。只有一句要緊話。不得犯他國王水草。汾陽道。若一毫頭聖凡情念未盡。未免入驢胎馬腹去。白雲端又道。若一毫頭聖凡情念淨盡。亦未免入驢胎馬腹去。諸上座又作麼生。須是從者裏自作活計始得。不見王老師道。老僧自小養一頭水牯牛。擬向溪東牧。不免犯他國王水草。擬向溪西牧。不免犯他國王水草。不如隨分納些些。總不見得。作麼生是隨分納些些總不見得。諸上座。汝若會得。便是活計。一期之內。大須努力。
示眾。古人道。千人萬人。盡是覓佛漢。於中求一箇道人無。欲與空王為弟子。莫教心病最難醫。諸上座。且道。覓佛漢與道人。相去多少。大須分箇皂白。不可顢頇。何以故。祇為般若有相似底。所以道。佛祖如生冤家。始有學道分。汝等離了鄉土。離了師長。千山萬水行脚到此。專為學佛學法。為甚却道如生冤家。不見洞山云。擬將心意學玄宗。大似西行却向東。汝若將心學佛。將心學道。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如息念忘慮。佛自現前。今時不得已。教人從者邊打翻那邊消息。要且圖箇話會。其餘有什麼交涉。諸上座。特地現成。擬心即差。究實而論。不落見聞窠臼。乃可歸家穩坐。珍重。
示眾。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無上佛菩提。信能速登解脫門。信能永離生死苦。諸上座。莫輕看者信字。法華會上。止得箇龍女。涅槃會上。止得箇廣額屠兒。者纔是直下信心底人。諸上座。還信得心麼。結制以來。不知各人作麼生用心。尋常參堂中。不是昏沈。便是掉舉。不知昏沈掉舉。就是各人安身立命之所。大須伶俐。慎勿虗度光陰。山僧欲與汝等商量。有話。試出來說看。眾無語。師云。歲月如箭。轉盼蹉跎。本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