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宗寶道獨禪師語錄
(法孫)今釋重編
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序 〔龍其〕
嗣法門人 圅昰 撰
刻華首語錄成。承和尚特遣人。命圅昰為序。圅昰謹再拜稽首而言曰。昰烏足以稱道和尚哉。雖然。聞之。知弟子者莫如師。昰六七年。親承訓迪。所費和尚熏陶涵育。若或於揚眉瞬目。若或非揚眉瞬目。其為之也既奢。則意其遇之也必浚。將俾昰之躳遭目接。以示天下後世之為昰者。此則昰之弗敢辭也。憶。昰甲戌知有此事來。循覽天下。彼時胸中。惟黃巖天童兩老而已。及一到黃巖。便絕志行脚。非謂天下無人也。一山[土*幻]老漢。日堆堆地。無長技奇識。而乃窮歲月。而不得竟其所至。是用焉往耶。目今門下士。惟昰不慧。餘皆瑰琦俊偉。出可為人天師。隱亦堪作山林典則。而且逐逐焉營營焉。如有所戀而弗去。夫孰為是。是則天下後世。亦大槩見矣。至於提持向上。則古之百丈黃檗。足以當之。語錄具在。知音者可辨也。若廼讀其書。而思見其人。則祇今華首山[土*幻]。依然日堆堆地。無長技奇識耳。親之而一無所與。遠之而若有所失。當此如人飲水冷煖自知。幸毋當吾世而坐失也。此昰之所以告天下後世也。然終不足稱道和尚也。
自序
詳夫。佛祖之道。原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標題。以悟為則。夫云人心即是。即不煩手脚矣。但以悟不悟差別耳。若悟。則凡夫與佛祖契同。即凡心而見佛性。誠無轉摺。不悟。則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即是生死苦海。實不從他有。本法不曾動著一毫。是以。空劫今時。打成一片。眾生諸佛。豈有二耶。詰本窮源。祇是一心而已。惟此一心。更無毫釐可得。德山云。佛也無法也無。又云。若向盡十方世界。若有一法一塵許。與汝執取生解者。盡落天魔外道水陸諸神。自己亦不是善知識。亦無禪道可學。恁麼舉揚。可謂不容毫髮矣。初祖西來。密傳心印。心心印可。以心傳心。不開門戶。不許解會。惟貴直下醒得。至於垂手接人。或入門便喝便棒。或攔胸搊住。或言辭善巧。痛處著錐。甚至云麻三觔乾矢橛。直指之道。於斯盡矣。道獨不知何幸。熏得此心。一聞即心是佛。便信得及。捨此必無他向。偶遇壇經。一言便醒。如甘露灌頂。醍醐潤心。嗣後還疑別有。或參或究。或問或學。實用盡心神。費盡心力。累盡形骸。比研究五宗。及諸祖腦後鉗錘。至於極頭處。九九還歸八十一。從前用了許多工夫。畢竟臨末梢頭。亦非別有。自此本擬深隱。與麋鹿為群。豈敢人前露布。說是說非耶。無柰法字卍子。夙生緣熟。一見便信。如膠如漆。不覺囊錐始露。又引得數子。亦來嘗些苦味。帶累山僧。不能緘口嘿然。偶隨問隨答。諸子隨抄隨錄。遂成一冊。固請流通。山僧再三止之。古人許多語錄。束之高閣。而今人又過於古人耶。且吾實取信於心。不求人信。何用刊刻哉。諸子固請不已。廼不得已而從之。
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目錄
卷首
序文
卷第一
上堂 示眾
卷第二
示眾
卷第三
示眾 茶話 問答 著語
卷第四
頌古 偈 贊
卷第五
書問
卷第六
書問 雜著 行狀(附) 塔銘(附)
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目錄(終)
長慶宗寶獨禪師語錄卷第一
丹霞法孫 今釋 重編
上堂
拈香云。者一瓣香。雖本自天然。不從他得。然畢竟有箇緣起。爇向爐中。奉為江西廣信府博山先師無異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斂衣就座。僧問。華首重開。復覩拈花微笑。法筵始建。諦觀大法全提。空劫以前即不問。即今天下太平。百僚奉職。為什麼主心未慰。師云。仁者說底太親切。進云。從來有道之世。堂簾深遠。百姓不知。畢竟教什麼人安享豐亨。師云。無面目漢。進云。恁麼則無絃琴無聲曲。不犯手口。今日人天眾前。請師高彈一過。師云。闍黎深諳來風。僧掩耳歸眾。僧問。智藥三藏。當年於此有五百菩薩乞戒。隱而不現。即不問。即今智藥在什麼處。師敲案云。來也來也。僧回身指大眾云。智藥法筵宛然未散。師云。承闍黎讚揚。且退三步。僧禮拜。師便喝。復顧眾云。還有問話者麼。僧出纔禮拜。師便喝。僧再拜。師復喝。僧又拜。師云。大眾。看者僧還不知羞。進云。達磨西來。如何是經。師云。者野干鳴。乃豎拂子云。昔日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百萬人天中。惟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摩訶迦葉。今日華首開堂豎拂。大眾儼然。且道。是同是別。諸上座。者裏具得一隻眼。不妨省力。更莫遲疑。莫入意根裏計較卜度。縱饒卜度得成。計較得就。與本分事。愈相懸遠。諸上座。明明白白一件事。為什麼特地難將去。汝若一念回光。放下許多伎倆。一點事也無。只為汝無量劫來。違背自己。馳逐聲色。方便教汝回光達本。汝又不解。却坐在鬼窟裏。認箇無見無聞空空洞洞底。是以六祖大師云。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本來真性而得出現。諸上座。汝但外不著聲色名言句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