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2-禅宗语录别集

34-中国撰述诸宗著述部禅宗语录别集-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第24页

情合乎至中。則經常之道可傳之無窮也。豈特人心為然。至若天地萬物一稟中庸而生化。微中庸則至眇之物亦不能自育也。內而治身。外而治國。謂中庸者不可斯須忽忘之也。使中庸之不在。則天地萬物尋而變滅。且人焉得而獨存乎。蓋中庸乃建立生化之樞機。故聖賢舉而明之。為教化之本也。中庸施之於親則謂孝。達之於君則謂忠。及之於物則謂仁。布之於人則謂教。以至傳之於世則謂道也。是道即指中庸之體而言之。含容於喜怒哀樂未發之初。發而皆中節之謂和。言中節者乃中中庸之節也。惟過與不及則不中節矣。既中中庸之節。則知萬物不期育而育。天地不期位而位。故情業無盡則生死何有已也。世間之說極於此矣。吾佛祖治出世之說。乃異乎其所聞。何則。如六祖謂不思善不思惡之際孰為本來面目。乃復性之大旨也。子思謂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發而皆中節之謂和之說。乃防情之極論也。然致中和位天地育萬物蓋情業所感。非性理之有是事也。惟子由未甞不知。而曲引此說者何也。子思言天命之謂性。指中庸之體也。率性之謂道。指中庸之用也。脩道之謂教。欲人依體用而契中庸也。道也者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者。必使其舉念動心無斯須不在中庸之域。防情之論極於此矣。彼清淨法身即聖凡同稟之性元也。圓滿報身即法身所具之神通光明也。千百億化身即法身遍在一切處也。然法身如日輪也。報身如日之光也。化身乃由光而普。性無知也。性無為也。謂復性之說理窮於是。似未易與率性脩道者同日而語也。妙喜以復性之學會防情之教。子由以防情之教會復性之學。一儒一釋各秉善權而融會之。使二家之說不相悖。或不之辯。則至理不勝其悖矣。或者以余說為然。
天目中峯和尚普應國師法語(畢)
天目中峯和尚懷淨土詩(一百八首)
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當念只因情未撇。無邊生死自羈留。
  四大聚成玄兔角。六根摶住白龜毛。漚華影裏飜筋斗。出沒閻浮是幾遭。
  東海一丸紅彈子。流光日日射西林。世間多少奇男子。誰向總前惜寸陰。
  揑目橫生空裏華。妄將三界認為家。大千常寂光明土。不隔纖塵總是遮。
  愛繩牽入苦娑婆。哭到黃泉淚轉多。孰謂別離窮劫恨。通身渾是古彌陀。
  迷時無悟悟無迷。究竟迷時即悟時。迷悟兩頭都拽脫。鑊湯元是藕花池。
  四十八願水投水。千百億身空合空。法藏慈尊無面目。不須重覔紫金容。
  正念阿彌陀佛時。寶池樹影月遲遲。更馳心欲歸清泰。又是重栽眼上眉。
  濁水盡清珠有力。亂心不動佛無機。眼前盡是家鄉路。不用逢人覔指歸。
  萬劫死生如重病。一聲佛號是良醫。到頭藥病俱忘却。不用重宣母憶兒。
  成住壞空真淨土。見聞知覺古彌陀。但於當處忘生滅。父子相牽出愛河。
  一鑪古篆一枝蓮。目挂寒空萬慮捐。清泰故家便歸得。誰分東土與西天。
  禪外不曾談淨土。須知淨土外無禪。兩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峯開五葉蓮。
  大梵宅中無一法。於無法處有千差。回觀自性離分別。念念純開白藕花。
  闇室中藏大黑蚖。未曾驅盡莫貪眠。髑髏壓碎須彌枕。帀地香風綻白蓮。
  藕池無日不花開。四色光明映寶臺。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事不思來。
  血池乾處藕池清。劒樹枯時寶樹榮。若樂本來無住相。於無住處自圓成。
  樂土本無三惡道。禽聲渾是佛宣流。當機未盡眾生界。啼斷春風卒未休。
  鸚鵡頻伽遶樹鳴。好音和雅正堪聽。殷勤不斷緣何事。曲為勞生昧己靈。
  自家一箇古彌陀。聲色頭邊蹉過多。狹路相逢如不薦。未知何劫離娑婆。
  故鄉易到路無差。白日青天被物遮。剔起兩莖眉目看。火坑都是白蓮華。
  十萬餘程不隔塵。休將迷悟自踈親。剎那念盡恒沙佛。共是蓮華國裏人。
  佛與眾生夙有緣。眾生與佛性無偏。奈何甘受娑婆苦。不肯迴頭著痛鞭。
  念根是一串輪珠。痛策歸鞭作遠圖。念到念空和念脫。不知身住白芙蕖。
  人間天上與泥犁。勞我昇沉是幾時。白藕有根如不種。塵沙生死有覉縻。
  七重行樹影交加。晝夜開敷白藕華。佛手自來遮不得。眾生何事覔無涯。
  白玉毫吞紅菡萏。紫金聚暎碧瑠璃。本來自性常如此。既稟同靈合共知。
  黃金丈六老爺身。白藕常敷劫外春。等視眾生如赤子。以何緣故不相親。
  六時不斷雨天華。風味新奇孰有加。清旦滿盛衣裓裏。歸來重獻佛袈裟。
  燭破群幽天日輪。光明中現紫金人。妙存心觀忘諸見。覿體何曾間一塵。
  最初注想存涓滴。念力增深至禹門。觀盡百千香水海。不須輕放一毫吞。
  獨坐幽齋萬慮逃。一團山月上松梢。不將迷悟遮心眼。盡是眉間白玉毫。
  八功德水暎金沙。百寶樓臺散曉霞。更有一般奇特事。開敷紅藕大如車。
  自性彌陀不用參。五千餘卷是司南。不於當處求真脫。擬逐文言落二三。
  世界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