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貴在續佛祖慧命。非榮身之事也。余甞曰。嗣其法者有三。上士嗣怨。中士嗣恩。下士嗣勢。嗣怨者在道。嗣恩者在人。嗣勢者在己。在道者如大火真金。在人者如歲寒松栢。在己者如春風楊柳。立志有殊。真偽不等。古今叢林皆有之。余作此論。自愧學陋才謭。不敢褒貶是非。明之功過。後必有班楊史筆作春秋者詳而補之。
東明日和尚住白雲山寶慶禪寺諸山疏
伏惟佛為度生故現。祖由傳道而興。幸有前規。豈無來學。共惟 新命白雲東明和尚。操不群之氣。挺拔萃之姿。先聖室中過蒲團親面得旨。雙峨堂上借拂子高聲說禪。玅盡郢斤斵堊鼻之無犯。功過羿射中雀眼而奚偏。好雨知時。白雲當黑。諸山勇於勸紹。一語決非異詞。便請著鞭。毋令緩轡。 謹疏。
舉石門進虎子道。外不見表。內不見裏。天地之間。無頭無尾。向之者明。背之者暗。你等諸人直須道取轉身句始得。拈云。虎子湊步。却向別人討轉身句。
雲外和尚語錄(終)
慘法弟向在智門。專以此道為懷。稍聧數載間。聞裒集 先師之語刊梓。孝情有在。適攜卷過予。復索遺逸授之。以塞來意云。刊既成。附于後。宜其然矣。 住雪竇山無印識
天童雲外禪師傳
師諱雲岫。字雲外。別號方嵓。俗姓李氏。世為明之昌國人。生而身裁眇少。精悍有餘。師事直翁舉公剃落。究明曹洞宗旨。盡其源底。且徧叩叢林名宿。初住慈谿之石門。歷象山智門郡之天寧。繼以三宗。四眾推挽。繼竺西坦席。升住天童。上堂。鬧市紅塵裏有鬧市紅塵裏佛法。深山嵓崖中有深山嵓崖中佛法。山僧昨日出城門。鬧市紅塵裏佛法一時忘却了也。行到二十里松雲。便見深山嵓崖中佛法。大眾。且道如何是深山嵓崖中佛法。良久曰。白雲淡泞。出沒太虗之中。青蘿夤緣。直上寒松之頂。謝首座書記藏主上堂。以拂子打一圓相云。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又打一圓相云。禮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又打一圓相云。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諸人還見麼。所見不同。互有得失。天童這裏毋固毋必。師說法能巧譬傍引。貴欲俯就學者而曲成之。至於奔軼絕塵。雖鶻眼龍睛亦無窺瞰分。洞上一宗之傳獨賴之。三韓日本諸師亦嚮風趨慕。四方訪參者無虗日。師平生不倨傲。不貪積。不私食。得施利隨與人。見後生敬之愈謹。期任宗門也。二時粥飯必掌盋赴堂。既寂無餘資。禪者率錢津送葬于天童待制。柳公貫作塔銘。後事弟子。大方聘.獨木昇.愚菴省.無印證.東陵璵五人。各足大其宗也。璵惟入日本。其王詔住南禪天龍二大剎云。師甞著寶鏡三昧。玄義隆傳叢林。徑山興聖萬壽禪寺住持比丘吳郡文琇拜撰。
附錄(鏞讀柳氏塔銘曰。師拈提勤正。答辨朗烈。至於中竺四眾雲委。夏席不能容。谿谷流聲。山林動色。真若隰州古佛之為法重見于世云云。師之行業是亦略耳。憾未見全文。錄以俟後賢之補墜逸)。
智門一集。武緯文經辨正邪。有一百般長短意。小如寰宇大如椰。
鉅元辛丑春 靈巖 祖縉 題
附錄
師贊東明日和尚頂相曰
器量宏深。範儀出格。眉分海嶠雲。眼帶鄞江月。得古柏傳芳之意。入玅莊嚴域之室。玄機借路。洞水逆流。徧正互融。功勳不昧。有時說一句如須彌頂上擊金鐘。有時說一句如瑠璃殿前栽玉樹。有時如桂棹蘭舟兮自在。有時如濤山浪屋兮崩騰。潑天聲價難收。動地風雷易發。夫是之謂曹洞十五葉之正傳。東明禪師叢林禪伯。
東明錄序
崑崙之水西涌東漸。滄海波浪奔騰。扶桑之日東昇西歸。竺國乾坤普照。日本旨侍者坐夏山中。出示乃師東明和尚七會語錄提唱機緣。光明烜爀亦猶水月之大用也。洞上一宗枝分派列由是而興。塔銘有云。東則東明。西則西明。道無方所。故曰大明。斯言盡之矣。余無以加飾焉。
禪林頌古集跋
聯珠頌古通集。變本加麗。勾章棘句。愈出而愈多。如蜂房釀百華之蜜。蟻絲穿九曲之珠。食其蜜者念其蜂。好其珠者慕其蟻。余作是說。有客進曰。忽遇不食蜜。不好珠。不嗜語言文字者。此集又將奚為。余曰。病其病者。不能自病。客慚而退。於是乎書。至治春天童雲岫題。
師一日問無印曰。天童今日大死去也。你作麼生救。印曰請和尚喫飯。師曰。天童今日大死去也。汝不要相救。印曰救他作麼。師又曰。天童今日大死去也。阿誰與我同行。印曰。和尚先行。某甲隨後。師呵呵大笑自此師資不爽毫髮。若溈山之與寂子也。(鼓山永覺錄和尚繼燈)
雲外和尚再住天童諸山疏
龍翔笑隱訢禪師
大陽傳法立孤。猶嬰臼之難。辨才出山歸者。如岐邠之眾。信知在德不在力。孰不有祖而有宗。惟茲藐然。是可忍也。(某)氣養冲澹。語出渾成。胸次廓其町畦。高風激彼貪懦。長空一碧。煌煌東方之啟明。諸峯四圍。凜凜雪山之太白。自有神龍呵護。不為尺蠖求伸。世路多岐。可以南可以北。簡書相恤。式如玉式如金。更始重盟。益敦舊好。
雲外和尚住天童諸山疏
燕南憲幕薩天錫
長庚配殘月。本論曹洞之孤宗。朽索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