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絕聖凡豈涉識情之境。
大冶玄爐陶鑄佛祖宜煅渣滓之心。
客堂
苔封古徑行蹤杳。
笑問高賢何處來。
三門
今古常流雙澗碧。
晨昏時靄萬峯青。
東嶽廟地藏殿
地獄幾時空此願此心無滿日。
眾生本即佛是燈是火有知期。
附 集禪海十珍小序
夫別傳之道呵教勸離。然而垂手接人則不廢言說。故六傳之後。二支五派浩浩說禪。性海汪洋。恒沙法寶聚集其中。智者得之。不自內出。不從外入。乃自心本有性功德耳。但時當末運。人根漸下。上者爭以世智論量大法。下者甘自守愚菽麥不分。且貪多務得。終身役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耶。無己乃特拈此十篇綱宗之言。為來學之標準。其言雖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實不在篇什之多耳。苟或失旨。即掀翻三藏教海。挑盡五燈微言。如數他寶。於己何益乎。故此集之行。願與智者共之。
康熈丁卯夏首安居日非家叟道霈題於聖箭堂
禪海十珍目錄
七佛偈 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入道四行 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 六祖大鑒禪師二種三昧 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 石頭希遷禪師參同契 鎮州臨濟義玄和尚法語 洞山良价禪師寶鏡三昧 同安察禪師十玄談 浮山遠禪師九帶
禪海十珍
閩鼓山嗣祖沙門 道霈 集
七佛傳法偈
毗婆尸佛偈曰。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相。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尸棄佛偈曰。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拘留孫佛偈曰。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拘那含牟尼佛偈曰。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迦葉佛偈曰。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釋迦牟尼佛偈曰。幻化無因亦無生。皆即自然見如是。諸法無非自化生。幻化無生無所畏。
論曰。七佛世尊傳法。各以一偈。偈偈皆破身心之見。良以眾生無始劫來迷失真性。妄認四大為身。六塵緣影為心。既已迷己為物。而復認物為己。從迷入迷。展轉差謬。沉淪苦海。浩爾無涯。故佛佛出世力為道破。令即於身心中究竟悟明身心之性了不可得。法身真智覿體圓明。所謂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是真語實語。讀者不可覿面錯過也。或謂七佛偈不見翻譯之師。何也。曰。此乃祖師當時面授二祖者。豈假翻譯。如祖初見梁武帝。一問一答。梵語唐言豈有間乎。古人謂之禪源知言哉。宋景德間。道原禪師集傳燈錄。而以七佛偈冠於篇首。真得佛祖心法。故後代續燈錄者皆仍之。真萬世法程也。
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入道四行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一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之行。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也。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息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也。四稱法行。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恡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論曰。祖師既傳法而復示以理行二門者。盖欲後人即其所見而履踐之耳。故當時有期城太守楊衒之問祖曰。西天五印相承為祖。其道如何。祖曰。明佛心宗。解行相應。名之曰祖。後來六祖問南嶽讓。祖曰什麼物恁麼來。讓曰說似一物即不中。祖曰還假修證否。讓曰修證則不無。染汙即不得。以此觀之。豈可徒恃其所見而撥去脩證乎。何者。盖見道而不修報冤行體冤入道。則有冤必報。鼓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