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95-菩提道次第心论--宗喀巴-第14页

(具属善说现见及至近观等是诸行境)依法道引。(依于善说无热八支,无我解脱。)法所成办。(以如是境行作业成办。)
参考附解如下
瑜伽云:法者,遍能任持,唯意境性。又法者,略有十二种,谓契经等十二分教。又此中法者,当知宣说名句文身。
  唯识云:法者轨持。因明亦同。
  法蕴云:法者,所有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或亲教轨范、教授教诫,或展转传来诸秘要法。
  法蕴云:佛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者。
  善说,佛说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道亦尔、义妙、词妙、圆满、寂静、洁白
  现见,若观苦集灭道,现观之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自义及加持)能断能证亦尔。
  无热,八支圣道名为无热,热谓烦恼。八支圣道中,一切烦恼,无得无近得,无有无等有。(八支圣道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集、正命、正念、正勤、正定。)
  应时,现观应时、能断应时、能证应时,谓于见修等次第各各现断证等,应时实现。
  引导,八支圣道名引导、能导、能随、能逐。(初中后相)
  近观,八支圣道修习、多修习,能于苦集灭道,如实如见不远。
  智者内证,佛、佛弟子,名智者。佛说苦集灭道,自内知见解了正等觉,为苦集灭道。
丑三、僧功德相。正说唯限诸圣者补特伽罗。此亦依念正法功德,如理修行门中而得成就。摄法经云:“观诸僧伽应如是念。谓善说正法、受行正法、思维正法。是正法田、持受正法、依止正法。供养于法、作法事业、法为行境。法行圆满、自性正直、自性清净、性具哀愍、法成就悲。常具梵净(正阿兰若),以为行境。恒趣法行,自行白净。”
参考附解如下
善说正法者:本十二部经,明辩(口意)趣入,敬慎安守,分别性相,宗行次第,解证完具,词句无过,相应随转,是超世之妙说法轮。
  受行正法者:具美善之怀抱,受行精严之律仪,出于师师相承之导示,诸行圆具,向上寂静洁白,始终不越于八正之金绳,证得各各道果之行。
  思维正法者:守心正直、密护根门、仁心愍物、不思已利、真观正见、准量决择、四念住心、内外无倒,安心有在。
  是正法田者:内护三宝,精进三学、合众摄僧、宏宣教法、诚信调和、悲愿不惮、长养摄持、播种护苗、相续传演、正法久住。
  受持正法者:受持三藏,善巧三藏,于三藏义能作密义之解释。自他问辩,造集论述(学),修行契入,于戒定慧三学能学行,能趣入引导,能所作殊胜,信、戒、多闻、舍、般若,等资粮具。解脱,解脱知见具。精进,警策,内体安固正确,有学之法五蕴具足。无学之法五蕴具(解脱知见者)。已知具知,未知当知、遮知、示知、知中断、知取舍、知随于取舍随三,能契入调练,及秘密契入调练。及住位,升进,将来行作。知中断,及非中断,即能随机教示方道。知日夜现法随行处,升进与深入(律部)。知堕、知非堕、知轻、知重,能广呗诵。
  依止正法者:学修思维,自作教他,建立任持一切事类,不离八正道轨持。
  供养于法者:报恩增信,如说修行,无上供养。重阁宝塔秘窟石室,广藏经像供养。讽诵宣说口等供养。刊写造印,身业供养。究心法义,道契精微,意思供养。香花灯水百物实献。妙观定果种种供养。
  作法事业者:专修法行,不作余事。十法行者,书写、供养、施他、披读、受持、听闻、讽诵、思维、开演、修习。
  法为行境:心缘于法,不观余事。
  法行圆满:学修事义,必期于成。
  自性正直:不作委曲,虚伪谄诳。
  自性清净:远诸五欲,惑业污泥。
  性具哀愍:振拔物类,慈良不害。
  法成就悲:观缘普摄,修成救济。
  常具梵净,以为行境:随地为阿兰若,于杂染处行作净静。
  恒趣法行:刻刻向往法行习惯。
  自行白净:诸善、相应净业、净命,知足自安,少欲无求。
子二、皈依差别相。(此是异门分解之相,最当注意。)如摄事分云:由知三宝内互差别之相而正皈依。此中分六:
  甲、相差别者。现等菩提是佛宝相,即彼证果是法宝相,由他教授而修正行是僧宝相。
  乙、业差别者。如其次第,善转教业(佛),断烦恼苦(之)所缘为业(法),勇猛增长业(僧。)
  丙、信解差别者。如其次第,(于佛)应建立亲近承事信解,(于法)应建立希求证得信解,(于僧)应建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之信解。
  丁、修行差别者。如其次第,(于佛)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应修共受财法正行。
  戊、随念差别者。谓分别随念三宝功德等。
  已、生福差别者。谓依增上补特伽罗(佛僧)及增上法故,生最胜福。“性寂常乐福,胜智解脱福,净侣和合福。”
  子三、自誓正受仪式。分二:应持、应止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