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68-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疏-明-释智旭-第92页


大慧。心意意识眼识等七。刹那习气因。善无漏品离。不复轮转。(唐云。意及意识眼识等七习气为因。是刹那性。离无漏善。非流转法。)大慧。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乐因。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唐云。如来藏者。生死流转及是涅槃。苦乐之因凡愚不知。妄著于空。)
疏曰。此答第六刹那之疑也。七识无体。全以如来藏性为体。举体随缘。故说刹那。了达随缘不变。则为善无漏品。此如来藏。不惟凡夫不觉。即二乘空乱意慧。亦所不觉也。二乘以生空慧。但见于空。犹有变易生死真常流注。所谓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故名为乱意也。
大慧。金刚力士所随护者。是化佛耳。非真如来大慧真如来者。离一切根量。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根量悉灭。(唐云。二乘外道所不能知。)得现法乐住无间法智忍故。(唐云。住现法乐。成就智忍)非金刚力士所护。
疏曰。此答第七常随侍卫之疑也。
一切化佛。不从业生。化佛者。非佛。不离佛。(唐云。非即是佛。亦非非佛。)因陶家轮等众生所作相而说法(唐云。譬如陶师。众事和合而有所作。化佛亦尔。众相具足而演说法。)非自通处说自觉境界。
疏曰。此超答第九现魔魔业。及恶业果报之疑也。
复次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唐云。见六识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唐云。自心分别是其本际。故不可得。)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唐云。离此分别即得解脱。)
疏曰。此追答第八施设本际之疑也。见六识灭。则悞认无想天以为涅槃。见第七中一分我执伏断。则悞认灭尽定。及二乘涅槃以为究竟。而不知其毕竟还起。非断灭也。闻有第八藏识。则起常见。而不知其受熏持种。恒转如流。望前名果。望后名因。似常似一。非一非常也。妄想无性。安有本际。达其无性。则得解脱。故云。前际不可知。而说有般涅槃。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
疏曰。此结答第十不离诸过之疑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三乘亦非乘。如来不磨灭。(唐云。无有佛涅槃。)一切佛所记。说离诸过恶。为诸无间智。(唐云。成就究竟智)及无余涅槃。诱进诸下劣。是故隐覆说。(唐云。依此密意说)诸佛所起智。即分别说道。(唐云。演说如是道)诸乘非为乘。彼则非涅槃。(唐云。唯此更非余。故彼无涅槃。)欲色有及见。说是四住地。意识之所起。识宅意所住。(唐云。藏意亦在中)意及眼识等。断灭说无常。(唐云。见意眼识等。无常故说断。)或作涅槃见。而为说常住。(唐云。迷意识起常。邪智谓涅槃。)
疏曰。此偈但颂第一第八两意。而余疑可并释也。初三偈。颂第一意。后二偈。颂第八意。识宅者第八识为前七窟宅也。意所住者。第七识为第六亲依也。前七念念生灭。说为无常。纵令暂灭。仍非涅槃。以藏识中流注。种子未永断故。转舍。藏识成圆镜智。则证本住法不说一字。心常在定。非刹那法。不假侍卫能作种种化事。永离诸过乃至诱彼三乘阐提毕竟亦当同证入矣。第三十八释众疑门竟。
第三十九断食肉门。(魏云。遮食肉品第十六。唐云。断食肉品第八。)文分为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彼诸菩萨等。志求佛道者。酒肉及与葱。饮食为云何。(唐云。为食为不可。)惟愿无上尊。哀愍为演说。愚夫所贪著。臭秽无名称。虎狼所甘嗜。云何而可食。食者生诸过。不食为福善。惟愿为我说。食不食罪福。大慧菩萨说偈问巳。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等说食不食肉功德过恶。我及诸菩萨于现。在未来。当为种种希望食肉众生分别说法。令彼众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于住地清净明了。疾得究竟。无上菩提。声闻缘觉自地止息已。亦得速成无上菩提。恶邪论法诸外道辈。邪见断常颠倒计著。尚有遮法。不听食肉。况复如来。世间救护。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疏曰。食肉无慈。世间轻贱。非修道者所宜。若断食肉。自他安隐。长养慈悲。又为楞伽山。乃夜叉所居。虽闻正法。未断食肉。若不断肉。不入正修行路。故特申请问。以为真操实践要门。犹大佛顶经修行三渐次之义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一)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二)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及谭婆等。狗见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四)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五)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六)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七)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唐云。见其形色。则已生于贪滋味心。菩萨慈念众生。犹如已身。云何见之而作食想。)不应食肉。(八)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