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55-憨山老人梦游集-明-蔡德清-第98页

乎业属前缘无逃者。此时更无神通。法力可使。唯只抛掷身心。随顺忍受。不与魔冤作对耳。又何敢夸禅定解脱。融通理事无碍哉。尝思法华嘱累。末世利生。第一当起大忍力。大精进力。悲夫黄面老。深有惧于此时也。然山僧自揣非大忍力。大精进力。又何以拔魔帜。树法幢哉。承足下见示。缚解之意。信乎法性原无彼此。尝谓世出世闲。乃生与无生之异耳。然日用现前。种种业幻。诸流转者。皆生死因。若不为所转。不忘境界。有可忍者。谓之生忍。不见可忍。亦无忍者。为无生忍。若忍至无生。则无不忍矣。心境如如。亦为寂灭。然所称魔业。不独冤对为然。即凡当人起心动念。不顺解脱。戕害法身。逼恼正性者。皆魔属也。吾人有志做工夫。出生死者。不能忍此。又何以称有力大人。我辈生居堪忍中。若此处不破。则无可破者。固当直以大忍力。大精进力。为第一义谛耳。无论道缘。前定不前定。功力齐不齐也。足下其信然之耶。见面为难。不觉漏逗至此。
  又。
  昔承蜚光照临海印。真不世良缘。顿成金刚种子。永劫不磨。终当透骨而出。此大丈夫之能事。非居士大力量人。一肩担荷。孰敢正视。别后因缘。无从委悉。起居之状。谅已深入如幻三昧。当动静不二也。贫道向为山鬼所弄。加之夙业障缘。致兹严谴。是虽有玷法门。且幸增上道力。所云大火所烧。此土安稳。非妄语也。古人每以苦事。为助道增上缘。得力处正在于此。居士闻之。将为涂毒鼓耶。今业已荷戈半载。适当岁时大凶。疫疠交作。民物凋残。良可悲愍。是故于菩提心。转更增胜。第此幻化空身。居然火宅中也。毗耶法会。对谈不二。端在何日。惟同体之悲。定惟此枯朽头陀。时时瞥兴妄想也。
与冯启南孝廉
老人与足下游。将二十年矣。如在水月光中。一切逆顺境界。光中之影耳。诸子同入。而受用不同者。正似天人一器受食。而精粗各别。此其佛性贵缘种也。老人与足下诸子。多生一遇。犹时雨也。各各种子。因而发生秀实。存乎人耳。今老人去粤。则似未至之时。幸有足下为之灌溉。不至焦枯。此段因缘。诚非小小。二乘但畏众生难度。故绝分菩提。足下岂存众生于目中耶。大段此事在人之自肯。肯处便是入处。古人拼舍身命。只是一肯心耳。但愿足下。以肯为人。则无不肯者。但思今生错过。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此则不容不肯耳。老人心知法缘为难。此行盖为山林狭习所使。及至狂心顿歇。观南岳之灵。为诸祖所拔。今已竭矣。生气为难。今寓湖东。如生公住虎邱时也。善孙从北回。不久将同蠢禅入粤。可一悉也。知足下善病。此是足下惯熟法门。愿室中不少师子座。令诸来者。同入幻病三昧。则此病为精进幢也。
与龙元温
老人初入粤时。足下最先入法门。为居士长。同游二十年来。不在音声色相闲。老人今去粤。赖足下居然为法门长也。惟足下护法精心。如金刚幢。但以护念付嘱为怀。种种方便。引摄有缘。直使慧命不断。为第一义。妙在离言之指。自有撩天鼻孔。岂为老人一茎眉穿却耶。昔世尊不许阿难以缘心听法。宗门不许语言转正。要显出当人作略耳。奚以实法缀人哉。老人感足下殷勤为法。惓惓苦心。岂忍忘情。但愿此道不坠。即千载如一日也。又何有于去来。南岳山灵已竭。一切道场。皆委荒榛。殊为酸心。恐诸老复起。亦未易举也。嗟乎。道与时也。安可强乎。
与元温起南
足下念老人与诸子周旋。十八年来。大似幻师于四衢道作诸幻事。虽有种种妍丑欣戚之状。总之皆归幻化人。今日观之。又梦事也。老人初心。妄意南岳为大休歇地。及至。乃知山不宜老。种种不易。皆为身心之累。且衰朽又无行脚济胜具。只得随缘放下。将就湖东。幸一二檀越。助营菟裘。去冬诛茅结庐。于逼除日。已就安居。当下狂心顿歇。生平所志愿者。一旦得之。二十年中。跉竮辛苦。化为无上妙乐之境矣。信乎净秽随心。苦乐在己。一切处无非寂光真际也。最可喜者。已蒙 圣恩浩荡。还我本来面目。无复他慕。其山门应接。赖有湛公荷担。老人自此闭门饱食高眠。一切禅道佛法。束之高阁。今日乃为天地闲一无事人。即此一日之安。尤胜碌碌一生也。诸子闻之。岂不为我大生欢喜乎。修公同居。时时提撕此事。恨不与诸子共之。古人谓道路各别。养家一般。诸子果能日用于一切处。以老人之乐为己乐。则老人所有。亦诸子之所有。老人所无。亦诸子之所无也。所谓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此语岂黄面老子自道哉。莫谓老人今日之事。与诸子绝分。但于日用妄想交错烦恼固结处。便是老人现前时节。若当面错过。即隔粤山楚水也。今岁正是诸子愿力成熟之时。尝忆文殊窟中一万眷属。常空数十座。且人人脚下一片云。岂肯让人乘之耶。但有疲于津梁者。启南上座。当为大众白椎耳。
答李湘州太史
贫道一入空门。即抱向上志。十九披缁。遂弃笔砚。单究己躬下事。荏苒十年。未有开悟。遂匿迹五台冰雪中。刻苦身心。甚至一字不识之地。忽然四大脱落无依。回观从前山河世界。皆梦中事。由是得大快乐。一切应缘。如镜中像。了无滞碍。如此八年。先是诸经实未通达。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