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克之既久。物彻尘消。本明自露。譬如磨镜。垢净明现。然镜体本明非待磨而有也。凡有志向道工夫。当以克磨恶习。为入门初地。
示李子融
昔人云。割发宜及肤。翦爪宜侵体。言其切也。故学道之士。先须办长远不退之志。下一分笃实苦切工夫。如登万仞高山。不至极顶不已。步步努力。心心不退。不为毁誉倾动。不为是非摇夺。不为困横抑挫。如一人与万人敌。小有退怯。前功尽弃。又岂可以不坚固心。而至不退安乐之境界耶。
示欧嘉可
语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此言道在日用至近而知之者希。古人谓除却着衣吃饭。更无别事。是则古今两闲之内。被穿衣吃饭瞒昧者多矣。傥不为其所瞒。则称豪杰之士矣。学道之士。不必向外别求[纟-八]妙。苟于日用一切境界。不被所瞒。从着衣吃饭处一眼看破。便是真实向上工夫。有志于道者。当从日用中做。
示梁腾霄
士君子处世。当其未遇。靡不志愿匡主庇民。建不朽之事业。至一登仕籍。但务立名为心。忘其所以为功。久则渐染时俗。心神浑浊。不觉流入富贵之途。甚则名亦无所顾忌。究其初心。不可得矣。何也。以最初志愿。不从根本实际中来。第为浮慕妄想而已。原非坚固不拔之志。安能立不朽之业哉。梁生腾霄。骨刚气逸。大非风尘中人。每从予游。闻一字一句。未尝不惊心惕虑。闲尝请益。予谓学者。固当求志于道德。凡志于道德者。必先究吾人根本实际。要从真性流出。此真性至广至大。光明清净。荡绝纤尘。此吾性之体。所谓仁也。此体之中。一尘不立。但有一念妄想。即属有我。有我则与物对。物我既分。人我两立。人我既立。则大同之体昏塞。不得为仁矣。本体昏塞。则诸妄皆作。纵有功名之志。皆从妄想发挥。凡有作为。皆非真实。根本既妄。则脚跟不稳。由是一入世缘。顿染流俗宜矣。梁生从今。当做自性工夫。从实际参究。傥于自性未能的究根本。但将六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如何是上座本来面目话头。蕴在胸中。二六时中切切参究。参到一念不生处。忽然识得本来面目。方见老卢不吾欺也。
示游觉之
般若体性。人人具足。但以习气厚薄。故障有轻重之分。则人有智愚之别。是知贪嗔痴爱现前。皆全体独露之时。第为浊智流转。不自觉察。所谓日用而不知也。嗟乎。圣人不异凡民。独其日用现前境界。纷拏交错之时。一眼觑透。不为所瞒昧欺夺耳。由是观之。平等性智。念念现前。如大火聚。自一切境界洞然矣。
示优婆塞王伯选
古人多称尘劳中人。有志向上。求出生死。谓之火里生莲。以其真难得也。以一切众生无量劫来。耽湎五欲。为烦恼火烧。日夜炽然。未曾一念回光。暂得清凉。直至如今。能于烈焰丛中。猛地回头。顿思出路。岂非莲花生于火内也。伯选闽人。来贾于粤。参礼老人求出离法。老人怜之。为授五戒。开示念佛法门。专心净土。经云。心净则佛土净。以吾人自心是佛。唯心是土。净秽不二。心佛一如。如是观察。作如是念。念念熏修。一心清净。光明映发。十方莲华佛土。皎然在前。何但火宅生莲而已哉。
示寂觉禅人礼普陀
寂觉禅人。将东礼普陀。乞一语为行脚重。老人示之曰。古人出家。特为生死大事。故操方行脚。参访善知识。登山涉水。必至发明彻悟而后已。今出家者。空负行脚之名。今年五台峨嵋。明年普陀伏牛。口口为朝名山。随喜道场。其实不知名山为何物。道场为何事。且不知何人为善知识。只记山水之高深。丛林粥饭之精粗而已。走遍天下。更无一语归家山。可不悲哉。南海无涯。乃生死苦海之波流也。普陀山色。乃大士法身常住也。海振潮音。乃大士普门说法也。禅人果能度生死海。睹大士于普门。听法音于海崖。返闻自性。不须出门一步。何必待至普陀而后见。其或未然。悠悠道路。虚往虚来。即大士现在顶门。亦不能为汝拔生死业根也。禅人自定当看。若大士有何言句。归来当为举似老人。慎勿虚费草鞋钱也。
示梁仲迁(甲寅)
梁子四相。字仲迁。从老人游有年。老人爱其心质直而气慷慨。每见事不平。无论可否。或义有可为。即放舍身命以当之。老人每责其粗浮。以有道体而欠涵养操存之功。若骏马而无衔辔。终不免其蹶也。老人将行。相送韶阳舟中。请法语以书绅。乃书此寄之。予谓梁子有道者。心质直而不曲。此道之本也。慷慨近勇猛。赴缓急近慈悲。忘身以赴之。是不量力不审权。不探本而事末。皆粗浮气之所使。非由道力发也。古之圣人涉世。有体用全彰。故应不失时。若明镜之照妍丑。权衡之定轻重。殊非漫任血气者。梁子自今已往。当先洗除习气。潜心向道。将六祖本来无一物话头。横在胸中。时时刻刻。照管念起处。无论善恶。即将话头一拶。当下消亡。绵绵密密。将此本参话头。作本命元辰。久久纯熟。自然心境虚闲。动静云为。凡有所遇。则话头现前。即是照用分明不乱。定力所持。自不堕粗浮卤莽界中。不随他脚跟转矣。即读书做文字。亦不妨本参。读了做了。放下就还他个本来无一物。自然胸中平平贴贴。久之一旦忽见本无心体。如在光明藏中。通身毛孔。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