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明奉戒而行。以此闻 圣母。且以修途为远虑。仍 命太监姜公料理之。冀道场与二室争光。丛林比牛山并峙也。工竣始末。业已具载于功德碑记。兹以智明所以住持其业者。并志之。以垂范丛林。永为后诫。将来住之者。又以此诫。复诫后人。其如薪火之传。永永无尽也。是为记。
重修之罘山神庙记(并铭)
登郡城东南十里许。有之罘山。山有神。曰浮佑侯。是无所考。尝周览方舆。大概自昆仑东折。而渤海注焉。扶桑日出。光影上下。蓬莱三山。隐隐云雾闲。宫阙恍惚金银。而神仙率都居之。称不死之乡。秦皇以是东游黄腄。而穷成山。登之罘以临朝阳。刻石记焉。则兹山始封。其来尚矣。迄今千五百年。虽往来代谢。观其故事。如指掌。维是黔首归依。岁时伏腊。而山亦产英效灵。风雨时若。使物不疠而年谷熟。故庙祀不绝。全真高常清者居之。几三十年。跻九十而色若孺子。郡人多雅事。若戚将军者。尤善事之。将军视其神宇颓然。出资若干。鸠众命工。而一新之。经始于万历丁亥秋。殿四楹。左右廊庑毕备。不期年落成。尝清杖策过海印。请予为记。乃为之铭曰。
造化胚胎。大块以成。山川郁秀。育灵产英。惟兹大[((宋-木+(夕*匕))*ㄆ)/石]。百川以归。昆仑东指。之罘巍巍。秦始来登。蓬莱仿佛。汉武神人。大言恍惚。惟山之灵。千秋万祀。奠我邦家。百祥无射。惟民是福。惟谷是登。珠宫贝阙。载缉载新。鲸钟鼍鼓。朝吼莫吟。祝我 帝厘。山高海深。
住京都吉祥院无极信禅师道行法原碑记
无极禅师者。临济二十六代孙也。讳明信。顺德沙河宋氏子。年八岁。父母即舍出家。礼郡之天宁深公为师。稍长。以生死为忧。年十三。即请本师以行脚事。往牛山。入大火聚。精勤刻苦。日夜煅炼者。二十余年。尘劳虽觉暂谢。然未有所悟入。因觐省。归至郡之西山上栈坪。迥绝人迹。潜居六载。一食朝昏。诸念顿息。顷之。即参诸方知识。北走京师。登坛受具。复隐银山之中峰。避影三载。日以橡栗为食。专注禅观。时忽心境皆空。根尘顿脱。豁然开悟。自觉当体无依。翠峰大和尚。据临济正令。开法于都门。师往求印证。机缘契合。寻即谢隐京西之金山吉祥禅院。以长养为怀。坚持孤硬。澹然若无所寓。纳衣鷇食。二十余年。内府太监张公暹辈。闻而谒之。捐金重新梵宇。诸方学者日益进。居无何。师念家山寥落。有归欤之叹。杖策西游祖塔。以谢度脱。是时二三耆宿进曰。惟我虚照祖翁。远承曹洞正脉。其字派曰。洪子有可。福缘善庆。定慧圆明。永宗觉性。今将已矣。师何以续之。师因说偈曰。智能广达。妙用无方。蕴空实际。祖道崇香。诸弟子唯唯志之。未几寻归吉祥。灭影人世。接纳四来。道风日益大振。一日无恙。召众说偈。安然危坐而逝。万历二年二月七日也。世寿六十有三。法腊三十有奇。得度弟子某等。奉茶毗礼。收师灵骨。葬于西岭之隐寂石洞。其徒某皆参少室小山和尚。嗣曹洞血脉。即今开法故山之天宁。乃因龙华瑞庵大师。持师状乞记。乃按其实以序之曰。尝闻吾佛世尊。度生已毕。宜乎说法四十九年。未谈一字。末后拈花为别传之旨。自灵山迦叶破颜之后。西天四七。东土二三。所施不可以限量计。而竟不许其枝流。深有旨焉。及六传之后。南岳青原下。则分为五宗。其门庭施设建立不同。犹耳目口鼻之于身。虽用各有异。岂可以用异。而异其体哉。由是观之。所散未尝一。所归未尝二。又岂可以门庭用异。易其指归。然而后世悟之者。虽各因所入。至若曹洞临济机缘。迄今不泯。其故何哉。惟具正眼。当于佛未出世。祖未西来以前。剔眉以视。则灵山一会。少室九年。皆为余事。是则君臣互换。棒喝交驰。函盖乾坤。投机暗证之说。不啻若太虚闪电。石火光中。而趁师子游戏也。禅师其于寂灭定中。振声一喝。直使大地耳聋。诸有闻而不惊怖者。斯即可谓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矣。不然。则竟以何法而续之耶。是为记。
重修悟山观音庵记(并铭)
牢山之西南滨海。群峰众岫。奔腾齐峙。而临巨浸者。一峰杰出。曰悟山。父老相传。昔有高僧藏修悟道之所。因以名之。 明嘉靖中。有僧名近悟。就址结茅以居。重修观音大士殿三楹。左右夹以耳室。窗吞云雾。门引长波。俨然坐莲花而观水月也。庵构成。乞余为记。因欢喜赞叹。而铭之曰。
圆通大士。随处现身。一微尘里。转大法轮。苦海无涯。奔吞识浪。大士观之。如镜中像。我依大士。如幻三昧。亦来于此。证三摩地。一草一木。尽属法身。是名常住。传无尽灯。照破暗冥。水中火发。火里莲生。是真实法。永劫归依。如是赞叹。见闻之者。齐登彼岸。
重修巨峰顶白云庵玉皇殿记(并铭)
牢山居即墨东南。根盘二百余里。跨平原而枕溟渤。冈峦起伏。龙蛇逶迤。众草连芳。长林蓊郁。幽潜秘处。石室岩龛。故往多真人高士。咸构迹焉。群山竞绕。中则一峰杰出。曰巨峰。当二牢之[尸@几]。上插重霄。下临无际。最为奇绝。顶有庵曰白云。故称古刹。就废。至我。
明嘉靖闲。全真郭一句重起。其徒李阳兴继业。至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