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42-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明-释智旭-第185页

属性。戒体属修。理体于五重中属体。戒体于五重中属宗。言无作者。只是一作之后。不俟再作。所谓凭师秉受。直至未来。任运止恶。任运行善。故名无作。与无作四谛之义不同。以此无作戒体。乃是无漏色法。受之则得。不受则无。持之则坚。毁之则失。故属事不属理。属修不属性。属宗不属体。然事理非二。性修交成。宗体不隔。故起信论云。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此经云。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而戒光从口出。又云。计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菩萨戒羯磨文云。先发菩提愿。乃堪受此戒。是则无作戒体。全依理体而发。而本净理体。全赖戒法而显。故义疏中出体一章。始则重在以修合性。指宗为体。次明止行二善。又属力用中事。而料简一章。宛同教相。虽曰三重。五义自足。略五成三。急在修证。四依利物。岂不巧哉。兹复曲为末世钝根。寡于闻见。既不能向大部教观。开圆解门。又不能知三十心。十地是何法义。徒受菩萨戒之虚名。何关修证。故略述教观大纲以成合注。俾稍知性修不二之旨。既通释一品经文。须用五重玄义。无作自归于宗。心地乃成正体。古今异辙。意在于斯。
三明宗者。体显于性。宗显于修。全性起修。故不二而二。全修在性。故二而不二。如梁柱是屋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今以屋空喻体。梁柱喻宗。繇有梁柱。方得受用屋空。故次体之后。须明宗也。此经以佛性因果为宗。佛性非因非果。徧能出生一切因果。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佛性者。即是诸佛本源心地。以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则因亦佛性。果亦佛性。据经文中。有三重因果。一者三十心。十地为因。成等正觉为果。二者初发心常所诵戒为因。分满法身为果。三者谛信成佛为因。波罗提木叉为果。又三十心。十地。亦得传传论于因果。正觉惟果。谛信惟因。本源自性清净为因因。常住法身为果果。如此重重因果。会入非因非果。是此经宗致。文云。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夫不生不灭等。即真常佛性非因果法。亦名诸法实相。亦名一心。正显经体。而方便庄严。即是称性圆修。成妙因果。明此经宗也。方便庄严。复有二义。一者智慧庄严。二者功德庄严。上卷三十心。十地。深明观慧。属于慧行。下卷十重。四十八轻。备显止行二善。属于行行。此亦一往为语。若备论者。心地法门。具胜功德。无作妙戒。全繇慧明。故曰繇慧净故戒净。繇戒净故慧净。如两手互洗。不容前后。而此无作妙戒。及发趣长养金刚等心。体性平等诸地。同以本源清净佛性为所依体。以宗契体。体非宗外。悟体成宗。宗原属体。修证要门。孰过于此。
四辨用者。用是力用。亦名功德。此经以舍凡入圣为用。上卷云。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下卷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又云。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今总释其意。须知传传舍凡。传传入圣。则传传清净。若云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则惟佛名圣。惟佛第一清净。若云受佛戒。即入佛位。则但能解语便已入圣。便成清净。故佛顶从三渐次。直至妙觉。通名六十圣位。若约教道而论。则别教三十心名贤。十地名圣。圆教十信为贤。初住以去名圣。贤是相似清净。圣是分证清净。今更约六即义释。谓本源自性清净。是理即佛。亦理即圣。理即清净。此全是凡。因此经力用而舍。若解语受戒。即入佛位。是名字佛。亦名字圣。名字清净。因此经力用。最初而入。若常作谛信。静观实相。是观行佛。亦观行圣。观行清净。若三十心向果。是相似佛。亦相似圣。相似清净。若登体性十地。是分证佛。亦分证圣。分证清净。若法身智身满足。是究竟佛。亦究竟圣。究竟清净。因此经力用。次第而入。从前望后。一一为圣。从后望前。一一为凡。理即惟凡。正觉惟圣。舍凡须尽。入圣须极。又理即圣。亦理即凡。究竟圣。亦究竟凡。中间四即。亦复如是。凡无可舍。圣无可入。无舍无入。而论舍入。是名无作大功德力也。
五教相者。此经于五时中。是第一时。日照高山。于五味中。即是乳味。于化仪中。即属顿教。于化法中。即是别圆。然与华严同而不同。略有三义。一者华严遮那即是释迦。徧坐尘刹。此经舍那自坐华台。释迦自据千叶。二者华严诸会说法。不动而周。此经复从座起。乃至余处。三者华严十住多明圆义。而兼于别。十地多明别义。而兼于圆。此经三十心。多明别义。亦复兼圆。十地多明圆义。亦仍兼别。一往为论。似较华严为劣。细寻厥旨。各有所繇。良以如来平等大慈。方便应现。巧具四悉。胜劣随机。或胜法中得劣益。或劣法中得胜益。事非一致。那容定判。且如遮那即是释迦。则三身一体之义。固为易彰。而释迦接见舍那。俨然有开迹显本之致。利根者亦堪取悟。又三十心名。迥与住。行。向异。或一心别对一位。或位位圆修此心。两经参合。逾彰法门之妙。今但粗定其相。则华严圆兼别。此经别兼圆。又释迦但云千百亿者。周匝千华。恺就二地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