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毒不能为
可中井底着天近 小小沙弥善大机
尊者曰。此之小难。黑衣童子而释之。
又问。此后如何。
曰。却后六百年。不生之树。为作障难。虽作其难。二人出现。当自宁静。听吾谶曰。
大浪虽高不足知 百年凡木长干枝
一鸟南飞却归北 二人东往复还西
尊者曰。白衣和尚说法无量。若解此记。皈而不向。
又问。此后如何。
曰。却后八百年。当有四龙共作一难。听吾谶曰。
可怜明月独当天 四个龙儿各自迁
东西南北奔波去 日头平上照无边
尊者曰。
吾此记词 腰长脚短 合掌向天 回头失伴
身著红衣 又如素绢 立在目前 还如不见
好好思量 水清月现
又问。此后如何。
曰。却后三千岁间。总有一十三难。其中大难有九。余四小难。听吾谶曰。
鸟来上高堂欲惊 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 东阳海水清不清
手捧珠轮重复轻 虽无心眼转醒醒
不具耳目善观听 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签名 意寻书卷错看经
口说恩幸心无情 或去或来身不停
尊者曰。却后多难悉在此一十句中。我虽广印。汝亦不见。师恭禀教谕。服勤左右。垂四十年。
迨尊者须世。有跋陀三藏。达磨亦尝致讯。
跋陀有弟子那连邪舍者。与优婆塞万天懿多谈教典。懿因问邪舍曰。西域圣众弘扬次第。可得闻乎。
耶舍曰。诸祖师自迦叶宜传。其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弟子达磨。当魏明帝朝至雒阳。止少林寺。
懿曰。北师灭后。何人继嗣。
耶舍答曰。
尊胜今藏古 无肱又有肱 龙来方授宝
奉物伏嫌名
懿曰。于此师后。踵袭者谁。
耶舍曰。
起自求不碍 师言我没绳 路上逢僧礼
足下六枝分
懿复问之。耶舍曰。
三四全无我 隔水受心灯 尊号过诸量
从嗔不起增
懿复问之。耶舍曰。
奉物可曾物 言勤又不勤 唯书四句偈
为对瑞田人
懿复问之。耶舍曰。
心里能藏事 说向汉江滨 湖波探水月
将照二三人
懿复问之。耶舍曰。
领得弥勒语 离乡日日敷 来梁移近路
余算脚天途
懿复问之。耶舍曰。
艮地生玄旨 通尊媚亦尊 比肩三吼族
足下一毛生
又曰。
灵集愧天恩 生芽二六人 法中无气味
石上有功勋
又曰。
本是大虫男 翻成师子谈 官家封马岭
同相三十三
又曰。
九女出人伦 八个绝婚姻 朽将添六足
心祖众中尊
又曰。
走戊与潮邻 鹅乌子出身 二天虽有感
三化寂无尘
又曰。
说少何曾少 言流又不流 草若除其首
三四继门修
耶舍曰。吾此谶以志将来。却后二百八十年中。有大国王善崇三宝。君唱臣和。海晏河清。前记诸怀耳。
是时。首因一师兴隆多圣。万天懿仰承圣记。佩服无斁。编之简册矣。后耶舍三藏庐山顺寂。梁简文遣使传此谶文。编于续法传。
时菩提达磨演化本国。有佛大胜多者。小乘学也。分途而为六宗。各封己解。别展化源。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无得宗。第六寂静宗。达磨曰。今此六宗永缠邪见。
言已。至第一有相宗所而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
众中有一尊长名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实相。
师曰。一切诸相。而不互者。若明实相。当何定耶。
彼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
师曰。诸相不定。便名实相。汝今不定。当何得之。
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诸相。其义亦然。
师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
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知我非故。不定不变。
师曰。汝今不变。何名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
彼曰。不变当在。在不在故。故变实相。以定其义。
师曰。实相不变。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
萨婆罗心知师圣。悬解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当我此身得似否。
师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已。心意朗然。钦礼信受。
至第二无相宗所而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证之。
彼众中有智者名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
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