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大小。须以三印一印等简其邪正偏圆。兹不繁述。可以意知也。阿难闻佛责云。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但因缘自然。已经破斥。和合不和合义。犹未发明。故曰心犹未开。又旣未达性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妙。则虽闻说非因缘非自然。亦未了彻。故曰心犹未开也。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者。于见精义。尚自领会未彻。况此更加一层深奥乎。然如来初番直指见性是心非眼。已的指此见相二分所依体性。正是第一见字。是故失灯眼而不灭。得灯眼而不生。手开合而不开合。头动摇而不动摇。年迁变而不迁变。随颠倒而无减失。乃至无缩无舒。无断无续。无是无非。非自然非因缘。而结之以离一切相。卽一切法。皆是于随缘中。指出常不变性。无奈阿难觌面错过。仅作见精领会。仍自领会不亲切耳。然此第一见字之体。若未领会。则于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等戏论。决定摆脱不出。故答文中。但以二妄合明。显此见性终日在妄。终日恒真。达此性体。则和合及不和合。皆悉远离矣。
(寅)二如来细释三。初诃诫许宣。二合明二妄。三显示归真。
(卯)初中二。初经家叙意。二如来诫许。
(辰)今初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陀纙尼。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也。大陀罗尼者。所谓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卽下文阴入处界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是也。以阴入处界七大等法。随拈一种。皆卽全体如来藏性。皆能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名大陀罗尼。依此熏修。则为种种三昧。所谓眼根三昧。乃至意根三昧。色尘三昧。乃至法尘三昧。眼识三昧。乃至意识三昧。持地三昧。乃至唯识三昧。故名诸三摩提。一一三昧。无非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皆是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十方如来一门超出。故名妙修行路也。将欲敷演者。前文显示见性。大蕴已彰。余疑无几。今将乘此。并显一切法性也。盖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中。皆以眼见居首。见性旣尔。余性可知。故当徧历诸法。备显藏性。开圆顿解。以为真修之本矣。
(辰)二如来诫许
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此责其闻法而不观心。不能通达全性之修也。奢摩他微密观照者。卽是圆顿止观。始从名字。终至究竟。靡不繇之。而今但事强记。则有闻无慧。所以不了全性所起之止观。不达见见非见之体性也。
(卯)二合明二妄二。初直示二妄。二进退合明。
(辰)初中二。初总标。二别释。
(己)今初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繇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一切众生者。九法界众生也。轮回世间者。同居世间。分段轮回。方便实报世间。变易轮回也。二颠倒分别见妄者。卽指别业同分二妄见也。二皆是惑。所谓见思尘沙无明也。当处发生者。有惑卽必有业。所谓见思发有漏善恶不动诸业。尘沙发无漏偏真业。无明发亦有漏亦无漏二边业也。当业轮转者。有业卽必有苦。所谓见思业。同居轮转。尘沙业。方便轮转。无明业。实报轮转也。惑业苦三。如恶叉聚。不相暂离。又惟心所现。全体虚妄。无所从来。无所至去。故言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也。别业妄见者。唯独自见。同分妄见者。与众同见。同别虽殊。虚妄则一。一切众生。于念念中。皆悉具此同别二种妄见。所以妄受轮回。然终日在二妄中。而见性依然如故。此所谓见见非见。悟之则轮回息矣。
(已)二别释二。初释别业妄见。二释同分妄见。
(午)今初
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又复)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之与)见(二)俱(是)眚。(而)见(此)眚(者元)非(有)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尤不应言)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此中文有四节。从初至五色重叠。是立例以显别见。次于意云何至目见圆影。是征破以显虚妄。三是故当知至非灯非见。是结显妄本依真。四如第二月至非灯非见。是引喻更合前例。初文意者。先须以清净目喻于正智。以清净灯光喻于如如。盖见性圆满。光性圆满。无边无畔。无是无非。所谓无智外之如。为智所证。无如外之智。能证于如也。复次目有三义。所谓慧眼。法眼。佛眼也。灯有三义。所谓真谛灯。俗谛灯。中谛灯也。见思惑。是慧眼赤眚。安于真谛灯上。见有同居五阴五色重叠。尘沙惑。是法眼赤眚。妄于俗谛灯上。见有方便五阴五色重叠。无明惑。是佛眼赤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