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7-藏外

36-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明-释智旭-第23页

不指著。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旣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旣以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方许汝说现在汝前耳)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岂能指出见精示人)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是义非实一句。直夺其非。若实汝前已下。纵许而令指出也。阿难决定不能指出。则见性不现在前明矣。故印成之。
(寅)二转破非见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阿难言。我实徧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卽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卽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佛言。如是如是。
常情旣闻破物是见。必将转计物非是见。故乘此卽反征之。而阿难亦知其无非见也。佛亦印之。
(寅)三大众茫然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是义者。无是非是之义也。终者。义所归竟。始者。义所从来。答中本是妙明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正显是义之所始。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正显是义之所终。又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则是非方始。繇是真精妙觉明性。则是非终息矣。
(寅)四世尊安慰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此义难明。须待文殊对辩。故先以慈音安慰之也。无伪曰真。称理曰实。不变名如。心境相应名不诳。悬见未然名不妄。亦名不异。如来五语。大与外道四种论议不同。须是谛审思惟。方有会悟。不宜徒自辱其哀慕。此亦策以观心默体之意也。不死矫乱。解在行魔文中。
(丑)二会通真性一理二。初文殊述疑启请。二如来垂慈示答。
(寅)今初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卽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若此前缘下。代众述疑。惟愿如来下。正请垂答也。
(寅)二如来垂慈示答二。初示妙体绝待。二示迷悟得失。
(卯)初中二。初正明绝待。二引例释成。
(辰)今初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幷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此是第四番彻底显性之文也。自住三摩地者。所谓自受用三昧。卽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是也。如来究竟。菩萨分证。故皆能知法自性。彻法源厎。不堕是非是妄想中也。见者。八识能缘之见分。见缘者。八识所缘之相分。此二卽是依他起性。如以麻为绳。亦如依于真月。捏成二月也。所想相者。于此相见二分。不了惟是依他起性。妄生我法二执。名为徧计执性。如以绳为蛇。亦如迷天上月。捉水中月也。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者。不惟徧计本空。抑且依他如幻。如麻上不惟无实蛇相。亦并无实绳相。真月不惟无影相。亦幷无二相也。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者。以真如不守自性。于自证上。幻成见相二分。只此二分。全是自证之体。所谓正随缘时。而常不变。如绳二分。全体皆卽是麻。如天二月。全体卽是真月。云何可分是与非是耶。旣知绳卽是麻。二月惟一。则虽指蛇卽麻。指影卽月。亦无不可。但徧计无体。故不说之。此菩提。亦指四智菩提。所谓第八识之见相二分。元是大圆镜智菩提妙净明体。第七识之见相二分。元是平等性智菩提妙净明体。第六识之见相二分。元是妙观察智菩提妙净明体。前五识之见相二分。元是成所作智菩提妙净明体。寂照不二。故妙。照而常寂。故净。寂而常照。故明。又旣是菩提妙净明体。亦卽涅槃元清净体。妙故卽是性净涅槃。净故卽是方便净涅槃。明故卽是圆净涅槃也。
(辰)二引例释成
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为复)更有(一个)文殊是文殊者。为(复竟)无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真正)文殊。(但)于中实无是非二相。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此中文亦三段。初以文殊为例。二此见妙明下。以法合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