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俗故二依止处即祇园也为统出家人故又善见婆沙云举舍卫令远人知举祇园令近人知故双举也。

  ●二别释三初释祇陀。

  只陀此云战胜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时王与外国战胜因以为名。

  战胜者亦云胜林余如文。

  ●二释给孤。

  梵语须达此云善施给孤独即是善施也又亦常行施故。

  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拯给孤独名为善施又亦等者就中孤独偏所矜哀其实余人亦非不施故也。

  ●三释园字。

  西国呼寺为僧伽蓝此云众园。

  梵音具云僧伽蓝摩此云众园则僧伽是能住之众蓝摩是所住之园斯则约能要所耳寺者司也官舍也以佛法初来安鸿胪寺后置僧舍便以为名也。

  六众。

  ●文二初释标类。

  与者并也及也大者名高德着比丘梵语此含三义故存梵不译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众者理和事和。

  名高谓遐迩称誉德着谓行业恢隆怖魔者谓初出家日飞行夜叉唱乃至魔宫闻故怖也以一人出家展转化度损减眷属故然出家人从因至果三度怖魔谓出家时发菩提心时成正觉时前二但怖后乃兴戈为佛所摧莫不降伏乞士者谓上从善友乞法以炼心下从檀越乞食以资身故智度论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乞士如经中说舍利弗乞食向壁而餐时有梵志女名净目来见舍利弗云沙门汝食净耶答言食净净目言沙门下口食耶答曰不也乃至问仰维方等皆答言不也净目女言食有四种我问于汝汝皆言不我今不解汝说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名下口食有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等不净活命名仰口食有曲媚豪势通致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名方口食有以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不净活命名维口食姊我不堕是四种不净食中我用清净乞食活命净目因闻是说清净法食欢喜信解得须陀洹道如是清净乞食活命故名乞士净戒者谓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有表受无表持清净持戒名为净戒有说五义谓加净命破恶今以乞士即净命净戒即破恶故唯三也理和事和者梵语僧伽此云众和合谓理和无违事和无诤也。

  ●二释举数。

  千二百五十者佛初成道度憍陈如等五人次度迦叶三兄弟兼徒总一千次度舍利弗目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经举大数故减五人此常随众故偏列数非无余众文隐显耳俱者一时一处。

  佛初成道者即菩提树下示成正觉也憍陈如等者余阿湿鞞摩诃男婆提婆敷富那婆蹉准本行经说佛初成道梵天王等请转法轮世尊受请作是思惟诸世间中谁先得度有五仙人昔日与我有大利益堪能受我初转法轮复作是念彼等五仙今在何处以净天眼观彼五仙在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即向彼园广为说法外道身心悉皆伏灭所著之服即成三衣手执钵器须发自落经于七日威仪具足如百夏比丘乃至为转四谛法轮得阿罗汉果迦叶三兄弟等者智度论说尔时第一优楼频螺迦叶在火龙窟为首教化五百弟子二那提迦叶领三百弟子在象头山修行三伽耶迦叶领二百弟子在希连河曲共计千人皆为世尊之所降伏求索出家师徒皆得阿罗汉果舍利弗等者智度论说摩伽陀聚落有婆罗门名檀耶那而有八子中有一子名优婆低沙即舍利弗也复有一婆罗门产子名离多即目连也是二童子共为亲友于删阇耶外道所出家二人同心立其誓愿若复更得胜是师者为我等说甘露胜道必相契悟尔时世尊有一弟子名曰马胜威仪庠序入城乞食进止有方舍利弗见已随到所止白言仁者汝是正师为是弟子马胜言别有大师我是弟子又复问言汝之大师说何法耶答言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如是灭与生我师如是说时舍利弗闻是语已即于是处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归到所止为目连说亦复如是二人共相领诸弟子俱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呼善来须发自落袈裟着体执持应器成比丘相于声闻众中智慧神通各得第一是二百眷属悉得出家即受具戒乃至得成阿罗汉果耶舍等者未检此常随等者以此诸人先并事外艰苦累劫一无所证才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故常随也然此具四众及龙天等今但显一隐余流通分中自见俱者下前则标指约主望众故言与此则都结主众通论首末相望事不异也。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第三卷
  (终)

  校讹第十四纸
  (十一行反北藏作及楞严寺流通本同误)第十七纸
  (四行令北藏作今流通本同)第十八纸
  (十四行绝流通本作沈)第二十纸
  (五行且北藏作具十七行拣北藏作栋流通本并同)第二十一纸
  (十五行心境之境北藏作竟流通本同)第二十二纸
  (六行合北藏作舍十八行即北藏作既流通本并同)第二十三纸
  (一行亦亡北藏作纯净流通本同)第二十六纸
  (十六行回北藏作回流通本同)第二十七纸
  (一行顷北藏作倾流通本同)第二十九纸
  (十六行减北藏作灭又文北藏作末流通本并同)第三十一纸
  (十二行北藏脱见字流通本同)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