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相故如金刚坚牢难坏。

  此显双取为正且本举能坚能利一金刚以喻观照实相二种般若若单取观照则阙坚义若单取实相则阙利义又皆言即者释成不二之相以照而常寂故理非智外寂而常照故智非理外既离理无智离智无理故如金刚即坚即利也。

  ●三约行结显。

  万行之中一一不得昧此是故合之以为经宗。

  谓菩萨行中必须具此若昧实相则难亡分别便成住相即堕有漏若昧观照则阙智用便滞偏空同于二乘故须二事兼行方契中道此则如前行玄之义也由是起信论中止观合说法华经内定慧庄严华严明定慧二事菩萨依赖涅槃显定慧不等不见佛性诸教中说无明邪见自此而生故华严疏云万行忘照而齐修顿渐无碍而双入皆此义也。

  二体。

  ●文三初标立。

  文字般若即是经体。

  如文可知。

  ●二正释。

  文字即含声名句文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之体。

  或曰诸家所出教体皆取声名句文或通取所诠之法今何单取文字耶由是故云文字即含声名句文此明具四法也声即言音名句文三即声上屈曲表示名诠诸法自性句诠诸法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也问四法之中文字最居其末云何摄声等法耶答所以能摄者有二意一能显文字有其三处谓心上显即意识境声上显即耳识境色上显即眼识境今取初者故能摄之二有声未必有名句文有文则必有声名句前前未必有后后后后必有于前前如苗必有根根未必有苗也以是义故故摄声等文字性空下明摄所诠理也谓依于般若显乎文字文字本空即是般若无别文字体也然有二意一体属缘生无自体故二非别有一法为文字体故此皆意显般若是文字体也其犹镕金成像像即是金也。

  ●三总结。

  故皆含摄理无不尽统为教体。

  含摄之义如上所明能所总该故言理无不尽此乃文字则该能诠尽般若则该所诠尽诠旨既备故云统为教体也。

  第三分别处会二初总明佛说大部处会。

  ●文二初总示大部。

  六百卷文四处十六会说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
  (山中四会山顶三会)二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

  ●二别显此经。

  此经则第二处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

  上总明皆如文可知。

  后别明传译此卷时主。

  ●文三初正明东土翻译前后二初通辨诸译。

  前后六译一后秦罗什二后魏菩提流支三陈朝真谛四隋朝笈多五唐初玄奘六大周义净上六人皆三藏。

  流支者天平二年于洛阳译成十四纸名金刚般若真谛太康元年于金陵郡译成十四纸名金刚断割笈多开皇十年于洛阳译成十六纸名金刚断割玄奘贞观二十二年于玉华宫译成十八纸名能断金刚义净证圣二年于佛授记寺译成十二纸名能断金刚。

  ●二克示所传。

  今所传者即罗什弘始四年于长安草堂寺所译。

  如文。

  ●二因辨西方解释异同。

  天竺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亲诣弥勒禀受八十行偈又将此偈转授天亲天亲作长行解释成三卷论约断疑执以释无著又造两卷论约显行位以释。

  转授天亲者有说云以天亲久习小乘近从大教要涤情执故转授之断疑执显行位正宗文中可见。

  ●三示今科判依据差别二初正明科释所依。

  今科经唯约天亲释义即兼无著亦傍求余论采集诸疏。

  兼无著者以显此疏正依天亲傍用无著余论诸疏义见开题处。

  ●二结成立题所以。

  题云纂要其在兹焉。

  不同净名集疏备书四圣之名义即如何晏集解论语于孔安国马融等注中当者用之不当者翦之今疏亦尔或双取以各有理或共成一义故两存焉。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第二卷
  (终)

  校讹第一纸
  (十六行玄北藏作立楞严寺流通本同误)第四纸
  (二十行现北藏作见)第六纸
  (十七行令北藏作今)第八纸
  (十六行僧北藏作因)第十一纸
  (二行已北藏作以)第十二纸
  (六行曲北藏作由十三行示北藏作云)第十三纸
  (十四行轮北藏作论)第十七纸
  (十七行失北藏作夫)第二十纸
  (一行含北藏作舍)第二十四纸
  (十三行唯北藏作为已上流通本皆同误)
嘉兴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三

  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

  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

  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