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未识邪正。不知他是。不与己同。即谓己是。说他为非。是故迷人。心无道法。多依世善。妄埶相非。故俱舍论云。在家由取五尘故。与在家起斗争。出家由取诸见各不同故。与出家起斗争。又成论云。若人持戒取为清净。名戒取结。即谓所取以为真实。余皆妄语。名见取结。又戒取是出家人缚。诸欲是在家人缚。又戒取者。虽复种种行出家法。空无所得。又因此戒取。能谤正道。及行正道者。又戒取。是诸外道起憍处。知戒取等。是世善招生死果。故名随苦。非真道法。此名十使。断有难易。

  杀生部

  感应缘(三验)

  梁时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破二三十枚卵。临终但闻发中啾啾数千鸡卵之声。

  唐京兆殷安仁家富。素事慈门寺僧。以义宁元年初。有客寄其家停止。客盗他驴。于家杀之。驴皮遗安仁家。至贞观三年安仁遂见一人于路。谓安仁曰。追汝使。明日至。汝当死也。安仁惧。径至慈门寺。坐佛殿中。经宿不出。明日果有三骑。并步卒数十人。皆兵杖入寺。遥见安仁呼出。安仁不应。而念诵逾进。鬼相谓曰。昨日不即取。今日修福如此。何由可得。因相与云。留一人守之。守者谓安仁曰。君往日杀驴。驴今诉君。使我等来摄君耳。安仁遥答曰。往者他盗自杀驴。但以皮与我耳。倩君还为我语驴。我不杀汝。然今又为汝追福。于汝有利。当舍我也。此人许诺。曰驴若不许。我明日更来。如其许者。不来矣。言毕而出。明日遂不来。安仁于是为驴追福。而举家持戒菜食云。

  唐显庆年中。长安城西路侧店上。有家新妇。诞一男。月满日亲族庆会。买得一羊欲杀。羊数向屠人跪拜。屠人报家内大小。不以为征。遂即杀之。将肉釜煮。令产妇抱儿看煮。抱儿前。火釜忽然自破。釜汤冲灰。火直射母子。母子俱亡。亲族及邻人见者。莫不酸切。俱断酒肉晕辛。

  遗物

  感应缘(二验)

  隋大业八年。宜州城有一家姓皇甫。居家兄弟四人。并皆勤事生业。其第二弟名迁。于后一时。母在堂内取六十钱。欲令市买。且置床上。母向舍后。其迁从外来入堂。左右顾视不见人便偷钱将出私用。母还觅钱不得。不知儿将去遂鞭打合家大小。大小皆怨。至后迁亡。托胎家内母猪腹中。经由三五月。产一豚子。次年八月社至得钱六百文。卖社家。于夜猪以鼻触妇。睧梦云。我是汝夫。为取婆六十钱。枉及合家浪受楚栲。令我作猪偿债。今将卖与社家。缚我欲杀。汝是我妇。何忍不语。妇梦忽寤。仍未信之。复眠还梦如是。妇惊着衣。向堂报姑。姑已起坐。还梦同妇。儿女亦同此梦。母令迁兄并儿。持钱一千二百文。驰骑急去。去舍三十里赎猪。社家不肯。凭一有识解信敬人。委曲赎得。既得猪已。驱向野田。兄语猪云。汝审是我弟。汝可急前还家。猪遂驰走在前还舍。

  唐长安市里风俗。每至岁元日已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坐。东市笔生赵大。次当设之。有客先到。向后见其碓上有童女年可十三四。着青裙白衫。以汲索系颈。泣泪谓客曰。我主人女也。往年未死时。盗父母百钱。欲买脂粉未及而死。其钱今在厨舍内西北角壁中。然我既以盗之。坐此得罪。今当偿命。言毕化为青羊白头。客惊告主人。主人问其形貌。乃是小女。死已二年矣。于厨壁取得百钱。似久安处。于是送羊僧寺。合门不复食肉。

  邪淫部

  第一明贪欲滋多。如火益干薪。薪火犹离舍。爱火烧世间缠绵不可舍。第二明观女不净。汝身自庄严。华香以璎珞。凡夫所贪爱。智者所不惑。第三明女人难亲可厌。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罪门。又智度论云。菩萨观种种不净。于诸衰中。女衰最重。火刀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独可暂近。女人悭姤瞋谄。妖秽斗争贪嫉。不可亲近。

  感应缘(一验)

  晋桓道愍者。谯人也。晋隆安四年丧妇。道愍内顾甚笃。缠痛无已。其年夜始寝。视屏风上。见有人手。惊起炳炬。乃其妇也。形貌庄饰。具如生平。愍了不畏惧。遂引共卧。言语往还。陈叙存亡。愍曰卿亡来初无音影。今夕那得忽还。答曰欲还何极。人神道殊。各有司属。无由自任耳。新妇生时。差无余罪。止因疑君怜爱婢使。以此姤忌之心。受报地狱。始获免脱。今当受生为人。故来与君别也。愍曰当生何处可相寻不。答曰但知当生。不测何处。一为人世。无容复知宿命。何由相寻求耶。至晓涕泗而别。

  恶口部

  凡夫毒炽。恚火常然逢缘起障。触境生瞋。乖菩萨之苦心。违如来之慈训。故业报差别。又百缘经云。尔时世尊初成佛。便欲教化诸龙王。往至须弥山下。现比丘形。端坐思惟。时有金翅鸟王。入大海中。捉一小龙。还须弥顶。方欲食啖。时彼小龙。命故未断。遥见比丘。端坐思惟。至心求哀。寻即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名曰负梨。端正殊妙世所希有。因为立字。名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无有及者。唯甚恶性。凡所眼见。人及畜生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