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利谓活害谓杀恶去声繟音阐舒缓也一作默不言也一作坦不争之意此一章言恶人不知天恶之故特以不争善胜晓之的意思刚强者死之徒敢作恶者也柔弱者生之徒不敢作恶者也此两者或敢而生或敢而死或不敢而生或不敢而死因斯之故则敢为恶者得而借口曰天道恢大多疏失恶人无有报应而不知天之所恶深昧难测岂肤见浅识者知其故哉虽天纵之圣生知之人犹莫测天之所恶之故况其他耶天之恶人不以力争非如人之恶人以力与争而天自能胜人天非如人之恶人以口与言而其应声如响其报应之速不待召之而自来至恶有恶报虽有智计不可逃免天虽无心坦然平易而巧于报应有非人谋之所能及此不争不言不召坦然天网恢恢广大似若疏而不密然善胜善应自来善谋未尝失一恶人使漏其网者此天之所恶其故盖如此)。

  制惑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手矣。

  (此一章言为上不可恃刑以临民的意思民之所以不畏死者盖由政烦刑重民无所措手足知其无可逃生之地而民反拼死不怕虽勉强以极刑恐之亦无益也云何以死惧之而欲使其畏死乎若使民果畏死有为奇者执而杀之则杀一人足以为治矣然愈杀而愈不可禁则刑之不足恃也明矣秦人用法严其网密而奸究不胜汉用法疏网漏吞舟之鱼而天下归于汉此亦足以见矣天道福善祸淫是有司杀者于冥冥之中杀之一定不可逃也为上者若不明司杀自然之理而必要代司杀者之权强以杀人就是那代大匠者斫一样夫代大匠斫者不出自然本不会斫而勉强代之鲜有不自伤其手者手即身也恃刑临民者亦犹是也司主也主杀者即无常也)。

  贪损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税租也纯甫曰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即吾无吾身吾有何患之意此章之言由粗及精要归其重于此耳此一章言为上者当损己益民勿贪生以损民的意思吾教言贪嗔痴为三毒而贪居首儒教三戒戒之在得一也世有贪财利贪禄位贪辟土地者皆贪生也因贪生之故厨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用是看来可怜无限河边骨尽是深闺梦里人又讵仅饥而已哉上多取则民贫上有为则民乱必然之理也是以饥馑者何上多取之故也是以难治者何上有为之故也我欲厚其生则不顾人之生我厚而彼薄彼安得不轻死以厚生是以轻死者何上求生之厚之故他圣人之于生盖不得已彼视其生若无以生为也岂肯厚吾之生以夺人之生▆是之谓贤于贵生)。

  戒强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脆软也徒类也合手曰共又其伐之也处上声此一章言学道者要以守柔为主的意思道之为物无形而不争唯至柔略几于道而人未之喻也故以有形喻之人能柔和软弱必竟长久而生人若坚刚强暴必竟夭折而死就如那木生时柔脆死时枯槁一样用此而观有形者亦以坚强而死柔弱而生何况无形之道而不致柔弱其可得乎盖死之类无不由于刚狠强暴生之类无不由于柔和软弱此必然之理是以兵强则恃之而骄敌国之所以谋也我骄而敌谋所以不胜也木强则伐之所以共而举之也又以定位而言天以气在上地以形在下气则柔弱形则坚强臣以有为事上君以无为畜下有为则坚强无为则柔弱坚强居下柔弱居上物之理也然则柔弱必能胜刚强可知矣)。

  天道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不欲见贤晦德含章之意此一章言人当法天道之自然以适其平的意思天道虚玄广大叵测用物略喻其由张弓也乎张弓之道既高者降抑之使卑既下者升举之使高咸是有余者损减之不足者补益之也天之道阳气本高而降之使下阴气本下而升之使高亦该是损减有余以补益不足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而已此自然之正理也就如那张弓的道理一般人之道则反是全是损减民之不足以奉君之有余虚者愈虚实者愈实民贫君不能独富此岂理也哉孰能损己有余以奉天下博施济众必也圣乎唯有道者始能耳是以圣人能以己有余而奉人不足故其能下及万物而▆恃其能功盖天下而不居其功利泽施于天下而不欲见贤惟有道者始能如此耳)。

  任疆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此一章言学道者贵守柔又要当体认力行的意思天下之物唯水为能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流行坎止钻山透石动地移山无有能先过得他者何也以其水性至卑至柔亘古亘今不迁不变故几于道也夫柔之所以胜刚弱之所以胜强即凡天下之人是谁不知之哉但以天下之人虽知之而莫有一人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