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16-嘉兴藏

212-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第9页

母。父母源于祖父母。祖之又祖源之又源。源至劫初。祖于一人。则得一国一洲有情之本源。初一人之身。或别界传来。或当处地水火风和合化生。是身之源亦本于四大。内之根身本于四大。外之器界亦本于四大。是四大为根身器界之本源。四大本于空。空本于无明。无明有二分。一分无知觉。为虚空地水火风五大。一分有知觉。为识见二大是。无明为七大之本源。如是观照则得十方无情有情一切世界之本源。此但照得有漏之源。无明无性转出无漏净智。出生一切诸佛菩萨圣贤因。果是净智。因无明转成。若无无明亦无净智。是无明又为迷悟智识之源。如是照去。则得圣凡有漏无漏之源也。此源依无明建立。无明无性全是真心。是真心又为无明之源。凡圣之源也。此源依真空建立。首楞严经云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穷源至于圣凡迷悟不立之处。方是究竟源头。得此源头便能出没圣凡。逆顺自若。竖去横来。更有何法与子为障碍耶。岂不快哉。此得有为无为之源也。病僧如是说话大似泥里倒。泥里起。须知别有干净一句。纵得干净去。未免知见边事。如何得不落知见去。咦。石底冷音响不尽。猿鸟从来不解寻。子应慎之。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卷第二
(盛京锦州府锦县  王门夫人李氏发心
  喜刻
 颛愚和尚语录第二卷计字壹万零六伯四十
  该银陆两参钱肆分意荐
 中宪大夫嘉兴府知府先夫王公号遵度仗
  斯般若之因早证菩提之果者
  康熙十四年正月  日楞严藏经坊附板)
嘉兴大藏经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卷第三
住南康府同安寺嗣法门人正印重编
法语
示宽居用禅人
禅人讳用字宽居。乃滇南黄氏子。少从父宦游寄于建业。见诸缁素高人聚会。间莫不以尘外事为舌之先锋。禅人父子兄弟从是深知有此事。恨其所闻不早也。次复游于集生余公之门。禅人益坚其信力。每自叹曰诸佛清净法身乃人人本有自性天真佛也。如何不如佛广大受用。枉自曲曲甘为生死烦恼所欺诳耶。决志出家。知父母不从。私于阿兰若处自断其发。易从僧服。父母闻之。知其志不可回。探其心之所向。禅人曰子久慕匡山憨山大师之名。自己从憨先师法派立名广用。一心入匡山。事先师塔以尽法属之心也。父与弟从其志。同送至匡山法云寺。设斋礼先师塔于五乳峰前增一智慧幢也。父与弟别去。禅人礼诵精勤。入众作息了无俗习。公子富贵之态即久。从善知识炉韝中锻炼出来亦少有如是之纯素也。真为可尚广先师末后光明。知禅人有望。病僧为先师扫塔因缘。休夏山中至四月八日。禅人同众入坛已圆菩萨大戒。一日禅人作礼曰。请和尚垂示一语以为大事证明。病僧曰若论此事只贵直下承当。便能顿超佛祖之外。即今诸人日用六根门头历历孤明本无覆藏。那有遮盖。只因不肯承当。故为物所转。即迷己为物之过也。当时释迦拈花何等直捷。迦叶微笑何等快便。后达磨至震旦。遇神光问曰请师安心。磨云将心来与汝安。岂不涉于语言。光云觅心了不可得。未免落于知解。较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岂不千里万里去也。后至五宗各为奇举。其中有出格大人举扬此事。间有超过释迦老子者不少。但为一种钝根阿师不奈何。教参话头什伯。或可望其一二。如何近来诸方善知识不体取我觉皇教外别传之旨。学人初入门来不以本分事相待。就问做何等工夫。便教参话头起疑情。个个都入鬼窟洞里东钻西钻胡撞乱撞。迫得神识恶发。或现一虚廓境天地俱空。或现一寂灭境身心不有或现一智慧境能说偈颂或现一神通境有种种妙用。便以为悟道。便以为参学事毕。岂知内有魔所摄受耶。岂知为阴境所迷乱耶。其实参话头乃古人一期方便。不可以为常习。常习则近俗。近俗则成执。成执则生迷。生迷则致倒。而魔王外道或伺其便。参学人不可不慎之。不可不慎之。禅人决不可为禅病时气所侵。当体取佛意。但放下身心便无片事可得。岂不是大解脱大自在。其广大妙用非思议可及也。禅人应勉之。
示天衣昙子
音昙行者乃湖南永阳王氏子。自天启丙寅秋至邵阳谒病僧五台庵中。至丁卯四月八日剃发随众服役。往来精力向前。不生一毫倦色。一日辞病僧欲往诸方行脚。立意十步一拜至南海。愿亲见观音大士。病僧老病残躯。虽无人给事饮食汤药亦不忍屈其高尚之心。但嘱之曰。子此一行似与病僧再见难期矣。如亲见观音大士。承菩萨手摩子顶。菩萨分青莲华座与子坐。得无量神通无量三昧。须知菩萨更有深密处在。如亲到菩萨深密处。方知五台庵中大士阁前错过多时了也。
示石印常上座
戒之一字亦是引导众生之名。但简点内之身心外之世界。圣凡因果皆是梦幻不实。戒之一字何处安立。若将世出世间种种名相不实之法一眼看破。便见自己本来面目。若真见得自家本来面目。就是戒之本体。就是诸佛诸祖大地众生之本体。此是自性清净戒本无名相。戒体二字亦是强名。公于此荐得则知戒体备在己。不假外求。未受之先不曾少一毫既受之后又岂能增一毫。是则尽十方世界无始无终。浑然是一轮金刚戒体。无有缝罅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