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此章引孔子答政以曲尽隐之极致也前君子素其位而行及鬼神之为德已明隐之大略今借天下国家五伦九经曲尽隐之极妙无乎不在无处不周有一处一时非诚则隐之体有欠缺不极圆也隐诚之异名也诚道之本体也故曰修道以仁中曰知仁勇后曰必明必强皆诚也人存人亡以贤不肖言之也人道敏政以地道敏树对言者以人为三才最灵故能敏政非草木羽毛而能也下云为政在人是也家语在得人恐各有义意也蒲芦比况也故为政在人至礼之所生略目政以仁义为主仁义诚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至不可以不知天劝修也既是政在人身修身在仁义是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不知天也天下之达道五至所以行之者三指引修身之所及修身之能也君臣等列五伦之名也五者下结五伦之德也言修身在此五伦中修有一处不达则诚之之用不满也知仁勇则能行之道所以行之者一也诚而已矣三行不备则诚之体有缺矣或生而知之至及其知之一也言知之始起差别终致一也或安而行之至及其成功一也言仁勇发用不同克功一也子曰下指示三者之由可以修得也知斯三者下正结三者之能也知所以修身至知所以治天下国家五伦在其中矣初明修身以仁义次劝修又示修身之处五伦也再示修身之行三行也又辨三行循序修省之别又示三行之由其义详且尽矣故结此三行以涉五伦覆成上修身以仁义为主之义也天下国家下以九经推扩其诚修身等列九经之名也修身则道立等列九经之益也齐明盛服等示修九经之行也凡为天下国家下结九经一诚为骨也凡事豫下又以言行事理辨诚不可离也在下位不获乎上等重以五伦九经转折详明诚之体用充实遍满无斯须缝罅极尽诚之妙圆也上来曰仁义三行未明白说诚至此方说出曰诚身明善也诚者乃天道本然之诚故曰诚者诚之者乃圣贤以诚率天之诚故曰诚之者此天道人道而言也又诚者不勉而中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贤人也此就人道圣贤优劣而言也因上历五伦九经明以诚为主诚何其大哉故此说明诚者天道圣人之道也而五伦九经岂外于是哉博学之下续明择善固执功行也博学至笃行之教修学也有弗学至行之弗笃弗措也教加行也人一能之至己千之教增进也果能下总结知行一诚必能也自君子之道费而隐至此历明费隐之义已竟总显修道之功验并上修道之绵密皆修道之谓教一句也。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此章明道之本体也上自君子中庸以来皆发露诚作用之德此方发露诚本体之德也诚明者乃本然之诚自然之明然诚体之上自有明照之用此是天然之诚得天之道故谓之性明诚者乃以明择乎善而合诚之体以有作为修饰故谓之教总之一诚上可率性尽天道也下可垂教尽人道也天地古今一诚尽矣诚则明明则诚言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名异而体一也上标大意下释之。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章释自诚明之谓性也性本自诚故天下圣人唯以至诚能尽其性果能尽其性天地万物同一性也既同一性人欲之私何由生焉既无人欲之私同一生理则德同天地故赞天地之化育德既同位亦同所以与天地参也前费极致三章以诚之发用明天地位万物育此以诚之本体率天之性故与天地并位赞天地化育也。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此章释自明诚之谓教也性体之诚明无为之德非学可能也修致之诚明是有作为所以能化能为教也能变能化所以可教也此校前则次之故曰其次云云致曲恒守恒一之谓也由守一则心不散不散则无妄故诚因之由心诚则身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