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印峦辑
平山印绶编
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
师生于四川顺庆府大竹县。姓蹇氏。本渝州忠定公后裔。父讳弘。母徐氏。娠师十有五月始诞。眉目挺秀。父母色喜。是年正月二十一日午时也。
二十六年戊戌
二十七年己亥
二十八年庚子
师四岁。形貌端正。七处平满。只是终日不语。父母疑其不慧。忧之。师尝语人曰。父母谓我孩孺时发言最迟。
二十九年辛丑
三十年壬寅
三十一年癸卯
师七岁。有邻士诵金刚经。至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师随声学诵。父母惊且喜曰。我子说话了也。识者曰。此儿不可测。
三十二年甲辰
师八岁。入乡校。不以诗书为事。但喜多书上字。先生每加督课。而师仍书如故。
三十三年乙巳
三十四年丙午
师十岁。偶遇一僧。为说世出世间法。闻之甚喜。自此恒觅佛书。虽未深谙经意。然心中恍恍若有契焉。
三十五年丁未
三十六年戊申
三十七年己酉
师十三岁。纳室▆氏。人情世事。略不经心。父母责之曰。汝不理家务。他日不知成个甚么人。师曰。看那泥塑木雕的佛。尚有许多人供养。何况男子志在四方。乌可限定耶。
三十八年庚戌
师十四岁。父母相继而背。师偕兄哀痛迫切。尽殡葬之礼。嗣后每以出尘之念白兄。兄不许。师志终亦不改。
三十九年辛亥
四十年壬子
四十一年癸丑
四十二年甲寅
师十八岁。时常婴病。自觉世间俱属无常幻境。乃远陟名山大川。一日忽归。遂将妻室安置毕。兄以师为不肖。视如路人。师愈喜游历。更不思归。后尝语侍者曰。我在家时。已作行脚僧了。
四十三年乙卯
师十九岁。诣本郡佛恩寺。礼大持律主为师。持视师志气轩昂。英姿出类。命名海明。号旭东。如日轮东升。照天照地之意。按。师行实云。我十九岁时。于壁间见志公禅师劝世歌。予读至身世皆空处。不觉堕泪。至夜获一梦。如四山相逼。中间只有一路。一僧对予颂偈云。欲脱娑婆出苦缠。急须精进莫贪眠。声声只把弥陀念。自有莲华托上天。
四十四年丙辰
师二十岁。持圆寂。闻延福寺慧然法师讲楞严经。往彼听受。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自谓我出家原为生死。生死岂不是轮转意。若不受轮转。毕竟要知常住真心。知常住真心。则不受轮转。遂将楞严十卷熟读。于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文中。恍有入处。诣室请益。法师但以因缘开示。不能决疑。呈偈云。我为生死来出家。何须更算海中沙。无常杀鬼卒然至。锦绣文章乱似麻。于是瓢笠出蜀。
四十五年丁巳
师二十一岁。荆南遇一禅客同行。抵蕲水吴王庙。患痢疾。同行别去。无人相顾。偶有居士张棱溪者。见师虽病。眼光射人。遂延至家中。以药调理三月余。病愈。乃辞谢。
四十六年戊午
四十七年己未
师二十三岁。住黄梅破头山三载。按。行实云。每看古人言句。如银山铁壁。誓愿住山。力究此事。行至黄梅破头山。见泉石幽深。遂缚茅屋。若不明此事。终不落此山。于是草衣木食一生。伎俩搬尽。只是者些无意味底语。疑不自决。乃依高峰。录以七日为限。克期取证。做了四五日行路。似云浮空。亦不惊。亦不怖。一日发急。到悬崖上立定。自云。悟不悟。性命在今日。浑然人境双忘。眼前惟见一平世界。更无坑坎。举足经行。不觉堕于岩下。跌损一足。至夜。负痛有省。高声云。屈。屈。有士进前问师云。脚痛么。师劈面掌云。非公境界。
四十八年庚申即
泰昌元年
天启元年辛酉
二年壬戌
师二十六岁。参憨山。博山。闻谷。雪峤诸大师。按。行实云。予问憨山大师。教中道。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如何是妙明真心。大师云。一切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予曰。当时世尊何不与阿难如此说破。只教将心微细揣摩。大师云。要他自理会。予曰。理会即不无。要且不是祖师西来意。拂袖便行。参博山无异大师。问。学人从偏位中来。请和尚向正位中接。大师默然。予出云。老大一个善知识。被我一问。只得口哑。傍僧云。还是你不识和尚意。予掌云。者掌要方丈和尚吃。入浙中参雪峤大师。问。你是那里人。予曰。西蜀又过西。大师云。我径山八十一代祖师。也有几个是你四川人。惟四川人最恶癞。予叉手前云。合蒙高鉴。大师遂留之。
三年癸亥
师二十七岁。参湛然和尚。是年圆具。按。行实云。予在显圣问。红脸是关公。笑脸是弥勒。未审二老出身处。请师决一决。师云。你看我麻脸是甚么。予曰。不审。师曰。你图口快。予曰。苍天苍天。后于座下顿圆大戒。补维那职。
四年甲子
师二十八岁。参金粟密云悟和尚。作染牛颂。按。行实云。予在杭州西山病月余。闻天台密云和尚赴金粟请。予抱病过金粟。师问。那里来。予曰。云门。师云。几时起身。予曰。东山红日出。师云。东山红日出。与汝甚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