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天性生知。读书之暇又能构此格外语言。逢场作戏。无不可者。再得捉膝时一番商确。然后流通为美。郁花之洗豁人目。见者无不以为不朽之业也。恨不能多得耳。昨有相知欲为小序。至手当即寄览也。

  复曹一蕊居士

  前接尊翰及箑头。深知不忘我故人甚。但天各一方。流光渐远。每一兴怀不能罢。众命千里杖为愧。仲春得脱云门。入西溪宝寿。非隆庆也。较隆庆深数里。竹木萧疏。修径不减雪栖。是严印持。闻子将诸公所蓄以迟某者。忆往与兄辈愿颇不浅。此特为之先导耳。天如居士两番入山场后后访之。想已还新安矣。其冷骨如故。真隐君子也。闻白僧兄独居故里。欲附一信与天如往。奈又不果。山居初得安懒。几与世隔绝见闻。故不及为觅便邮。兄有书往。幸达此意。不识何时来湖上也。闻兄近不乏道交为慰。又得赵居士偈意更慰。第不即觌面为惜。想真办道人应不便尔休去。其间出入。于境缘逆顺处定能以不欺自鉴耳。聊评其意以复。长至边果能一游乎。先附力主做功夫语二纸一烦致之。嵌石兄近况每同弟打橡栗为安心法。因续元去。促托笔伸意。翰生栈西兰友兄弟踪迹。何似有便通。我以慰念旧之怀。世情扰扰。法门犹恶。有心者能一拣邪正。庶报佛恩于万一。弟亦当于岑寂自砥。以观其时也。

      又

  承书与续元禅友来。如亲觌一度。即以书复续元去。亦应如见我然。犹未免于一水盈盈之思也。不如天如兄偷空入山数日。与七十二贤峰分宾列主。谈以为畅。力穷向上。不涉世缘。令人益珍其为老成。闻兄近况颇细。稍慰。悬悬赵公之约。何以杳然。不可以兄之憨法带累人也。笑笑。

  答祁德公居士

  秋空岑寂。忽承令弟至。得接尊翰惠施。又知道念日坚。虽觉喜跃。然犹未能深慰鄙怀者。以居士是大猛烈人。定能一刀两段。讨个分晓。而肯悠悠说坚不坚乎。坚不坚则疑信相参。随人上下而已。宜居士所不为也。近欲入闽。将有一年之别。古人云三日不相见。莫作等闲看。想居士自能努力。而不俟衲归。当先有便羽报平安也。

  答邢吉先居士

  前翰中有一切无心。即离俱病之问。此特遣着语耳。苟执而不化。则又有无心犹隔一重之语。其疑又何有已时乎。真办道人观时观机。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出处听缘而已。至于功名。宜冷则冷之。离亦一道也。宜热则热之。即亦一道也。但得左右逢原。何病之有哉。

  与蔡子谷居士

  世情恋恋。法爱犹觉依依。但不可为愚者道耳。分袂归。每与相知言及护持金粟之神。余光岂止被及一法相而已哉。不知近日戒酒光景何似。石车兄以雨阻不及入山。特遣侍者渡江践约。可谓不负先师者。见时烦为致意。元公居士几日曾相见否。

  与集生余中丞

  承护念。入闽冬复春矣。不识道体健饭否。丛林得人否。某抵长庆来。缙绅居士俱欣然。诚不虚老居士愿。华雨监院虽根性过缓。亦称稳当。腊八日付戒一坛。春新积香仪。续置禅堂一所。张方伯捐俸。结制内外三百余。俱精进。拟浴佛解制后同京台诸居士上雪峰。或可存老居士意。第欲并爨恐不易也。大约闽中法道邪禅未熏。似有起色在。宿愿未酬者。今正是时。且僧俗望驾如渴。未审肯即扶策否。否则冤有头。债有主。与山僧有何交涉。衡廷田事势不可复。兹另舍百金造廊。起手其东边精室。向为人得。今己力为复之。以满尊愿为杜口处耳。此间兴废任在居士。故不得不喋喋也。余不悉。

  与季超祁居士

  闽中缘未竟而归思动者再矣。虽知僧无家。其如知己何。近闻边报甚恐。而忧国忧民之人未审此时作何话说。阴翌之论斯林下人所深愧也。观令弟才力里赤片片。终不甘弄寓山片石。已者居士能佐之乎。今居士既承当个事。则知向之称隐称逸。可谓前言戏之耳。古云见道易。守道难而行道复难。况戴两茎发而居于行守之间。抑又难中之最难。不可不深慎也。居士勖之。

  与陈华甫居士

  福建佛事喜无男女杂踏之扰。诸乡缙绅俱认真护念。第衲所深意投老者。唯宝寿拳石耳。况与诸善信大有夙缘。令人梦寐以之。非勉强也。惟居士力护。以俟衲归。归期旧约。或半年一年。决不至爽信者。今秋入闱。定当努力。念我山林人自不能安邦定国。又无德堪为阴翊。惟居士蠖伸一肩任之而已。使人人各发此念而国界未有不安者。居士勿以一人力微为自怯也。我教谓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此虽理路。亦可事推。况居士已知会万法为自己者。则一人自干一人事皆居士之本愿。衲特为饶舌耳。忝知爱之私故私望之。

  答陈克一居士

  石头南岳上诸祖以人多质朴。故酬对处显多密少。其真证者即显亦密也。其未证者俱以意通。意通则落知解。即密亦显也。非师家咎也。至于石头南岳犹显密兼唱。下及五家分门列户。纯贵乎密者。以人心雕琢殆尽。有错会者。有附会者。真假莫辨。非的悟的传。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