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岩有凌空志。人无物外愁。相将尊百丈。六尺自甘休。

  一线天

谁将巨灵斧。劈破青山痕。人游向幽谷。一啸开天行。

  钟

有声复无声。放下复悬起。勘破老阇黎。从今不打你。

  鼓

牛皮在者里。牛在甚么处。来朝升座时。分明指示去。

  古镜

揭开方寸光。大地现神力。谁丑复谁妍。尘堆二三尺。

  初住宝寿得石田禅师塔

故身俱地土。地土中为谁。千尺松根远。其如事可追。

    其二

五百年前后。曾闻长者言。塔门非自启。吾辈未知源。

    其三

广广六尺余。深深一寻许。唯不逐沧桑。焚香荐藜糈。

  隐真火头

忽尔饭香蔼。忽尔茶气伸。何时茶灶堕。免尔劳其薪。

  丁怙思居士以乩仙语指来佛日一见如故志感

相看明镜里。佛日自无尘。彼此如相信。何烦复问津。

  赠道怀禅士五十初度

出家复出家。佛日照袈裟。学到知非处。心空自雨花。

  夹纱扇竹影

空中拾鸟迹。写出竹心虚。似隔纱窗月。横空雪一枝。

  示赵净尘居士

一日入名山。三日无俗虑。虽然非急务。此中有深趣。

  赠伯瑞仁丈劝省夙因超此浊世

人生定有因。性善习相累。知此返夙根。果熟为人瑞。

  石雨禅师法檀卷第十三(终)

  (松江府华亭县弟子丁智感参两)

  (嘉兴府平湖县弟子泰智岗管智韶徐如水刘智京喻天桭袁敏文释净津各贰钱智雷四钱五分)

  (同捐资寿梓)
嘉兴大藏经 石雨禅师法檀


  石雨禅师法檀卷第十四

  嗣法小师净柱编

  诗偈二

  五言律

  对月怀白僧

念属怀君细。宵严景亦工。一方云影净。万里月光通。好护北堂草。须珍林下风。团圞如有语。应寄老山翁。

  移菊

何处残秋色。当窗复傲然。以争松柏秀。因对雪霜妍。冷淡宜孤衲。疏狂见隐贤。许多深远意。如不耐人怜。

  石城送兰友居士复游江陵

几度天涯聚。云游与客游。论心萧帝寺。读赋仲宣楼。世外成千古。人间定白头。何难于此别。吴楚一江秋。

  同树倩闭户真州

不期为市隐。畏暑息肩轻。画壁秋烟动。茶炉夜瀑清。岂寻闲学解。因对古先生。未谙深山理。宁知闭户情。

  立秋夕共嵌石韵怀诸法侣

爽气排空度。凉晖迫暮低。信怀邀满月。却意敛长霓。世路平难涉。名峦险易梯。引身招隐谷。秋近海门西。

  住天台香柏峰

香柏峰无柏。频频设问端。只因溪藓滑。错认石头顽。砌冷蛩方闹。林幽草未残。不禁余习遣。常作举头看。

  游新安访曹白僧一蕊同入黄山徐渭友同曹石叶浙下因赠渭友

性情分地主。随往惬幽寻。浩渺归狂谱。高寒得隐心。飞桡轻与翼。理杖迅于骎。山水非吾辈。悠悠空古今。

  赠月涵(二首)

废灯空籁后。启幕信生平。止水光能发。顽虚性可成。亏盈存至理。黑白寄浮情。霜重寒梢折。一声栖鸟惊。精霜复严雪。寂照乱云平。已许愁心寄。还期净业成。昼光谦尔德。秋气浩吾情。深岫梅胎结。无令蝶梦惊。

  立秋警众

草木接秋气。雨余开竹扉。扶花怜我道。听水觉前非。白日静于夜。纤云凉似衣。无为山好住。向便逐时机。

  和答博山雪关禅兄原韵

把茅既已盖。随地复精蓝。插草一何易。拙鸠殊未谙。怜时初放菊。清露正流甘。深愧痴憨梦。绿萝空自庵。

  入闽纪游

此去如招隐。迢迢一老僧。仙霞知岭峻。南浦挹波澄。买渡怀船子。登台吊子陵。一丝千古意。离钓道谁能。

  初春即事寄怀京台王居士

祖道春寒色。遮遮犹在衣。雪峰云影乱。长庆梵音微。却喜残梅吐。偏怜野鹤飞。怀君还惜别。未忍便言归。

  答黄井门居士谢茶韵

偶携身作客。无语制三关。茗碗方招隐。诗筒已贮闲。女萝墙角外。玉磬响余间。一点衣光白。松灯独照还。

  雪峰元旦

试作初生看。山鸡忽地鸣。有峰先沐日。无地更沾情。保子能如赤。求心不待诚。夜来闻杓卜。必定是虚声。

  答林有道居士原韵

极目望何赊。行行更结跏。息心孤夜月。耐眼澹秋花。慧业蝉声噪。余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