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挈挈尤难会,弥勒惺惺怎得知?可惜韩卢逐块者,至今尚自苦奔驰。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鬼面神头见未耶,妙严睹影眼生花。念兴自是分妍丑,机泯谁能验正邪?转步南辰空挂剑,藏身北斗谩浮槎。知音不在频频举,千古风流出当家。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最后因缘仗普贤,还凭密护果方圆。一心不动群魔隐,四法才持万虑蠲。步步目前乘白象,行行舌上吐青莲。欲知向上通霄路,抛却筌蹄意始玄。

  总颂。

  并来武库尽销镕,阵后何劳更犯锋?海岳趯翻休觅迹,圣凡抹杀谩留踪。夜深古殿银缸灭,秋老荒阶玉露浓。万籁沉沉谁辨的,一轮皓月照孤峰。

     (德溥张应宿张龙程良德敬刻
   百老和尚语录第十六卷)

  百愚斯禅师语录卷第十六
嘉兴大藏经 百愚禅师语录


  百愚斯禅师语录卷第十七

  住国山善权寺嗣法门人智操住京兆荐福寺嗣法门人智觉 编次

  源流颂

  第一祖菩提达磨大师至金陵,武帝问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契。遂渡江至少林。一日,命诸门人曰:“汝等各言所得。”最后慧可礼三拜,依位而立。曰:“汝得我髓。”

  廓然无圣箭锋机,不契徒劳入禁帏。拂袖江头乘苇去,蹋翻明月乱流辉。风凛冽,雪纷飞,禅林从此始多非。谩云皮髓都分尽,剩有芒鞋遮面归。

  第二祖慧可大师参初祖,立雪断臂,悲泪求法。祖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我前,求亦可在,易名慧可。”师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曰:“诸佛法印,非从人得。”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曰:“将心来与汝安。”师曰:“觅心了不可得。”曰:“与汝安心竟。”

  梅枝孕玉少林春,立雪空阶太苦辛。佛法若从断臂得,西天东土没全人。

  第三祖鉴智僧璨大师以居士参二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曰:“将罪来与汝忏。”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何名佛、法?”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外、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即为剃发。

  丹砂九转,璇玑一拨。食牛之气,自尔天生。迦陵之音,迥然蕴壳。顿空罪性兮霜月沉空,至道无难兮薰风解箨。莫莫莫,须斟酌,谩将风恙累儿孙,病差何假驴驮药?

  第四祖大医道信大师沙弥时,年十四,礼三祖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曰:“谁缚汝?”师曰:“无人缚。”曰:“何更求解脱乎?”师言下大悟,服劳九载,屡试玄微。

  腊尽寒初散,春来雪自融。雾深知变豹,浪暖看飞龙。月落江眉暗,雨添花泪红。玉关人去后,千古动悲风。

  第五祖大满弘忍大师儿时造四祖,祖曰:“汝何姓?”师曰:“姓即有,非常姓。”曰:“是何姓?”师曰:“是佛性。”曰:“汝无姓耶?”师曰:“性空故无。”祖识是法器。

  河出图,洛出书。丹山之凤,蚌腹之珠。其翱翔也纵横而莫遏,其圆润也宛转而无拘。黄梅老,黄梅老,栽得青松惹烦恼。至今六月尚余寒,千古万古月皎皎。

  第六祖大鉴慧能大师参五祖,问:“汝从何来?”师曰:“岭南。”曰:“欲须何事?”师曰:“唯求作佛。”曰:“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师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祖异之,乃曰:“着槽厂去。”师遂服劳于杵臼间。因祖索偈,欲付衣法,师和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呼入室,密授心宗衣钵,令渡江。

  相逢狭路难避,脑后一锤见腮。落落玄关顿断,重重金锁双开。霜寒鹤唳,露冷猿哀。传衣夜半成何事,南北纷纷起祸胎。

  第七祖青原行思大师参六祖,问:“当何所务,不落阶级?”曰:“汝曾作什么来?”师曰:“圣谛亦不为。”曰:“落何阶级?”师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祖深器之,即令首众。

  跣足披蓑度别岑,相逢切忌话威音。掀翻麟阁勋劳泯,击碎菱花影象沉。霭霭寒云笼岳顶,团团皓月荡波心。金牛不吃凡间草,晓入沧溟无处寻。

  第八祖南岳石头希迁大师参青原,原问曰:“子何方来?”师曰:“曹溪。”曰:“将得甚么来?”师曰:“未到曹溪亦不失。”曰:“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师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师又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曰:“女今识我否?”师曰:“识又争能识得?”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入门一句辨疏亲,识宝还他碧眼人。众角虽多何足贵,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