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人肩闹市正相摩师门握手投胶漆法句当锋折外魔百劫肝肠藏碧血三年流寓隔沧波好音末后终相及生死同条谊若何

      五

乾明古寺客秋过殿角风铃日夕摩丈室花纷方论道法堂草长不为魔潮平山阁僧眠石雨过江帆鸟掠波白露蒹葭时又至伊人宛在欲从何

      六

五浊人生未可过一筇潇洒手常摩战争蛮触谁为长心醉荣名亦是魔寂莫青山堪阅世深沉古涧自无波分茅定鼎昭前代坟典相传又若何

      七

有土于西莫是过金绳觉路入三摩口凭树鸟同歌佛身长莲华不见魔宝阁天空香自雨玉池水满静无波利根直证无生忍壁立常光孰奈何

      八

铁树花开少客过瞿昙拈起手亲摩圣凡齐扫非名佛宾主同时要拣魔惶恐滩头戈倒地滹沱河畔棒兴波中原一宝君赉得争奈无人着价何

  书徐虞求先生读语录二偈册(二首)

相逢滚滚利谈锋林下何人入我宗时节到来能撒手空山六月打霜钟

卸下儒冠付老天干戈丛里且逃禅世心灰尽灵根长应起东林学种莲

  茎齑偈(有引)

  辛卯岁暮钱子圣月寄书云近榜所居曰茎齑欲得数言光宠余乃思祖家垂示有大家相聚吃茎齑唤作一茎齑入地狱如箭射钱子取义或于此耶余因下一注脚钱子爱禅者也其不轻视茎齑作游戏乎。

指头十个最难齐钱子参禅又割鸡未至竟酣千日酒如何敢唤一茎齑祖师不是言枯淡君子从来嗜藿藜道路两条行得到春山好听杜鹃啼

  宣城詹曰至其生世之月日即其母氏去世之月日也寄笺须语以偈报之

因生念死孝思长生死同时母在堂请以摩耶师母氏现身尘世作舟航

  鹤林咏古(十三首)

  宋武帝

樵采青山枕担眠鹤翎捧日下遥天凿来一井何甘洌千载缁流饮此泉

  (群鹤庇日帝微时事寺中有井名寄奴泉相传帝所浚甚甘洌大旱不竭)。

  唐玄素禅师

僧来何处把门敲祖意分明直下抛堪惜此僧门外立不知身入凤凰巢

  (师为牛头之裔住鹤林僧来敲门师云莫道僧佛来亦不着)。

  李涉

人生扰扰在尘寰方寸常年未得闲独爱李公真实语琅玕千个静空山

  (寺在昔多谈竹亦名竹林李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间盖本此)。

  宋寿涯禅师

洪蒙未判绝町畦道器分来物本齐不识老僧山里坐更将何旨授濂溪

  (寺志周夫子学渊源于寿涯)。

  周濂溪先生

圣学研几百代宗高山仰止礼宜崇清池六月荷香满时有风吹入梵宫

  (祠在寺右按祠记先生依舅氏郑龙园居澜读书寺侧)。

  银青元章米公

风流文字出尘姿交契云堂说法师愿作伽蓝护名胜山中松石至今奇

  (鹤林志藏公听法于石门听禅师诈护寺卒后如其言)。

  苏子瞻文忠公

竹院曾游一品题端明学士醉如泥长廊古碣知多少读到公诗价不低

  (公爱寺竹有咏又有醉后是刁景纯诗)。

  宋高宗

南渡匆匆马不迟中原为问此何时却拈古偈亲挥洒七佛全身现七碑

  (志称帝南渡时驻跸于此书七佛偈勒石今存)。

  陆秀夫忠节公

沧海茫茫正气存鲸波万里孰招魂高宗过后临池在香刹因来共晓昏

  (公祠初在金山见梦鹤林寺僧因还山门之左)。

  圆悟勤禅师

笔语谆谆不几行道情法训蔼然彰西湖长老人虽远片石摩挲久愈光

  (石刻云西湖然禅师都下相别能自奋忠竟继佛性住持甚慈甚慈凡百日慎一日久之果熟自馨香也收书叙致殊殷勤□□值冗附此相勉领刹作粥饭□□□□心平直以身先之□□□□□谦和人乃皈向要洁净口行然后随以己所得以开示于人□□过为矜炫便是守本分也圆悟禅师克勤示后有跋云怿氏所以久长者正以能作善言警悟不肖今觐圆悟禅师遗墨字字真实读之森然加敬但患有不能终身行之者尔绍兴癸丑谷雨日章騆仲骏书按佛性即佛果嗣录载其住德山大沩西湖禅师继席不知于何地顾于佛果为晚出而示语首称禅师末署以名古人风度可想见也书法遒▆与天童示隆公知藏石刻正顿此则录中不载不知鹤林何缘有此石戒佛果当年偶值游此而作是书耶抑然禅师后或曾主此耶然皆不可考矣)。

  元中峰本禅师

鹤林殿主能求法临济僧堂不学禅天目山高千万丈重新写出话头看

  (石刻昔王尝侍访临济至僧掌问曰此一堂僧在此作么济曰不看经不坐禅总教他成佛去此话流落丛林旧矣鹤林定殿主要向不看经不坐禅处长伸化喙极力扶持使临济家声千古不坠过门露语因合掌告之曰愿观盛作西天目山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