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藏经 布水台集


  布水台集序

  天童山翁禅师忞公以密云嫡子坐大道场无舌说法有声如雷施药树味击涂毒鼓有寂子小释迦之目贾其余勇作为诗文如涌身云如灌顶水文人学子用世间智测度咸以为杼山昼石门范之流亚余顷读其全集为之心开意解久之沉吟低回欷歔烦醒而不能舍然也大慧杲禅师有言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所谓忠义士大夫者魏国张公德远横浦张公子韶辈也当是时贼桧挟滔天之势把持和议忘北辕之仇甘左衽之辱妙喜以坏衣髹发之人敢于左袒子韶抗权奸之议而触冒其锋刃故魏国铭之曰嗟师何为拳拳忠孝欲迪群迷俾趋正教唯其忠诚恻怛之至根抵种性槎牙肺腑虽至于砍臂斩头亦将怡然顺受如断蕅根如解胶革于毁衣焚牒乎何有於乎荐严之疏龙髯马角之深悲也新蒲之录玉衣石马之遐思也春葵玉树之什空坑崖海之余恨也征诸妙喜以言乎其道则相符以言乎其志则相协以言乎其时世则宋世所谓忠义士大夫迢然不可再见独有一禅者孤撑单出流连涕泗于陆沈沧海之余斯尤难矣於乎军国荆弓也宗社郑璧也吾君吾父秦燕楚凡也天穹庐地松漠今之人何其广大而禅者如是之隘也东家食西家宿今之人何其圆通而禅者如是之固也山河葶苈世界陶轮有漏微尘十方销殒今之人何其大觉大悟而禅者如是之取着也岂惟禅者哉琉璃之诛释种也世尊树下拒谏而阿难愁闷恸哭开宝之师东山蕲春肉身为故国而泣血天宝之乱荷泽编管残衲兴檀度以济师是又何今之人广大而佛祖之隘今之人圆通而佛祖之固今之人大觉大悟而佛祖之取着也妙喜之言曰好善恶邪之志与生俱生永嘉谓纵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敢直下自信不疑吾忞公其几矣乎三世诸佛是三世中有血性男子不忠不义之人埋没此一点血性谓之焚烧善根断灭佛性披毛戴角刀途血路相习以为固然是可以为人乎如是而为文巧言绮语谭玄说妙如刻人粪作栴檀形是可以为文乎公同体大悲恻然怜愍以为今世之所崇尚者士大夫也故现忠义士大夫身而为说法士大夫之所崇尚者文字也故又现声名文句身而为说法有人于一言半句汗下毛竖留得此一点血性在人世间即是不断佛种斯即公出世为人全提正令之纲宗也於乎公欲广度河沙众生尽皆作佛而汲汲然磨牙砺齿先教之以所以为人夫焉有不能为人而能为佛者乎。

  海印弟子虞山钱谦益槃谭谨书

  布水台集序

  布水台集者山翁和尚之禅之余之所为集也禅者之言曰行于心为禅然则禅有余乎荷大法者无执怀胜业者不滞繇山翁和尚之禅而深之莫非余也畅之以一诣包之以兼弘繇山翁和尚之余而大之莫非禅也或者曰儒之学依于实禅之教说乎虚实故自形其不足而虚则尝见其有余傥所谓大道是邪非邪予智不足以知山翁和尚之禅知其余者甚矣山翁和尚之禅之似吾儒也今夫先王之所秩圣人之所训其要归于正君臣定父子不离明伦察物者近是是故父子者人之始也君臣者人治之大者也吾尝览乎山翁和尚之集矣祝圣人而悼天子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寿有疏荐有文如歌如泣君臣之义也诸如靖扬雅推之也义仆传广之也其为翼孝说养母文笃于亲也进而之于师有父道焉称道勿绝所谓孝也繇师而上之百世之师身焉象焉谱焉经焉堂焉塔焉不忘祖祢之意也为死者言状自文林公传自广陵先生而下为生者言牍自复古南诗自送以直而下悟发感寄婉而有归无诤之篇有怀之什兄弟朋友之谊也甚矣山翁和尚之禅之似吾儒也或又曰天下之道儒者实之然而多实则多累是故乱之以生死挠之以得丧及其敝也至于悖圣人之言废先王之服蔑君亲之恩弃昆朋之族禅者即不然死生则一之得丧则齐之泊然无所起于心而澹然无所系于世虚之谓也是以累尽而理存天属虽离而孝不违世典已谢而敬不失故曰守儒之说实天下之虚可以处治世通禅之学虚天下之实可以处乱世嗟夫此又有为言之也予智不足以知山翁和尚之禅而谓山翁和尚之禅之似吾儒者固其余也。

  四明流寓云间包尔庚题

  布水台集总目序一序二卷第一风雅诗卷第二诗卷第三诗卷第四诗卷第五诗卷第六序卷第七序卷第八序卷第九序卷第十碑铭卷第十一记卷第十二传卷第十三塔铭卷第十四塔铭卷第十五塔铭卷第十六行状卷第十七表奏疏文疏启铭提词卷第十八赞卷第十九赞卷第二十赞卷第二十一赞卷第二十二书卷第二十三跋卷第二十四说引卷第二十五祭文见闻杂记卷第二十六警语规约卷第二十七尺牍卷第二十八尺牍卷第二十九尺牍卷第三十尺牍卷第三十一尺牍卷第三十二尺牍

  布水台集总目(终)

  布水台集卷第一

  住明州天童寺匡庐黄岩沙门道忞着

  风

  春葵风

  乙酉之役处士孙开远举义嘉禾战没孤城诗以诔之。

蔼蔼春葵向日而倾曾我 御谁则匪臣

交交桑扈晨去其枝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愿言思子章服生儒蒿目神京奋挺大呼

南风不竞北马跷跷孤城绝援声凄夜刁

鼓兵以出白日为黄结缨战没岂曰国殇

彩仗云旗归神天上在帝左右招之或降

相韩五世博浪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