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大藏经 子雍如禅师语录


  永寿尼子雍如禅师语录序

  大法西来而比丘尼能钦承正道。机辩颖悟扣击无虚弘扬法化者。自初祖嗣总持高安嗣末山然后代▆乏人。本朝所推重金粟乘祖嗣祇园刚龙池微祖嗣继宗彻雪窦云祖嗣唯极致天童奇祖嗣印月霖诸禅师建立门庭。钳锤后学。着奇操伟业精通至理。其所持说虽硕学名德莫能难焉。俱各传续其人。乃相率折节为勤俭程猷经用风教盛行。江浙齐楚树声保社。规模严肃彬彬然大有可观也。余进都门将二十余载。其大家命妇入山问道尝求开示。而真参实悟。委蜕之际神识了然。报身斯验者。往往有▆。而比丘尼中如南方诸禅师辈全提直指。向同髅而能破除生死情妄可为轨式模范者。指不多屈。今年春永寿尼子雍成如禅师造山参礼。见其貌古心虔。颇有衲僧气概。询其师承古律范兄嗣也。范兄昔年寓仁寿间。尝从余游而信余言有切于法门。是以不辞晦明风雨。乐与晨夕抑扬厉志。究其诣而合于规宜。其相传或不造次也。继而如侄出一册呈余。云是开法所录。读之语虽无文。然斤斤笃至。时露本色机用。稳实而不迷昧。闻其实德感动闾圣。而有慈航普渡之称。屡请余命欲以问世。余在唯唯否否间迟之秋半。复修诚叩室勤恳乞余一诺。以便流行。余因思都下比丘尼中。以本分接人可存一证据者甚难。许其所请序述。颠末而付梓人如侄勉旃万弗负余属望之殷也。

  康熙己卯仲秋中浣十日深雪永潜叟撰于圣感方丈

  子雍如禅师住永庆禅院语录

  侍者祖圆记录

  师于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佛成道日进院。

  山门。山门独镇古来今。此事无分旧与新。要识现前端的处。顾众喝一喝曰。密移一步见天真。

  佛殿。虚空不用尺度。海水难将斗量。一尘不立忘形相。亲见如来常放光。

  当日监院指月同众夫人设斋请上堂。拈香祝
圣毕。次拈香曰。此一瓣香遍历诸方门户。尝尽多少辛酸。末后三上台山。遇着恶毒老汉。当众勘验逼得如上座死而复生。怨恨难忘。爇向炉中供养现住仁寿堂上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世上古下律大和尚用酬法乳之恩。维那白椎曰。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婆子问大悲千手眼。如何是和尚的正眼。师曰你眼不能见。进曰既有眼因甚不能见。师曰倒却门前刹竿着。婆竖一拳师便打。慧山宝维那问。达摩西来遗只履。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寒蝉脱壳空抱枝啼。进曰何处安身立命。师连棒趁出。许元智居士问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师曰烁石流金。进曰如何是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师曰鸭嘴舟上载清风。进曰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上古许多善知识悟道。因甚么世界依然犹在。师曰未进山门与你道过。进曰恁么则互相热瞒去也。师便打。进曰这一棒过在什么处。师曰痛痒也不知。乃曰谈俗则违真。谈真则违俗。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到者里同杀同活同生同死。独奋空拳横行海上。不居蕴界使得六时。只如建家立国一句又作么生道。尧天永庆多恩泽。舜日常辉益兆民。喝一喝。维那结椎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下座。

  大士诞日上堂。婆子问观音大士有三十二应。和尚今日应那一相。师曰我者里一相也无。进曰既然无相上堂说法者又是个甚么。师曰狮子咬人韩卢逐块。僧问昔有婆子问德山。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上座点那一个心。德山无语。今日请问和尚又作么生答。师曰宁可截舌。不犯国讳。乃曰今朝慈航道人。因大士上堂为众说法。贵图报德酬恩。思量无法可说。良久喝一喝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吴夫人母难日请上堂。若论此事原无生灭。既无生灭。又道吴夫人今日生辰。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庭前松柏常青翠。好指须弥作寿眉。

  结制众夫人请上堂。若论此事三世诸佛拈不出。历代祖师提不起。天下老和尚说不到。今日禅和子只恁么依依稀稀彷仿佛彿。闻板过堂。困来瞌睡。卓拄杖曰。伶俐汉便承当。是则鱼化龙时能作浪。否则绣花虽好不馨香。复卓拄杖下座。

  解制赵夫人请上堂。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师曰妄想作么。进曰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师曰且缓缓着。问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罗尽是闲言语。如何是和尚亲切句。师曰不被葛藤绊倒方是好手。僧拟议。师便打。乃曰解开弥勒袋口。放出文殊普贤。东西南北去。随处有三椽。假如途中有人问你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又作么生。劈面一掌拦胸两拳。荐取吾宗最上禅。

  舒夫人为夫主舍替僧请上堂。佛制相传舍僧替度。祖祖钦承绵绵托付。即今少司空命沙弥佛宸斩断恩山。扫开魔路。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喝一喝曰。行来尽是功德林。挽起眉毛毋自误。

  师诞日上堂。止止止。五十知命已如此。总全本性妙光明。办道成功从今始。在释在俗得自由。利己利人任所使。顶